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475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5:27
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包括:基底,包括触摸识别区和指纹识别区;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一感测电极,在基底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触摸识别区中;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在基底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指纹识别区中。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主干部;分支部,从主干部分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面板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8月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提交的第10-2016-009854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涉及触摸面板,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摸面板和包括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除了显示装置的图像表示功能之外,已经将各种功能添加到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现在可以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例如,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分为电容式、光学式、热式和超声波式传感器。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基于根据指纹脊与指纹谷之间的距离的电容差来识别指纹,电容差通过精细地设置的感测电极被感测。传统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位于显示面板上的触摸面板、位于触摸面板上的指纹识别传感器以及位于指纹识别传感器上的盖玻璃。如此,因为单独设置指纹识别传感器以识别指纹,所以需要附加的工艺并且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大。在该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以上信息仅为了增强对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含不形成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针对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而没有单独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触摸面板并且针对一种包括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触摸面板包括:基底,包括触摸识别区和指纹识别区;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一感测电极,在基底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触摸识别区中;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在基底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指纹识别区中。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主干部;分支部,从主干部分支。触摸面板还可以包括从分支部分支的辅助分支部。主干部可以具有之字形形状。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还可以包括从分支部弯曲以从分支部延伸的辅助分支部。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均具有之字形形状。多个分支部中的相邻的分支部可以彼此连接。指纹识别区的面积可以是第一驱动电极的面积或第一感测电极的面积的基本整倍数。第一驱动电极或第一感测电极可以具有从大约几平方毫米(mm2)至大约几十平方毫米大小的面积。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具有从大约几微米(μm)至大约几十微米大小的间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触摸面板包括:基底,包括触摸识别区和指纹识别区;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一感测电极,在基底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触摸识别区中;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在基底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指纹识别区中。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多个单元电极;连接布线,连接多个单元电极。多个单元电极可以具有均从三角形形状、四边形形状和菱形形状中选择的形状。第一驱动电极或第一感测电极可以具有从大约几平方毫米(mm2)至大约几十平方毫米大小的面积。单元电极可以具有从大约几十平方微米(μm2)至大约几百平方微米大小的面积。触摸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一路由布线,连接到第一驱动电极;第二路由布线,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触摸驱动单元,连接到第一路由布线和第二路由布线。触摸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三路由布线,连接到第二驱动电极;第四路由布线,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指纹识别单元,连接到第三路由布线和第四路由布线。触摸驱动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可以彼此相对。主干部和分支部可以具有夹角,所述夹角是大约80度和大约100度之间的角。分支部和辅助分支部可以具有夹角,所述夹角是大约80度和大约100度之间的角。辅助分支部可以与主干部基本平行。指纹识别区可以放置在基底的至少一个边缘部分的中心部分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被构造为显示图像的多个像素;触摸面板,位于显示面板上。触摸面板包括: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一感测电极,在显示面板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触摸识别区中;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在显示面板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指纹识别区中。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主干部;分支部,从主干部分支。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设置为靠近多个像素的边界。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从分支部分支的辅助分支部。主干部可以具有之字形形状。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还可以包括从分支部弯曲以从分支部延伸的辅助分支部。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具有之字形形状。多个分支部中的相邻的分支部可以彼此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图像的多个像素;触摸面板,位于显示面板上。触摸面板包括:第一驱动电极,位于显示面板上并且放置在触摸识别区中;第二驱动电极,位于显示面板上并且放置在指纹识别区中;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上;粘合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位于粘合层上;第一感测电极,位于第二绝缘层上并且放置在触摸识别区中;第二感测电极,位于第二绝缘层上并且放置在指纹识别区中;盖玻璃,位于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上。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主干部;分支部,从主干部分支。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设置为靠近多个像素的边界。前述内容仅是说明性的并且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了上述的说明性的方面、实施例和特征之外,通过参照附图和下面的详细描述,另外的方面、实施例和特征将是明显的。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更完整的理解将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3是示出图2的指纹识别区的进一步细节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图3的区域“A”的进一步细节的放大图;图5是沿图2的线I-I'和图4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区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图6的区域“B”的进一步细节的放大图;图8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区的平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区的平面图;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区的平面图;图11是示出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区的平面图;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区的平面图;图13是示出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区的平面图;图14是示出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区的平面图;以及图15是示出根据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虽然专利技术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并且具有若干实施例,但是示例性实施例被示出在附图中并且将在说明书中被主要描述。然而,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不应解释为包括包含在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中的所有改变、等同物、替代物。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易于其描述,多个层和区域的厚度以放大的方式示出。各种图因此可以不按比例绘制。当层、区域或板被称作“在”另一层、区域或板“上”时,该层、区域或板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层、区域或板上,或者中间层、区域或板可以存在于其间。相反,当层、区域或板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层、区域或板“上”时,中间层、区域或板可以不存在于其间。此外,当层、区域或板被称作“在”另一层、区域或板“下方”时,该层、区域或板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层、区域或板下方,或者中间层、区域或板可以存在于其间。相反,当层、区域或板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层、区域或板“下方”时,中间层、区域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摸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包括:基底,包括触摸识别区和指纹识别区;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一感测电极,在所述基底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所述触摸识别区中;以及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在所述基底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中,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主干部和从所述主干部分支的分支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02 KR 10-2016-00985471.一种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包括:基底,包括触摸识别区和指纹识别区;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一感测电极,在所述基底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所述触摸识别区中;以及第二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在所述基底上彼此绝缘并且均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中,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主干部和从所述主干部分支的分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从所述分支部分支的辅助分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主干部具有之字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还包括从所述分支部弯曲以从所述分支部延伸的辅助分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均具有之字形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多个所述分支部中的相邻的分支部彼此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指纹识别区的面积是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的面积或所述第一感测电极的面积的基本整倍数。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或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具有从几平方毫米至几十平方毫米大小的面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具有从几微米至几十微米大小的间距。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第一路由布线,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第二路由布线,连接到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以及触摸驱动单元,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正胤高光范罗玄宰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