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其配方包括溶剂、偏苯三酸酯、硫醚酚、辛/丁基二苯胺和丁烷,溶剂为聚醚多元醇和PAG油的混合物,提高了偏苯三酸酯、硫醚酚、辛/丁基二苯胺的高温效果。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lubricant for the thimb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himble for high temperature lubricant, the formula of solvent, trimellitic acid ester, ether phenol, octyl / butyl two aniline and butane, solvent is a mixture of polyether polyol and PAG oil, improve the trimellitic acid ester, ether phenol, octyl / butyl two aniline high temperature effect fr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润滑
,特别涉及一种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
技术介绍
产品在模具注塑成型时,需要用到模具顶针将产品从模具顶出来,从而达到分离出注塑产品进而连续生产的目的。模具顶针在连续运行中会带来磨损,为了保护模具顶针需在顶针表层涂抹润滑脂,起到润滑、减少磨损的效果。同时因为注塑机温度较高、注塑产品精度要求高不能混入杂质,对润滑脂的高温性能、积碳等要求也比较高。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模具顶针润滑脂都是进口的全氟聚醚润滑脂,如道康宁摩力克HP-300全氟聚醚润滑脂。HP-300全氟聚醚润滑脂高低温性能优异、能承受高负荷、耐磨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好、塑胶相容性好、长寿命、不燃烧无残炭,性能完全可以满足甚至超出模具顶针的应用要求,它的不足就是价格太高,同时因为是进口产品,采购周期长容易造成生产停顿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能不能找出一款成本低的同时性能又能满足模具顶针应用要求的润滑脂来填补国内的空白成为市场上的迫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所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顶针用耐高温润滑组合物。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一种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其配方包括溶剂、偏苯三酸酯、硫醚酚、辛/丁基二苯胺和丁烷,重量份数分别为:溶剂28-40份;偏苯三酸酯20-30份;硫醚酚15-30份;辛/丁基二苯胺10-20份;丁烷5-15份。优选地,溶剂为聚醚多元醇和PAG油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地,聚醚多元醇和PAG油的体积比为5-8:1。进一步优选地,配方还包括12-20重量份的脂肪酸异丙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脂肪酸异丙酯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脂肪酸和异丙醇混合均匀,于420-550r/min转速搅拌28-35min,然后加入Fe2(SO4)3・9H2O为催化剂混合均匀,升温至70-78℃,保温30-35min,搅拌回流,冷却至室温,蒸馏后用70-90℃蒸馏水洗涤至pH至7,真空脱水得到脂肪酸异丙酯。进一步优选地,配方还包括20-30重量份的助剂复合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助剂复合物为硅铝酸盐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在钛酸正丁酯的催化酯交换过程中制得,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向水中加入硅铝酸盐粉末和钛酸正丁酯,充分分散后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细度小于5μm,并利用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再加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2min,静置10min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助剂复合物。所述的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其制备方法为:a、制备助剂复合物;b、制备脂肪酸异丙酯;c、将偏苯三酸酯、硫醚酚、辛/丁基二苯胺、脂肪酸异丙酯和助剂复合物进行混合均匀制得预混合物;d、最后将混合均匀的预混合物加入溶剂和丁烷,混合均匀,冷却装瓶,制得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1、溶剂为聚醚多元醇和PAG油的混合物,提高了偏苯三酸酯、硫醚酚、辛/丁基二苯胺的高温效果。2、本案专利技术人惊喜的发现,特殊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脂肪酸异丙酯,成为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成分的一种,可以有效增加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和金属表面的粘着性,并且提高了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对温度的适应性,使得本专利技术在-10℃到50℃之间防锈效果良好。3、本专利技术发现助剂复合物可以有效提高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4、本专利技术环保,组分不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造成对工作人员的伤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应局限于实施例的范围,任何不偏离本专利技术主旨的变化或改变能够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确定。一、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重量组分分别为:溶剂29重量份;偏苯三酸酯25重量份;硫醚酚16重量份;辛/丁基二苯胺15重量份;丁烷8重量份;脂肪酸异丙酯15重量份;助剂复合物28重量份。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的制备方法为:a、制备助剂复合物:向水中加入硅铝酸盐粉末和钛酸正丁酯,充分分散后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细度小于5μm,并利用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再加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2min,静置10min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助剂复合物;b、制备脂肪酸异丙酯:将脂肪酸和异丙醇按重量份数8-20:1混合均匀,于420-550r/min转速搅拌28-35min,然后加入脂肪酸和异丙醇总重量的0.5-2%Fe2(SO4)3・9H2O为催化剂混合均匀,升温至70-78℃,保温30-35min,搅拌回流,冷却至室温,蒸馏后用70-90℃蒸馏水洗涤至pH至7,真空脱水得到脂肪酸异丙酯;c、将偏苯三酸酯、硫醚酚、辛/丁基二苯胺、脂肪酸异丙酯和助剂复合物进行混合均匀制得预混合物;d、最后将混合均匀的预混合物加入溶剂和丁烷,混合均匀,冷却装瓶,制得实施例1的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实施例2一种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重量组分分别为:溶剂35重量份;偏苯三酸酯22重量份;硫醚酚18重量份;辛/丁基二苯胺16重量份;丁烷9重量份;脂肪酸异丙酯16重量份;助剂复合物28重量份。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的制备方法为:a、制备助剂复合物:向水中加入硅铝酸盐粉末和钛酸正丁酯,充分分散后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细度小于5μm,并利用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再加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2min,静置10min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助剂复合物;b、制备脂肪酸异丙酯:将脂肪酸和异丙醇重量份数比为15:1混合均匀,于420-550r/min转速搅拌28-35min,然后加入脂肪酸和异丙醇总重量的0.5-2%Fe2(SO4)3・9H2O为催化剂混合均匀,升温至70-78℃,保温30-35min,搅拌回流,冷却至室温,蒸馏后用70-90℃蒸馏水洗涤至pH至7,真空脱水得到脂肪酸异丙酯;c、将偏苯三酸酯、硫醚酚、辛/丁基二苯胺、脂肪酸异丙酯和助剂复合物进行混合均匀制得预混合物;d、最后将混合均匀的预混合物加入溶剂和丁烷,混合均匀,冷却装瓶,制得实施例2的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实施例3一种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重量组分分别为:溶剂36重量份;偏苯三酸酯22重量份;硫醚酚20重量份;辛/丁基二苯胺18重量份;丁烷6重量份;脂肪酸异丙酯18重量份;助剂复合物28重量份。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的制备方法为:a、制备助剂复合物:向水中加入硅铝酸盐粉末和钛酸正丁酯,充分分散后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细度小于5μm,并利用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再加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2min,静置10min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助剂复合物;b、制备脂肪酸异丙酯:将脂肪酸和异丙醇混合均匀,于420-550r/min转速搅拌28-35min,然后加入Fe2(SO4)3・9H2O为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括溶剂、偏苯三酸酯、硫醚酚、辛/丁基二苯胺和丁烷,重量份数分别为:溶剂 28‑40份;偏苯三酸酯 20‑30份;硫醚酚 15‑30份;辛/丁基二苯胺 10‑20份;丁烷 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括溶剂、偏苯三酸酯、硫醚酚、辛/丁基二苯胺和丁烷,重量份数分别为:溶剂28-40份;偏苯三酸酯20-30份;硫醚酚15-30份;辛/丁基二苯胺10-20份;丁烷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溶剂为聚醚多元醇和PAG油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其特征在于:聚醚多元醇和PAG油的体积比为5-8: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其特征在于:配方还包括12-20重量份的脂肪酸异丙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针用耐高温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异丙酯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脂肪酸和异丙醇混合均匀,于420-550r/min转速搅拌28-35min,然后加入Fe2(SO4)3・9H2O为催化剂混合均匀,升温至70-78℃,保温30-35min,搅拌回流,冷却至室温,蒸馏后用70-90℃蒸馏水洗涤至pH至7,真空脱水得到脂肪酸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虏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