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423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3:01
一种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用n型钢代替原来的π型钢支护,n型钢支护可以使围岩的应力更好的分配到拱架上,增加了支护效果,同时节省了钢支护材料及背帮用的坑木,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等特点,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A supporting method for prefabricated steel support for shaft and roadway engineering

For roadway engineering prefabricated steel supporting method, using N type steel of the invention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PI type steel support, n steel support can mak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rch to better, increase the support effect, while saving steel supporting materials and back with help the timber, but also greatly increase the safet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suitable for a wide range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护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深井采矿技术逐步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应用,但是有色金属深井采矿技术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地压越来越大,钢支护的运用也逐渐增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的方法是采用π型钢支护,该结构的支护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安全性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合理的支护方法就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长期技术诉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使围岩的应力更好的分配到拱架上,增加了支护效果,同时节省了钢支护材料及背帮用的坑木,同时也增加了安全性等。为实现如上所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首先在井巷巷道顶部间隔设置多个与巷道规格相适应的n型拱顶,每两个n型拱顶的间距根据井巷巷道围岩的稳固性进行设置;第二步,接上步,在每个n型拱顶的两端头分别设置向下延伸的棚腿形成支架,在棚腿的下端设置底角垫板,所述底角垫板设置在设计底板标高以下的坚硬岩石上;第三步,接上步,在每个拱顶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多根圆木,顶帮要求背严背实,圆木必须过拱梁,不能出现漏顶现象,空顶时采用圆木填实或井之型绞架,以防浮石或碎石坠落;第四步,接上步,在每两相邻支架的棚腿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两根连接杆,在支架的外侧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钢筋网,然后在钢筋网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废渣充填即可。所述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所述两n型拱顶的间距为0.5~2m。所述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所述n型拱顶为n型工字钢或n型槽钢。所述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所述工字钢的型号为9#工字钢。所述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所述槽钢的型号为12#槽钢钢。所述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所述底角垫板的长宽高分别为150mm、100mm和50mm。所述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所述连接杆为钢管,钢管的直径为40mm。所述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所述圆木的直径为100mm,长度为2000mm。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本专利技术用n型钢代替原来的π型钢支护,n型钢支护可以使围岩的应力更好的分配到拱架上,增加了支护效果,同时节省了钢支护材料及背帮用的坑木,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等特点,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首先在井巷巷道顶部间隔设置多个与巷道规格相适应的n型拱顶,每两个n型拱顶的间距根据井巷巷道围岩的稳固性进行设置,具体实施时,两n型拱顶的间距为0.5~2m;所述n型拱顶为n型工字钢或n型槽钢,所述工字钢的型号为9#工字钢,所述槽钢的型号为12#槽钢钢;第二步,接上步,在每个n型拱顶的两端头分别设置向下延伸的棚腿形成支架,在棚腿的下端设置底角垫板,所述底角垫板设置在设计底板标高以下的坚硬岩石上,底角垫板的长宽高分别为150mm、100mm和50mm;第三步,接上步,在每个拱顶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多根圆木,顶帮要求背严背实,圆木必须过拱梁,不能出现漏顶现象,空顶时采用圆木填实或井之型绞架,以防浮石或碎石坠落;所述圆木的直径为100mm,长度为2000mm;第四步,接上步,在每两相邻支架的棚腿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两根连接杆,在支架的外侧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钢筋网,然后在钢筋网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废渣充填即可,所述连接杆为圆钢,圆钢的直径为40mm。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巷道围岩的稳固性,合理布置n型拱顶的间距,一般情况下间距为1.5m;围岩较破碎时,应在1.0m左右为宜;进一步,棚腿下部必须安装底角垫板且底角垫板必须在设计底板标高以下200mm的坚硬岩石上,若因巷道底板岩石松软,深挖200mm后仍未见坚硬岩石,需继续深挖到坚硬岩石为止;进一步,拱顶需均匀布置圆木,且顶帮要求背严背实,圆木必须过拱梁,不准出现漏顶现象;空顶时必须采用圆木填实或者“井之型”绞架,以防浮石或碎石坠落;最后,支架两帮要求采用钢筋网和圆钢进行焊接,每两架棚腿之间应均匀焊接2或3根直径为6.5mm的圆钢,保证前后联成一条直线;焊接钢筋网时,网与网之间搭接长度100mm~200mm,网外不再背设坑木,而是采用废渣充填。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为了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专利技术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首先在井巷巷道顶部间隔设置多个与巷道规格相适应的n型拱顶,每两个n型拱顶的间距根据井巷巷道围岩的稳固性进行设置;第二步,接上步,在每个n型拱顶的两端头分别设置向下延伸的棚腿形成支架,在棚腿的下端设置底角垫板,所述底角垫板设置在设计底板标高以下的坚硬岩石上;第三步,接上步,在每个拱顶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多根圆木,顶帮要求背严背实,圆木必须过拱梁,不能出现漏顶现象,空顶时采用圆木填实或井之型绞架,以防浮石或碎石坠落;第四步,接上步,在每两相邻支架的棚腿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两根连接杆,在支架的外侧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钢筋网,然后在钢筋网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废渣充填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首先在井巷巷道顶部间隔设置多个与巷道规格相适应的n型拱顶,每两个n型拱顶的间距根据井巷巷道围岩的稳固性进行设置;第二步,接上步,在每个n型拱顶的两端头分别设置向下延伸的棚腿形成支架,在棚腿的下端设置底角垫板,所述底角垫板设置在设计底板标高以下的坚硬岩石上;第三步,接上步,在每个拱顶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多根圆木,顶帮要求背严背实,圆木必须过拱梁,不能出现漏顶现象,空顶时采用圆木填实或井之型绞架,以防浮石或碎石坠落;第四步,接上步,在每两相邻支架的棚腿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两根连接杆,在支架的外侧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钢筋网,然后在钢筋网与巷道内壁之间设置废渣充填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井巷工程预制钢支架的支护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钟勇林尧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坤宇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