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11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通过采用自制的树脂混凝土浇铸包,并配套机床部件模具柜体进行直接浇铸。该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而且还达到节能环保,保证产品质量,较传统模具相比操作更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机械行业,具体针对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
技术介绍
在当前国际国内机床制造行业中,针对机床床身、脚、柜体、肢体等,一般都利用废钢、废铁添加一些合金钢元素,通过熔化变成铁水,再进行模具浇铸的方法。由于在浇铸时要考虑其产品的收缩性和质量,往往所用的模具不仅重量重、体积大,而且用于安放该类重型模具大多采用平板式结构或卡槽式结构,当选用平板式结构模具浇铸柜体时,由于模具背侧也为平面结构,这样不利于操作人员从浇铸后取出柜体,易造成模具卡槽背侧的损坏,也影响浇铸效率。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提高,加上国内外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要求的提升,许多大型数控机床企业已开始逐步淘汰铸钢铸铁件,采用高精度、低能耗、吸震性优的树脂混凝土来替代传统采用废铁废钢来生产机床床身、肢体、插件、柜体的生产工艺和配方。本专利技术就是采用树脂混凝土添加一些固化剂,通过模具挤压加热的方法,达成一次成型的目的。既合理利用了废弃资源,达到节能环保,又节约了企业成本,特别是利用树脂混凝土通过模具浇铸成型后的柜体铸件,其产品精度比传统的铁铸件要提高50%以上,同样产品用电要比铸钢铸铁节约电生产成本一倍以上,关键是产品的精度能通过直接浇铸后达到,不需后续机加工。另外通过树脂混凝土一次性成型浇铸的产品,其密度大约是铸铁件的三分之一。由于树脂混凝土采用的材料,如花岗岩碎石等成本较低,又不需要后道机加工,因此柜体产品成本较铸铁铸钢件要低50%以上,也大大提高了机床及其相关产品的精度,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先通过自制浇铸液包,将树脂混凝土均匀搅拌后放入浇铸包内,然后再通过行车轨道或吊钩把树脂混凝土慢慢倒入模具柜体进行浇铸。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如图1,首先把存放有树脂混凝土的浇铸包,该浇铸包包括吊环、链条、吊杆,吊环固定放置于浇铸包的两侧,链条一端与吊环相连接,在吊环与链条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液漏保护罩,防液漏保护罩主要用于防止树脂混凝土液飞溅至吊环与链条的连接关节处。在浇铸包使用时,上方放置吊杆,可通过上方电动轨道或小吊机移动均匀浇铸。如图2,在本树脂混凝土机床部件模具柜体内,放置有四组模具滑轨组件,该模具滑轨组件它包括与柜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导轨,与导轨相适配的滑轮和设置于滑轮上的模具安装架。所述的树脂混凝土浇铸包上的防液漏保护罩材料采用312不锈钢制成,其防液漏保护罩外端采用全密封防水、防腐处理。且防液漏保护罩与链条无缝固定连接。所述的模具柜体各导轨之间的距离为模具高度的1.5倍以上。所述的模具安装架上方设置有4个用于模具从底部托起的孔。所述的导轨与柜体内壁的固定连接是采用直径12mm不锈钢螺栓相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通过自制浇铸包,不仅能有效避免了因浇铸时可能会产生的树脂混凝土液飞溅至浇铸包吊环与链条连接关节处,而导致二者之间会卡死和生锈腐蚀问题,无端停机维修,而且在模具柜体作业时,模具易安放于柜体内或柜体内快速拿出,能有效利用柜体的空间,提高浇铸作业效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还减轻了劳动强度,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影响,并可长时间连续浇铸施工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混凝土浇铸包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混凝土模具柜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本专利技术通过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在浇铸时采用自制的树脂混凝土浇铸包进行直接浇铸。如图1,它包括树脂混凝土液体浇铸包1、吊环2与链条3固定放置于储液浇铸包的两侧,链条3一端与吊环2相连接,吊环2与链条3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树脂混凝土液飞溅至吊环2的连接处的防液漏保护罩4,除下端外全部采用防水、防腐密封,且防液漏保护罩4与链条3采用无缝固定连接。由于树脂混凝土浇铸包较重,因此在作业时,上方采用吊杆5,吊杆5上方有轨道6进行连接,可平衡移动方便浇铸作业。采用防液漏保护罩4的形状设计选用浇铸包体积的十分之一,并在内设置挡板。其设置的角度为15°,可有效预防在倾倒树脂混凝土液时防止飞溅,而不影响吊环2和链条3的连接处,使它与飞溅出来的树脂混凝土隔绝,不影响吊环2和链条3的使用寿命。如图2,该树脂混凝土模具柜体内设置有4组模具滑轨组件7,模具组件7包括与柜体内壁所固定连接的导轨8,与导轨8相适配的滑轮9,以及设置滑轮9上的模具安装架10。各导轨8之间的距离为模具高度的1.5倍以上,该距离能有效利用柜体内部的剩余空间,同时在模具安装架10上方设置有4个用于将模具托起的孔11。这样可将模具安放至安装架10上后,现场作业人员可通过4个孔11的作用从模具底部将其托起,可随时进行位置的调整,直至调整到合适的浇铸位置进行作业。另外导轨8与柜体壁的固定连接采用不锈钢螺栓相连接,可避免使用时间长,螺栓生锈不利于维修的问题,也可方便导轨8的更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其特征在于,先通过自制浇铸包,将树脂混凝土均匀搅拌后放入浇铸包内,然后通过行车轨道或吊钩把树脂混凝土慢慢倒入模具柜体进行浇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其特征在于,先通过自制浇铸包,将树脂混凝土均匀搅拌后放入浇铸包内,然后通过行车轨道或吊钩把树脂混凝土慢慢倒入模具柜体进行浇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制浇铸包,该浇铸包包括吊环、链条、吊杆,吊环固定放置于浇铸包的两侧,链条一端与吊环相连接,在吊环与链条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液漏保护罩,在浇铸包使用时,上方放置吊杆,可通过上方电动轨道或小吊机移动均匀浇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树脂混凝土制造机床部件模具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混凝土机床部件模具柜体内,放置有四组模具滑轨组件,该模具滑轨组件它包括与柜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导轨,与导轨相适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如意邵柏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亿石矿物铸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