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触摸感应层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475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触摸屏领域,涉及一种触摸屏、触摸感应层以及触摸感应层的制作方法。该触摸感应层包括从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第一传感层、绝缘层、第二传感层以及基材,所述第一传感层包括Y轴通道和Y轴走线,所述Y轴通道通过所述Y轴走线连接至一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二传感层包括X轴通道和X轴走线,所述X轴通道通过所述X轴走线连接至所述柔性线路板。该触摸感应层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基材受热胀缩所带来不良影响,提高触摸感应层的良率,同时可避免现有技术中架桥阻抗过大且难以实现其不可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屏、触摸感应层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触摸屏
,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屏、触摸感应层以及触摸感应层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触摸感应层的触控电极的布局设计上,常见为单层双轴向触控感测结构(SingleITO,SITO),或是单层上下双面触控感测结构(DoubleITO,DITO)。在SITO结构中,如图1所示,通常先在导电薄膜4a上制作X轴通道2a的线路1a,使导电薄膜上分出Y轴通道2b和多个X轴通道2a;再在相对的两个X轴通道2a的桥接处涂布OC绝缘光阻形成绝缘层3a,并在绝缘层3a上桥接导线3b形成架桥,从而使X轴通道2a间导通,使触摸感应层的触控信号得以传递,并使X/Y轴通道的轴向的触控感测电极不致产生干扰误判。这种在绝缘层上形成架桥的结构即为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架桥结构。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架桥结构的精度要求很高,一般导电薄膜的基材所选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者环烯烃聚合物材料(COP)在高温情况下会发生胀缩,导致架桥结构经常偏移引起触摸感应层功能不良。此外,当架桥材料选用透明材料ITO(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时,会导致X/Y轴通道的阻抗过大,从而无法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的制作;当架桥材料选用不透明金属细线时,其阻抗虽小,但大多需做到3微米的宽度才能实现不可视的效果,而现有技术的制作工艺难以将金属细线制成3微米的宽度,这也就意味着架桥材料的选择有限,而大多数金属架桥均无法实现不可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导电薄膜的基材易受热胀缩导致架桥偏移、以及架桥阻抗过大且无法隐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触摸感应层、该触摸感应层的制作方法以及包括该触摸感应层的触摸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感应层,包括从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第一传感层、绝缘层、第二传感层以及基材,所述第一传感层包括Y轴通道和Y轴走线,所述Y轴通道通过所述Y轴走线连接至一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二传感层包括X轴通道和X轴走线,所述X轴通道通过所述X轴走线连接至所述柔性线路板。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层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Y轴通道,多个所述Y轴通道通过多条所述Y轴走线连接至所述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二传感层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X轴通道,多个所述X轴通道通过多条所述X轴走线连接至所述柔性线路板。可选地,所述Y轴通道包括沿Y轴方向排列的多个感应电极块;所述X轴通道包括沿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驱动电极块。可选地,所述Y轴通道包括沿Y轴方向排列的多个驱动电极块;所述X轴通道包括沿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感应电极块。可选地,所述X轴走线和所述Y轴走线均为银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触摸感应层,在第一传感层和第二传感层之间溅镀绝缘层,从而阻断第一传感层与第二传感层之间的电流干扰,从而使第一传感层和第二传感层的轴向的触控感测信号不会相互干扰,也即使X轴通道和Y轴通道的轴向的触控感测信号不会相互干扰,使触摸感应层的触控信号得以有效传递。该触摸感应层不采用现有技术的架桥方式,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导电薄膜等基材易受热胀缩所导致的架桥偏移,以及架桥阻抗过大且无法隐形等问题。同时提升触摸感应层的良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触摸感应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感应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基材上制作X轴通道,并在所述X轴通道边缘用银线制作X轴走线,形成第二传感层;在所述第二传感层上方形成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制作Y轴通道,并在所述Y轴通道边缘用银线制作Y轴走线,形成第一传感层,得到触摸感应层。可选地,在基材上制作X轴通道包括:在PET基材或COP基材上用ITO薄膜制作X轴通道。可选地,在所述第二传感层上方形成绝缘层包括:在所述第二传感层上方溅镀SiO2形成绝缘层。可选地,在所述绝缘层上制作Y轴通道包括:在所述绝缘层上方溅镀ITO制作触摸屏Y轴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触摸感应层的制作方法,在PET基材或COP基材上用ITO薄膜(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制作触摸屏X轴通道,并完成银走线。然后溅镀SiO2进行绝缘,之后再溅镀ITO(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制作触摸屏Y轴通道,并完成银走线。从而制作出不带有架桥结构的SITO型触摸感应层。该SITO型触摸感应层可有效提升良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SITO型触摸感应层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感应层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感应层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Y轴通道;2、绝缘层;3、X轴通道;4、基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感应层,包括从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第一传感层、绝缘层2、第二传感层以及基材4,所述第一传感层包括Y轴通道1和Y轴走线(图未示),Y轴通道1通过所述Y轴走线连接至一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二传感层包括X轴通道3和X轴走线(图未示),X轴通道3通过所述X轴走线连接至所述柔性线路板。其中,绝缘层2通过溅镀的方式溅镀在所述第一传感层上,Y轴通道1通过溅镀的方式溅镀在绝缘层2上。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Y轴走线用于导通触摸感应层沿Y轴方向的电流,并将Y轴通道1所感测的信号传递至柔性线路板,最终传递至移动设备的数据处理终端(如手机的IC终端);X轴走线用于导通触摸感应层沿X轴方向的电流,并将X轴通道3所感测的信号传递至柔性线路板,最终传递至移动设备的数据处理终端(如手机的IC终端);绝缘层2用于阻断所述第一传感层与所述第二传感层之间的电流干扰以及信号干扰。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触摸感应层通过在所述第一传感层与所述第二传感层之间溅镀绝缘层2,绝缘层2将完全覆盖所述第一传感层,从而有效阻断所述第一传感层与所述第二传感层之间的电流干扰,从而使X轴通道3和Y轴通道1的轴向的触控感测信号不会相互干扰,使触摸感应层的触控信号得以有效传递。溅镀是指在真空环境下,通入适当的惰性气体作为媒介,靠惰性气体加速撞击靶材,使靶材表面原子被撞击出来,并在表面形成镀膜。这种方式可具有不受薄膜材料的限制,靶材输入电流及溅射时间可控,容易得到高精度的膜厚,较其它制程利于生产大面积的均一薄膜,以及速度快附着力好等优点。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2和Y轴通道1均通过溅镀形成,这使得绝缘层2和Y轴通道1均可得到非常薄且密度较高的膜层,同时,其加工时间短、精度可控,可根据需要得到相应厚度的膜层,且可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的制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层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Y轴通道1,多个所述Y轴通道1通过多条Y轴走线连接至所述柔性线路板。可以理解的,每个Y轴通道1将对应一条Y轴走线,通过Y轴走线可以将与其对应的Y轴通道1的信号传递至柔性线路板,并最终传递至移动设备的数据处理终端(如手机的IC终端)。所述第二传感层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X轴通道3,多个X轴通道3通过多条X轴走线连接至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摸屏、触摸感应层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感应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第一传感层、绝缘层、第二传感层以及基材,所述第一传感层包括Y轴通道和Y轴走线,所述Y轴通道通过所述Y轴走线连接至一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二传感层包括X轴通道和X轴走线,所述X轴通道通过所述X轴走线连接至所述柔性线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感应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第一传感层、绝缘层、第二传感层以及基材,所述第一传感层包括Y轴通道和Y轴走线,所述Y轴通道通过所述Y轴走线连接至一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二传感层包括X轴通道和X轴走线,所述X轴通道通过所述X轴走线连接至所述柔性线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层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Y轴通道,多个所述Y轴通道通过多条所述Y轴走线连接至所述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二传感层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X轴通道,多个所述X轴通道通过多条所述X轴走线连接至所述柔性线路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感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通道包括沿Y轴方向排列的多个感应电极块;所述X轴通道包括沿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驱动电极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感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通道包括沿Y轴方向排列的多个驱动电极块;所述X轴通道包括沿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感应电极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思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骏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