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菌剂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5742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固氮菌、解磷菌、硅酸盐细菌、光合菌和放线菌共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活菌剂,菌剂中还含有培养上述细菌的培养基,培养基由:红糖、豆粉、玉米浆、稀土、甘露醇、酵母粉、氯化钠、碳酸钙、硫酸镁、钼酸钠、硼酸等组成。把菌种接入培养基中培养,取含菌培养基与吸附剂充分搅拌均匀即可。该菌剂施入土壤后在植物根际形成有益优势菌,与作物形成联合共生关系,微生物排出细胞外的各种代谢产物为植物吸收利用,以达到提高固N、解P、解K的效率,促进植物生长;而且具有价格低,使用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菌种、培养基和吸附剂,其特征是主要微生物菌种成份为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光合菌、放线菌。上述各个菌种按下述配比混合固氮菌 45-55%磷细菌 20-30%硅酸盐细菌 15-20%光合菌 3-5%放线菌 3-5%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培养基配方为 无菌水 94.5±0.5%红糖3.0±0.5%豆粉1.5±0.2%玉米浆 0.15±0.02%稀土0.1±0.02%甘露醇 0.1±0.03%酵母粉 0.02%氯化钠 0.02%碳酸钙 1.0±0.1%硫酸镁 0.02%钼酸钠 50ppm硼酸0.02~0.05%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菌种在培养基中培养3至4天后,取含活菌的培养基与吸附剂混合,各占的重量比为吸附剂 90-95%含菌培养基 5-10%按上述配制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菌剂中还包含钙镁磷粉、磷酸二氢钾,以补充磷钾养分。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其具体制作步骤1)预制菌种并将预制好的含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光合菌和放射菌的液体菌剂定量备用;2)将高温灭菌处理过的培养基定量备用;3)将菌种接入培养基中培养3至4天;4)把定量含菌培养基倒入吸附剂中,充分搅拌均匀,并保持总含水量<20%,再封包避光保存。上述生产方法中所提及的预制菌种是指1)菌种采集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光合菌和放线菌共5种活性菌株的采集完全取自纯天然阔叶林被底下的土壤腐殖质层;2)提纯复壮每一种天然菌株须经过提纯,复壮,并通过化学诱变处理,紫外射线处理。上述所提及的吸附剂是选用泥炭土等原料。根据上述提供的菌种配比及生产方法,其制备的产品主要技术指标为活性菌数≥2.0亿/g;粉末状、培养基细度≤50目;PH=6-7,含水量<20%。使用打开中包装菌剂作基肥、追肥、沾根肥均可。由于上述5种活菌混合采用科学搭配比例并不会产生拮抗,其培养基成份也能保证活菌繁殖所需充足的C源、N源及最佳的PH=6.5-7.5等条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生协调条件良好的活性菌群落,其中除国家规定的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以外,光合菌能有效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供其它几种微生物利用,放线菌能有效抑制土生病原菌并分解有机载体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复合微生物菌剂施入土壤后,与作物形成联合共生关系,并利用植物根际分泌激素,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的各种代谢产物须能及时排出细胞外,并为植物吸收利用以达到提高固N、解P、解K的效率。同时代谢产物有利于抵抗病害、提高产量,提升产品品质。本专利技术的优越之处在于1)实现了多种有益菌的有效复合、有效菌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复合。2)改善了菌剂的保存性能,延长了有效存活期。3)适应性广,可应用于各种农作物及花卉、草皮等。4)可减少化肥使用量15-30%,并保持增产10%左右。5)无污染,并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属环保型高科技产品。6)使用方便,包装运输便利,形成商品化。实施例(一)复合微生物菌剂在莲花茶叶上亩施肥量5公斤,比施同重量的尿素,作基肥或追肥处理,其生物产量可增加10~17%,且品质达到AA食品要求。实施例(二)复合微生物菌剂5公斤在竹笋上作追肥或基肥,比施同重量的尿素,生物产量可增加20~30%,且品质达到AA级食品要求。实施例(三)在蔬菜种植上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3公斤作追肥处理可减少30%~20%的进口三元复合肥使用量,而生物产量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菌种、培养基和吸附剂,其特征是主要微生物菌种成份为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光合菌、放线菌。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菌剂中还包含钙镁磷粉、磷酸二氢钾,以补充磷钾养分。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各个菌种按下述配比混合固氮菌 45-55%磷细菌 20-30%硅酸盐细菌 15-20%光合菌 3-5%放线菌 3-5%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培养基配方无菌水 94.5±0.5%红糖3.0±0.5%豆粉1.5±0.2%玉米浆 0.15±0.02%稀土0.1±0.02%甘露醇 0.1±0.03%酵母粉 0.02%氯化钠 0.02%碳酸钙 1.0±0.1%硫酸镁 0.02%钼酸钠 50ppm硼酸0.02~0.05%5.按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菌种在培养基中培养3至4天后,取含活菌的培养基与吸附剂混合,各占的重量比为吸附剂 90-95%含菌培养基 5-10%6.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是生产具体制作步骤1)预制菌种并将预制好的含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光合菌和放射菌的液体菌剂定量备用;2)将高温灭菌处理过的培养基定量备用;3)将菌种接入培养基中培养3至4天;4)把定量含菌培养基倒入吸附剂中,充分搅拌均匀,并保持总含水量<20%,再封包避光保存。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提及的预制菌种是指1)菌种采集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光合菌和放线菌共5种活性菌株的采集完全取自纯天然阔叶林被底下的土壤腐殖质层;2)提纯复壮每一种天然菌株须经过提纯,复壮,并通过化学诱变处理,紫外射线处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固氮菌、解磷菌、硅酸盐细菌、光合菌和放线菌共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活菌剂,菌剂中还含有培养上述细菌的培养基,培养基由红糖、豆粉、玉米浆、稀土、甘露醇、酵母粉、氯化钠、碳酸钙、硫酸镁、钼酸纳、硼酸等组成。把菌种接入培养基中培养,取含菌培养基与吸附剂充分搅拌均匀即可。该菌剂施入土壤后在植物根际形成有益优势菌,与作物形成联合共生关系,微生物排出细胞外的各种代谢产物为植物吸收利用,以达到提高固N、解P、解K的效率,促进植物生长;而且具有价格低,使用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C05F11/08GK1397520SQ0213884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池文富, 师力平, 刘联雅 申请人:福建省尤溪县绿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菌种、培养基和吸附剂,其特征是主要微生物菌种成份为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光合菌、放线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文富师力平刘联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尤溪县绿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