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玉米秸秆栽培杏鲍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7015 阅读:5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杏鲍菇方法,属于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包括杏鲍菇为菌种的一级种、二级种的制备,栽培基质制备,无菌条件下将栽培基质一头接入二级种,发菌培养,出菇,采菇,栽培基质配方以玉米秸秆和少量棉籽壳为主料,辅料为麸皮、棉籽饼、白糖、石膏粉、过磷酸钙,装袋进行二级种接种,接种后将袋口扎紧,发菌培养40~50天,出菇,原基形成后5~12天采收,采菇后可通过转潮再出第二茬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利用玉米秸秆作为栽培基质,可以解决因燃烧玉米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降低杏鲍菇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栽培基质生产杏鲍菇的方法,属于农业微生物应用

技术介绍
杏鲍菇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区一种特殊的食用菌,法国、意大利、印度先后进杏鲍菇的栽培研究。卡尔玛(Kalmar)1958年进行第一次栽培试验;亨达(Henda)1970年在印度北部克什米尔高山上发现杏鲍菇,并首次在椴木上进行栽培;佛希(Vessey)1971年分离杏鲍菇的纯菌株;1974年法国获得杏鲍菇的培养菌株,并栽培成功。1977年芬尼(Ferri)首次进行商业性栽培。我国1993年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从日本引进杏鲍菇菌种,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探索利用我国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林产品下脚料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目前,我国生产杏鲍菇的主要栽培基质是木屑和棉籽壳。参见黄年来著《18种珍稀美味食用菌栽培》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P1~7;石景尚等“栽培杏鲍菇配方筛选试验”《食用菌》2001,No1,P22;张维规等“杏鲍菇栽培技术研究”,《食用菌》,2000年,No1,P26~27。使用木屑作为栽培基质,造成森林的过多砍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国家已开始限制对森林的砍伐,而使用棉籽壳成本偏高,因此,这两种栽培基质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杏鲍菇的生产。为解决杏鲍菇生产原料问题和与之有关的方法生产,我们进行了利用玉米秸秆生产杏鲍菇的研究,经大量试验取得了成功。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操作如下1.一级种制备杏鲍菇原始母种为菌种,PDA+蛋白胨为培养基,斜面接种,可按本领域现有技术。PDA为本领域公知培养基,包括去皮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水。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具体操作条件,但不限于此。配方去皮马铃薯200份(重量份,下同),葡萄糖20份,琼脂15份,蛋白胨4份,磷酸二氢钾3份,硫酸镁1.5份,水1000份,pH自然。制作将去皮马铃薯200份加水1000份煮沸20分钟,纱布过滤,滤液补充水分到1000份,再将其它原料放入,在电炉上熬至琼脂融化,分装试管,在0.098~0.12兆帕压力下灭菌20~30分钟,制试管斜面,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0.3cm2的杏鲍菇原始母种,放置在23~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16天。2.二级种制备在掺有石膏粉的麦粒培养基上接上述一级种,可按本领域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具体操作条件,但不限于此。配方小麦麦粒干重100份,石膏粉0.5~1.2份,均为重量份。制作先将麦粒浸泡24小时,洗净去杂后在锅中煮沸至麦粒没有白心,表皮没有破裂,捞出晾干表面水分,使麦粒含水量控制在40~50%重量百分比,掺入石膏粉混拌均匀,装罐头瓶,在0.12~0.15兆帕下灭菌1.5~2小时,待罐头瓶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1~2cm2的一级种,放置在23~28℃培养室中培养18~24天。3.栽培基质制备主料玉米秸秆 40~100份,均为重量份,下同。棉籽壳 0~100份辅料麸皮4~20份棉籽饼 2~10份白糖0.4~2份石膏粉 0.4~2份过磷酸钙0.4~2份水分水 85~430份上述最佳配方为主料玉米秸秆60份棉籽壳 40份辅料麸皮 10份棉籽饼 5份白糖1份石膏粉 1份过磷酸钙1份水分水215份。制作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玉米秸秆,曝晒2~3天,粉碎,过2.5号筛(直径0.6~0.8cm),和其它辅料混合,用水搅拌均匀,堆焖2小时,装袋。选用(14~17cm)*(28~35cm)*(0.04~0.05cm)聚丙稀折角塑料袋,将已处理好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装湿料重0.75~1.2千克,装完后用一直径1.5厘米的木棒在料中央位置从上向下打一洞,用塑料绳扎口,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1个大气压保持8~12个小时,高压灭菌在0.12~0.15兆帕下保持2~3小时。4.接种无菌条件下将上述栽培基质一头接入二级种,接种量为15~30个二级种麦粒/每袋,接种后用塑料绳将袋口扎紧。5.发菌培养将接种后的栽培基质移入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3~28℃,避光,培养时间为40~50天。6.出菇出菇环境的温度控制在12~18℃,光照150~250勒克司,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40分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7.采收原基形成后5~12天即可采收。采收参考标准为,菌盖直径2~5cm,菌盖边缘内卷,未完全伸展开,土褐色,菌柄长8~18cm,白色。8.转潮采菇后,将培养基质表面菇根去掉,重新将袋口扎紧,使菌丝恢复生长,待袋口出现绒毛状菌丝后,重新解开塑料绳,使其长出第二茬菇。如果栽培袋水分不足,可将栽培袋在水中浸泡1天,使栽培袋吸足水分,重新扎紧袋口,菌丝恢复7天,再按上述出菇方法操作。本专利技术的优良效果如下1.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利用玉米秸秆作为生产杏鲍菇的栽培基质,可以解决因燃烧玉米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将农作物废弃物生产为人类可直接食用的高蛋白食品,延长农业产业链。2.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求新、求异、注重品质、注重保健的消费观念是未来发展趋势,杏鲍菇等食用菌新品种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菜篮子市场,改变食用菌品种少的局面,而且可以全方位的满足人们这一消费心理,改善我国食品结构,增加人体素质。3.降低生产成本利用玉米秸秆作为栽培基质生产杏鲍菇,和传统栽培基质木屑、棉籽壳相比(玉米秸秆120元/吨、木屑360元/吨、棉籽壳600元/吨),每吨原料可节省投资240元和480元,每个农户每年投料20吨计算,即可节约生产成本4800元和9600元。4.推广前景广阔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秸秆大约有5亿吨,玉米秸秆大约有2亿吨,资源相当丰富。尤其是入世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发展劳动密集性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途径之一,因此,利用玉米秸秆生产食用菌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1.一级种制备配方去皮马铃薯200份,葡萄糖20份,琼脂15份,蛋白胨4份,磷酸二氢钾3份,硫酸镁1.5份,水1000份,pH自然。制作去皮马铃薯200份加水1000份煮沸20分钟,纱布过滤,滤液补充水分到1000份,再将其它原料放入,在电炉上熬至琼脂融化,分装试管,在0.11兆帕压力下灭菌30分钟,制成试管斜面,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0.3cm2的原始母种,放置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天。2.二级种制备配方小麦麦粒100份,石膏粉1份。制作将麦粒浸泡24小时后洗净去杂在锅中煮沸至麦粒没有白心,表皮没有破裂,捞出晾干表面水分,使麦粒含水量控制在45%重量百分比,掺入石膏粉混拌均匀,装500毫升罐头瓶,在0.12兆帕压力下灭菌1.5小时,待罐头瓶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1.5cm2的一级种,放置在25℃培养室中培养22天。3.栽培基质制备主料玉米秸秆60份,棉籽壳40份。辅料麸皮10份,棉籽饼5份,白糖1份,石膏粉1份,过磷酸钙1份。水分水185份。制作选择新鲜、无雨淋和霉变的玉米秸秆,在太阳下曝晒3天,粉碎,过2.5号筛(直径8毫米),将玉米秸秆和棉籽壳、麸皮混合均匀,其它辅料溶解于水中,边加水边搅拌均匀,堆焖2小时,使原料充分吸水,装袋。选用14cm*28cm*0.04cm聚丙稀折角塑料袋,将已处理好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装料的松紧度要适中,装湿料重0.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玉米秸杆栽培杏鲍菇方法,包括杏鲍菇为菌种的一级种、二级种的制备,栽培基质制备,无菌条件下将栽培基质一头接入二级种,发菌培养,出菇,采菇,其特征在于栽培基质配方为:主料:玉米秸杆 40~100份,均为重量份,下同,棉籽壳 0~ 100份辅料:麸皮 4~20份棉籽饼 2~10份白糖 0.4~2份石膏粉 0.4~2份过磷酸钙 0.4~2份水分:水 85~430份装袋湿料重0.75~1.2千克/每袋,二级种接种量为15~30个麦粒/每袋,接种 后将袋口扎紧,发菌培养40~50天,出菇,原基形成后5~12天采收,采菇后可通过转潮再出第二茬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志远姜春君曲玲李自峰曹德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东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