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感应层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475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触摸屏领域,涉及一种触摸感应层及其制作方法。该触摸感应层包括柔性透明导电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上的柔性保护薄膜,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感应线路、多个驱动线路和搭桥结构,所述感应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感应电极块,所述驱动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驱动电极块,所述搭桥结构用于电连接相邻的所述感应电极块和/或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驱动电极块,所述搭桥结构包括绝缘层和通过在绝缘层上印刷透明感光银胶形成的搭桥。该触摸感应层使用透明感光银胶作搭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该触摸感应层在玻璃基板加工,克服了超薄材料在黄光制程中的加工难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感应层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触摸屏
,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感应层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著软性电子应用广泛,Roll-to-Roll生产技术也开始受到重视。根据定义,软性电子是一种建置在薄塑料片或金属薄片的软性或可弯曲基板上的元件与材料的技术。而所谓的Roll-to-Roll,是种高效能、连续性的生产方式,专门用于处理可挠性质的薄膜,该类薄膜或软板从原筒状的料卷卷出后,在薄膜或软板上加入特定用途的功能或在薄膜或软板的表面加工,然后再将加工后的薄膜或软板卷成圆筒状或进行裁切。对于薄膜或软板的表面加工,主要包括直接图案写入、精密压印(Embossing)、贴合(Laminate)、镀膜(Coating)、印刷(Printing)、等几种主要的制程技术。在通过Roll-to-Roll生产技术对电子设备的触摸感应层进行加工时,因触摸感应层所需要的透明导电膜基材(ITO材料)过薄,故在其贴合过程中极易出现折伤或气泡现象,且Roll-to-Roll的加工设备价格较为昂贵,这都使得触摸感应层的生产成本较高。此外,现有技术中触摸传感层的搭桥结构通常选用铜、钼铝钼等材料作为搭桥的材料,其成本较高,且较难实现较好的透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贴合过程中极易出现折伤或气泡现象、成本较高以及透视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触摸感应层、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感应层,包括柔性透明导电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上的柔性保护薄膜,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感应线路、多个驱动线路和搭桥结构,多个所述感应线路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多个所述驱动线路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感应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感应电极块,所述驱动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驱动电极块,所述搭桥结构包括绝缘层和通过在所述绝缘层上印刷透明感光银胶形成的搭桥,所述绝缘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之间,所述搭桥的两端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可选地,所述感应线路和所述驱动线路的厚度为21~24μm,所述柔性保护薄膜的厚度为0.185~0.191mm。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呈对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连接部上方,所述搭桥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并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可选地,所述柔性保护薄膜为PET薄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摸感应层,在柔性透明导电层上方贴合柔性保护薄膜,从而对柔性透明导电层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折伤柔性透明导电层。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摸感应层选用透明感光银胶作为搭桥材料,可有效降低触摸感应层的生产成本,同时增强触摸感应层的透视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感应层,包括柔性透明导电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上的柔性保护薄膜,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感应线路、多个驱动线路和搭桥结构,多个所述感应线路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多个所述驱动线路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感应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感应电极块,所述驱动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驱动电极块,所述搭桥结构包括绝缘层和通过在所述绝缘层上印刷透明感光银胶形成的搭桥,所述绝缘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之间,所述搭桥的两端露出所述绝缘层,所述搭桥的两端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可选地,所述感应线路和所述驱动线路的厚度为21~24μm,所述柔性保护薄膜的厚度为0.185~0.191mm。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和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呈对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连接部上方,所述搭桥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并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可选地,所述柔性保护薄膜为PET薄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感应层,包括柔性透明导电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上的柔性保护薄膜,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感应线路、多个驱动线路和搭桥结构,多个所述感应线路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多个所述驱动线路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感应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感应电极块,所述驱动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驱动电极块,所述搭桥结构包括绝缘层和通过在所述绝缘层上印刷透明感光银胶形成的搭桥,所述绝缘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之间和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之间,所述搭桥的两端露出所述绝缘层,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之间的所述搭桥的两端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之间的所述搭桥的两端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可选地,所述感应线路和所述驱动线路的厚度为21~24μm,所述柔性保护薄膜的厚度为0.185~0.191mm。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呈对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连接部上方,所述搭桥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并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和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呈对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连接部上方,所述搭桥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并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可选地,所述柔性保护薄膜为PET薄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感应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透明导电膜基材通过UV型OCA胶贴合在玻璃基板上;对透明导电膜基材进行曝光、显影及蚀刻,形成多个级联的感应电极块和多个级联的驱动电极块;在相邻的两个感应电极块之间形成绝缘层,通过在绝缘层上方印刷透明感光银胶形成搭桥,并使搭桥两端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感应电极块,得到贴合在玻璃基板上的柔性透明导电层;将一柔性保护薄膜贴合在柔性透明导电层上方后进行紫外光照射,以解除UV型OCA胶的粘性;去除UV型OCA胶和玻璃基板,得到由柔性保护薄膜和柔性透明导电层组成的触摸传感层。可选地,所述柔性保护薄膜为PET薄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摸感应层的制作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1)使用21~24μm厚度的透明导电膜基材(ITO材料),有效降低了触摸感应层的整体厚度;(2)使用透明感光银胶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银胶、镀铜等材料进行搭桥,有效提高了外观的优势,增强触摸感应层的透视性,同时节省成本;(3)使用玻璃基材做载体对超薄材料进行加工,相对于使用RolltoRoll加工工艺,节约了昂贵的设备成本;(4)在柔性透明导电层上方贴合柔性保护薄膜,从而对柔性透明导电层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折伤柔性透明导电层;(5)使用UV型OCA胶对透明导电膜基材和玻璃基板进行贴合,并通过紫外光照射使二者分离,有效避免折伤或气泡现象的发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感应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透明导电膜基材通过UV型OCA胶贴合在玻璃基板上;对透明导电膜基材进行曝光、显影及蚀刻,形成多个级联的感应电极块和多个级联的驱动电极块;在相邻的驱动电极块之间形成绝缘层,通过在绝缘层上方印刷透明感光银胶形成搭桥,并使搭桥两端电连接相邻的两个驱动电极块,得到贴合在玻璃基板上的柔性透明导电层;将一柔性保护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摸感应层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传感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透明导电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上的柔性保护薄膜,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感应线路、多个驱动线路和搭桥结构,多个所述感应线路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多个所述驱动线路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感应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感应电极块,所述驱动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驱动电极块,所述搭桥结构包括绝缘层和通过在所述绝缘层上印刷透明感光银胶形成的搭桥,所述绝缘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之间,所述搭桥的两端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传感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透明导电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上的柔性保护薄膜,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感应线路、多个驱动线路和搭桥结构,多个所述感应线路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多个所述驱动线路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感应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感应电极块,所述驱动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驱动电极块,所述搭桥结构包括绝缘层和通过在所述绝缘层上印刷透明感光银胶形成的搭桥,所述绝缘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之间,所述搭桥的两端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路和所述驱动线路的厚度为21~24μm,所述柔性保护薄膜的厚度为0.185~0.191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传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护薄膜为PET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传感层,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呈对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连接部上方,所述搭桥在所述绝缘层上并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5.一种触摸传感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透明导电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上的柔性保护薄膜,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感应线路、多个驱动线路和搭桥结构,多个所述感应线路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多个所述驱动线路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感应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感应电极块,所述驱动线路包括多个级联的驱动电极块,所述搭桥结构包括绝缘层和通过在所述绝缘层上印刷透明感光银胶形成的搭桥,所述绝缘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之间,所述搭桥的两端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传感层,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和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呈对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连接部上方,所述搭桥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并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7.一种触摸传感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透明导电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上的柔性保护薄膜,所述柔性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感应线路、多个驱动线路和搭桥结构,多个所述感应线路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多个所述驱动线路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代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骏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