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413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采用两套独立混凝土搅拌、运输、系统,一套浇筑皮肤功能混凝土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一套浇筑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和横梁普通混凝土;上下游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一套泵送系统无法满足要求,上下游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各采用一套泵送系统和一套布料系统,另配备三套泵送和布料系统负责上下游塔柱和横梁普通混凝土的浇筑,其中上游布料系统可满足上游塔柱普通混凝土和部分横梁混凝土的浇筑,下游布料系统满足下游塔柱普通混凝土和部分横梁混凝土的浇筑,达到横梁塔柱同步浇筑全覆盖。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采用不同材质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施工时内外混凝土串料问题,工期大大缩短,功效提高。

The function of the skin and the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ower beam synchron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塔柱施工新方法,能够适用于两种不同材质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施工,增强塔梁整体性,缩短施工工期的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塔柱和横梁施工工艺传统施工工艺为先浇筑横梁位置的塔柱,搭设横梁支架,最后浇筑横梁混凝土。2)传统施工工艺的局限性传统塔柱和横梁均为各自单独施工,其混凝土龄期不同,对塔柱和横梁整体受力不利,同时塔柱施工完成后需等待横梁支架搭设和横梁混凝土浇筑,施工周期长,影响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解决塔柱和横梁混凝土龄期差问题,解决了塔柱采用两种不同材质混凝土同步浇筑时内外层混凝土串料问题,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采用两套独立混凝土搅拌、运输、系统,一套浇筑皮肤功能混凝土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一套浇筑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和横梁普通混凝土;上下游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一套泵送系统无法满足要求,上下游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各采用一套泵送系统和一套布料系统,另配备三套泵送和布料系统负责上下游塔柱和横梁普通混凝土的浇筑,其中上游布料系统可满足上游塔柱普通混凝土和部分横梁混凝土的浇筑,下游布料系统满足下游塔柱普通混凝土和部分横梁混凝土的浇筑,达到横梁塔柱同步浇筑全覆盖。作为优选方式,泵送系统包括下游1#拖泵、下游2#拖泵、下游1#汽车泵、上游2#汽车泵、上游3#拖泵;布料系统包括横梁中间布料杆、上游侧布料杆、下游侧布料杆、上游塔柱中央集料斗和下游塔柱中央集料斗。作为优选方式,上下游塔柱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和横梁中间位置普通混凝土同步浇筑,塔柱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浇筑和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浇筑交叉进行,始终保持内外层不同材质混凝土保持15~35cm的高差。作为优选方式,首先浇筑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至50cm后,停止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浇筑,改为浇筑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浇筑至30cm后,停止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浇筑,改为浇筑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上升30cm,之后再浇筑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上升30cm,依次交替上升30cm,始终保持内外层不同材质混凝土保持20cm的高差。作为优选方式,具体施工方法如下:下游1#拖泵、下游2#拖泵、上游3#拖泵同时送料,分别对应下游侧布料杆、横梁中间布料杆、上游侧布料杆同时布料,下游侧布料杆、上游侧布料杆分别浇筑上下游塔柱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横梁中间布料杆浇筑横梁普通混凝土;待塔柱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浇筑50cm后,停止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的浇筑;改为下游1#拖泵、下游1#汽车泵、上游2#汽车泵同时送料,分别对应下游塔柱中央集料斗、横梁中间布料杆、上游塔柱中央集料斗布料设备,浇筑的均为普通混凝土,下游2#拖泵、上游3#拖泵暂停送料;待上下游塔柱和横梁普通混凝土同步浇筑30cm后,再暂停下游1#汽车泵、上游2#汽车泵送料设备,改为下游1#拖泵、下游2#拖泵、上游3#拖泵送料,浇筑塔柱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上升30cm,依次交替上升,既确保塔梁大面积混凝土同步浇筑,缩短浇筑时间,提高功效,又能始终保证内外层不同材质混凝土始终保持20cm的高差,防止内侧普通混凝土串入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在塔柱内外侧混凝土交替浇筑的过程中,横梁普通混凝土一直在浇筑。作为优选方式,浇筑时按照30cm厚度进行分层浇筑,先浇筑并振捣30cm厚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再布置第二层30cm厚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和30cm厚普通混凝土,进行同步浇筑、同步振捣,始终保持两种混凝土以30cm高度差交替上升。作为优选方式,横梁中间布料杆、上游侧布料杆和下游侧布料杆均采用塔式布料杆,塔式布料杆包括塔身、平衡臂、主横杆和次横杆,平衡臂与塔身通过回转支承连接,平衡臂一端安装配重,另一端与主横杆连接,主横杆通过回转支座与次横杆连接。优选地,塔身下端安装支腿。作为优选方式,塔柱浇筑包括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浇筑和普通混凝土浇筑,塔柱的浇筑区域由内模和箍筋限定,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和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构成了内外两层的混凝土塔柱;在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区域预置两层主筋,两层主筋分别为内层主筋和外层主筋,在内层主筋上敷设一层钢丝网,钢丝网与外层主筋之间设置串筒,串筒通过导向钢筋固定;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浇筑和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浇筑交叉进行,始终保持内外层不同材质混凝土保持15~35cm的高差。作为优选方式,钢丝网的孔径根据两种不同混凝土配比中骨料和钢纤维粒径确定。作为优选方式,钢丝网孔径为6mm。作为优选方式,塔柱的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厚度为36cm,塔柱高度达237m;内层主筋和外层主筋的直径为32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型方法----“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克服了传统塔柱和横梁分别施工的弊端,实现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解决了由于塔柱和横梁分别施工的混凝土龄期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内外采用不同材质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施工时内外混凝土串料,影响外侧白色仟维混凝土的功能问题。使用该方法,塔柱和横梁混凝土龄期差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工期大大缩短,功效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现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结构示意图;图2为施工设备配备图;图3为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串筒结构示意图;图5为塔式布料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游1#拖泵,2—下游2#拖泵,3—下游1#汽车泵,4—上游2#汽车泵,5—上游3#拖泵,6—上游塔柱中央集料斗,7—上游侧布料杆,8—横梁中间布料杆,9—下游侧布料杆,10—下游塔柱中央集料斗,11-箍筋,12-主筋,13-导向钢筋,14-串筒,15-钢丝网,16-配重,17-平衡臂,18-塔身,19-支腿,20-回转支承,21-主横杆,22-回转支座,23-次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2、图3所示,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采用两套独立混凝土搅拌、运输、系统,一套浇筑皮肤功能混凝土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或采用白色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一套浇筑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和横梁普通混凝土;在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在塔柱外侧设置一层以白色水泥、玄武岩纤维和硅灰为主要掺和物的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或者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旨在增强塔柱的抗渗性和抗氯离子等功能,以提高塔柱的观赏性和耐久性。为实现两种不同材质混凝土塔柱同步施工,本方法采用两套独立的拌和、运输、泵送和布料系统,进行同步布料,同步振捣。皮肤功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均采用各自独立的拌和、运输、泵送和布料系统。上下游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一套泵送系统无法满足要求,上下游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各采用一套泵送系统和一套布料系统,另配备三套泵送和布料系统负责上下游塔柱和横梁普通混凝土的浇筑,其中上游布料系统可满足上游塔柱普通混凝土和部分横梁混凝土的浇筑,下游布料系统满足下游塔柱普通混凝土和部分横梁混凝土的浇筑,达到横梁塔柱同步浇筑全覆盖。优选地,泵送系统包括下游1#拖泵1、下游2#拖泵2、下游1#汽车泵3、上游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套独立混凝土搅拌、运输系统,一套浇筑皮肤功能混凝土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一套浇筑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和横梁普通混凝土;上下游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一套泵送系统无法满足要求,上下游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各采用一套泵送系统和一套布料系统,另配备三套泵送和布料系统负责上下游塔柱和横梁普通混凝土的浇筑,其中上游布料系统可满足上游塔柱普通混凝土和部分横梁混凝土的浇筑,下游布料系统满足下游塔柱普通混凝土和部分横梁混凝土的浇筑,达到横梁塔柱同步浇筑全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套独立混凝土搅拌、运输系统,一套浇筑皮肤功能混凝土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一套浇筑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和横梁普通混凝土;上下游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一套泵送系统无法满足要求,上下游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各采用一套泵送系统和一套布料系统,另配备三套泵送和布料系统负责上下游塔柱和横梁普通混凝土的浇筑,其中上游布料系统可满足上游塔柱普通混凝土和部分横梁混凝土的浇筑,下游布料系统满足下游塔柱普通混凝土和部分横梁混凝土的浇筑,达到横梁塔柱同步浇筑全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泵送系统包括下游1#拖泵、下游2#拖泵、下游1#汽车泵、上游2#汽车泵、上游3#拖泵;布料系统包括横梁中间布料杆、上游侧布料杆、下游侧布料杆、上游塔柱中央集料斗和下游塔柱中央集料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下游塔柱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和横梁中间位置普通混凝土同步浇筑,塔柱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浇筑和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浇筑交叉进行,始终保持内外层不同材质混凝土保持15~35cm的高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浇筑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至50cm后,停止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浇筑,改为浇筑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浇筑至30cm后,停止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浇筑,改为浇筑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上升30cm,之后再浇筑塔柱内侧普通混凝土上升30cm,依次交替上升30cm,始终保持内外层不同材质混凝土保持20cm的高差。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皮肤功能混凝土塔柱和横梁同步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方法如下:下游1#拖泵、下游2#拖泵、上游3#拖泵同时送料,分别对应下游侧布料杆、横梁中间布料杆、上游侧布料杆同时布料,下游侧布料杆、上游侧布料杆分别浇筑上下游塔柱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横梁中间布料杆浇筑横梁普通混凝土;待塔柱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浇筑50cm后,停止外侧皮肤功能混凝土层的浇筑;改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体达何文宗尚龙李向阳刘振峰章欣王国勋刘洋熊小一王晨付斌陈勇陈扶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