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启明专利>正文

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中底的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85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中底的鞋子,包含一中底单元,及一鞋面,该鞋面具有一设置在该中底单元上方的顶端及一与该中底单元直接连接的底缘,其特征在于: 该中底单元具有一包括一底座及一后方向上凸缘的后跟部,该向上凸缘是由该底座的周缘向上凸起且在该底座四周成一U形弯曲,该向上凸缘由该鞋面的底缘向内延伸,该底座具有一平坦底面,该后方向上凸缘具有由该底座向上延伸且与该平坦底面形成一角隅的外表面,该后跟部更具有一相对该外表面与该底面的内凹内表面,该内表面沿着由底座中间部份至该向上凸缘顶端的方向逐渐地向上向外延伸而成一弯曲面,该后跟部在该平坦底面与该内表面中间具有一由该向上凸缘朝该中间部份逐渐减少的厚度。(*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符合人体工学的中底的鞋子。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制鞋用的现有楦头具有在后跟区域的平坦底面,虽然制造者了解穿鞋者的后跟在其底部大致是呈半圆形状的,但是用于制造后跟的楦头却不具有与穿鞋者后跟相同的形状,这是因为楦头的底面形状无法配合一后帮机的关系,一后帮机通常具有一扫刀,该扫刀横向通过一楦头的底面,借以将一鞋面的下缘折叠并且压抵在一被该楦头底部所支持的中底上,当该扫刀直线地且紧临地横向通过该下方时,该楦头具有一平坦表面(1I),如图1与图2所示,其作用是避免干涉到该扫刀的移动,如果该楦头底部是外凸的,该中底及/或该鞋面的底缘将会被该扫刀破坏,且在后帮制程中将会遭遇到许多困难。由于楦头底部是平的,使用于一经拉帮的鞋子经常是平的,该平的中底不足以让穿鞋者得到缓冲及舒适感,因为它除了脚掌与后跟以外,其他部位并未充份地与支持脚所有部份作接触,因此在脚掌与后跟处会由于穿鞋者身体的重量而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如果长时间穿着此种具有平中底的鞋子,则穿鞋者后跟甚至会在跟骨处受伤。目前在制造拖鞋时,提供一种具有一配合穿鞋者脚底部底面的楦头构造是已知的,因为它并没有被用来制造拖鞋的后帮机,这种楦头的一例显示在图3与图4的2处,其底部并且具有一外凸底面2I,一借由使用该楦头2而制成的拖鞋3显示于图5中,其具有一可符合穿鞋者脚部的脚床31,以支持脚底的所有区域,使得该穿鞋者的重量可以分配到脚底的所有部份上,但是这种脚床31结构是无法设置于必需经由后帮机所制造的鞋子中,如运动鞋、休闲鞋等。为了配合穿鞋者的脚,以往是将一于顶面处呈内凹的可取出鞋垫放入鞋子内,借以配合穿鞋者后跟的外凸底部,但是,该鞋垫在其横向部份处虽然是厚的,但是该鞋垫的中央内凹部份通常是薄的,没有足够的厚度来缓冲该穿鞋者后跟的外凸部份,因为该鞋垫的总厚度受限于制造该鞋子的楦头所决定的鞋子内部空间的高度,如果该鞋垫太厚,它将影响到该鞋子内部空间原本预定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中底的鞋子,可以配合穿鞋者后跟的外凸底部形状,可让现有的后帮机进行后帮操作,并且具有一厚度足以缓冲穿鞋者的后跟内凹部份,以及仍然可与一大量生产的现有大底结合。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中底的鞋子,包含一中底单元,及一鞋面,该鞋面具有一设置在该中底单元上方的顶端及一与该中底单元直接连接的底缘,其特征在于该中底单元具有一包括一底座及一后方向上凸缘的后跟部,该向上凸缘是由该底座的周缘向上凸起且在该底座四周成一U形弯曲,该向上凸缘由该鞋面的底缘向内延伸,该底座具有一平坦底面,该后方向上凸缘具有由该底座向上延伸且与该平坦底面形成一角隅的外表面,该后跟部更具有一相对该外表面与该底面的内凹内表面,该内表面沿着由底座中间部份至该向上凸缘顶端的方向逐渐地向上向外延伸而成一弯曲面,该后跟部在该平坦底面与该内表面中间具有一由该向上凸缘朝该中间部份逐渐减少的厚度。综上所述,由于使用本技术的符合人体工学的中底单元,一鞋子就可以经由一现有后帮机制做,但是仍然可使用如图3与图4所示的楦头2来制造,此外,由于当该中底单元被安装在该楦头40的底面上时,它是直接接着于该鞋面20的底缘201或该鞋面20I的底缘201I上,所以该中底单元可具有一较大的总厚度,在一对应穿鞋者跟骨的区域处就具有一足够厚度,该中底单元可为穿鞋者后跟的所有区域提供支持作用,使得该穿鞋者的重量可以均匀分配到后跟的所有区域,且可避免对跟骨下方的后跟面造成应力集中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隹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中底的鞋子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显示一现有楦头的侧视图,说明现有楦头在其一后跟区域的底部处是平坦的。图2是图1现有楦头的后视图。图3是显示另一现有楦头的侧视图,说明另一现有楦头在其一后跟区域的底部处是外凸的。图4是图3另一现有楦头的后视图。图5是一立体图,显示一拖鞋与图3的现有楦头。图6是本技术一较隹实施例鞋子的截面图。图7是沿图6的线7-7所截取的鞋子的另一截面图。图8是一显示在图6的中底单元的后跟部的立体图。图9是沿图8的线9-9所截取的截面图。图10是沿图8的线10-10所截取的截面图。图11是显示本技术一中底单元及图6的后跟部两者均安装在一楦头上的平面图。图12是与图7相同的视图,但该中底元件是放置在该后跟部下方。图13是一立体图,显示本技术的另一后跟部。图14是沿图13的线14-14所截取的截面图。图15是本技术的另一中底单元的立体图。图16是本技术的中底单元的趾部的立体图。图17是本技术的中底单元的另一趾部的立体图。图18是图16的趾部的变化形态的立体图。图19是图17的趾部的变化形态的立体图。图20是图8的后跟部的变化形态的立体图。图21是图13的后跟部的变化形态的立体图。图22是实施本技术的另一鞋子的平面图。图23是可使用在本技术中的主干部份的立体图。图24是一立体图,显示一尺寸小于本技术的中底元件后跟部份的后跟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6、图7所示,本技术的鞋子10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与一符合人体工学的中底单元连接的鞋面20,该中底单元包括一中底元件21及一与该中底元件21连接的后跟部30,该中底元件21与后跟部3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黏着结合、缝合及通过机械连结构件连接等,该鞋面20具有一设置在该中底元件21与该后跟部30底部的底缘201,该底缘201是借一拉帮程序而接着于该中底元件21与该后跟部30的底部。该后跟部30可经由一模制程序由一硬、半硬、或挠性塑料材料制成,可使用于该后跟部30之塑料材料包括PVC、PU、EVA、EPE等,请参见图8、图9与图10所示,该后跟部30包括一底座301,及一由该底座301向上延伸且在该底座301四周作一大致U形弯曲的后方向上凸缘302,该底座301具有一与该向上凸缘302的外表面306形成一角隅305的平坦底面304,该后跟部30更具有一与该平坦底面304及该外表面306相对的内表面307,该内表面307是内凹的且沿一由该底座301的中间部份朝向该向上凸缘302的顶端的方向逐渐向上与向外延伸,该内表面307自该底平面304开始的高度由该向上凸缘302朝该底座301的中间部份逐渐减少,相对该角隅305的内表面307的曲线308具有大于8mm的直径。如同现有中底一般,该中底元件21具有一趾部份211、一主干部份212及一后跟部份213,该中底元件21是由一挠性材料,如PVC、EVA、一编织或非编织物等制成,该中底元件21具有一大致相同的厚度,且该中底元件21的后跟部份213被置放在该后跟部30的底座301上方,在组合时,该中底元件21与该后跟部30是安装在一楦头40的底侧,如图11所示,以便以一现有方式进行一拉帮操作,在拉帮操作时,该鞋面20也安装在该楦头40上,且该底缘201的一部份是折叠且接着于该后跟部30的平底面304上,该底缘201的其馀部份是折叠且接着于该中底元件21的底面上,在拉帮操作以后,该鞋面20、该中底元件21与该后跟部30是经由一现有的贴底程序与一大底50组合在一起,如一直接射出程序以形成该大底50、一贴合程序以贴合该大底50、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中底的鞋子,包含一中底单元,及一鞋面,该鞋面具有一设置在该中底单元上方的顶端及一与该中底单元直接连接的底缘,其特征在于该中底单元具有一包括一底座及一后方向上凸缘的后跟部,该向上凸缘是由该底座的周缘向上凸起且在该底座四周成一U形弯曲,该向上凸缘由该鞋面的底缘向内延伸,该底座具有一平坦底面,该后方向上凸缘具有由该底座向上延伸且与该平坦底面形成一角隅的外表面,该后跟部更具有一相对该外表面与该底面的内凹内表面,该内表面沿着由底座中间部份至该向上凸缘顶端的方向逐渐地向上向外延伸而成一弯曲面,该后跟部在该平坦底面与该内表面中间具有一由该向上凸缘朝该中间部份逐渐减少的厚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中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中底单元是借由将一楦头楦入该鞋面,且将该中底单元直接安装在该楦头的底面上而直接连接于该鞋面的底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中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内表面的弯曲面具有一直径大于8mm的曲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中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中底单元具有一相对该鞋面顶端的底侧,该鞋面的底缘是折叠且接着于该中底单元的底侧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中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中底单元更包括一中底元件,该中底元件具有一趾部份、一脚跟部份、及一相互连接该趾与该脚跟部份的主干部份,该脚跟部是与该中底元件分开的构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中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中底元件具有均一的厚度。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启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