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池用的金属箔集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257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1:50
一种电池用的金属箔集流体,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是金属箔集流体表面具有纳米碳涂覆层,该涂层含有通过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由于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中石墨烯和碳纳米管通过共价键形式连接,具有优异的本征导电性和机械自分散特性,避免了纳米碳结构微观聚并。在电池的组装和运行过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金属箔集流体表面的纳米碳涂覆层可有效提高集流体与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直接的机械结合、导电互联、并强化电解液的浸润特性;对降低电池的阻抗特性,提升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及循环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用的金属箔集流体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用集流体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的铝箔集流体,属于电化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一方面,电池的能量密度需求不断提升,以满足长续航需求;另一方面,电池的功率性能在动力电池等场合也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在电池的组装实用化过程中,电池的集流体材料作为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作为活性颗粒材料的力学载体、并提供电子迁移通道的作用。目前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中,多采用铝箔作为正极集流体、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并在其表面进行电极材料的涂覆形成正负电极片用于电池的组装。目前传统的极片制备方法中,仍有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第一,刚性的活性材料颗粒与刚性的铝箔或铜箔集流体之间是点点接触,界面电阻较大,在运行过程中功率密度受限,同时电池产热大,循环寿命有限;第二,集流体箔材与活性材料颗粒之间机械接触通过点点接触实现,在循环过程中因活性材料体积形变的产生,集流体与电极材料易发生剥离,导致电极失效,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基于这些考虑,在金属箔集流体表面涂覆碳层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措施,主要涉及的涂覆材料包括炭黑、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用的金属箔集流体,其特征在于:金属箔集流体表面具有纳米碳涂覆层,该纳米碳涂覆层含有通过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其中的石墨烯与碳纳米管通过共价键连接,其比表面积在500至3000平方米每克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用的金属箔集流体,其特征在于:金属箔集流体表面具有纳米碳涂覆层,该纳米碳涂覆层含有通过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其中的石墨烯与碳纳米管通过共价键连接,其比表面积在500至3000平方米每克之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用的金属箔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琦李鹏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