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倒挡的二级变速主减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91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倒挡的二级变速主减总成,包括壳体、输入轴组件、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变速组件、第一拨叉组件、第二拨叉组件及差速器组件,其中输入轴组件包括具有锥齿轮的输入齿轮轴;第一传动轴组件包括第一花键轴、空套在第一花键轴上并同时与输入齿轮轴的锥齿轮常啮合的前进挡齿轮和倒挡齿轮、花键联接在第一花键轴上的第一双向结合齿和第二双向结合齿以及空套在第一花键轴上的第一齿轮;第二传动轴组件包括角齿轴及固定在角齿轴输入端的第二齿轮;变速组件包括第二花键轴以及花键连接在第二花键轴上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缩短了传动距离,减少了挠度,提高了传动效率;还可通过二级变速增大载荷。

A two stage variable speed master reducer with inverted ge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wo speed with reverse gear reducer assembly includes a housing, an input shaft assembly, a first drive shaft assembly, a second drive shaft assembly, transmission assembly, first fork assembly, second fork assembly and the differential assembly, wherein the input shaft assembly includes input gear shaft with cone gear; the first drive shaft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shaft, the empty set in the first splined shaft and a bevel gear and the input gear shaft constant mesh forward gear and reverse gear, the spline connection in the first two-way combination of a splined shaft of the gear and the second gear and a two-way combination of the first gear in the empty set the first splined shaft; second drive shaft assembly includes a gear shaft and a fixed angle in the corner of the input gear shaft second gear transmission assembly includes a third gear; second spline shaft and a spline connection in the spline shaft second And fourth gear. The utility model shortens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reduces the deflection and improves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can also increase the load through the two stage speed ch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倒挡的二级变速主减总成
本技术涉及车辆传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后置式车辆的带倒挡的二级变速主减总成。
技术介绍
主减速器是在传动系中起降低转速,增大转矩作用的主要部件,当发动机纵置时还具有改变转矩旋转方向的作用。由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一定的,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W=M*v(功率=扭矩*速度),当通过主减速器将传动速度降下来以后,能获得比较高的输出扭矩,从而得到较大的驱动力。现有的车辆传动系统一般还包括有分离式设置的离合器、变速箱、差速器等装置,对于微型汽车、摩托车等车辆而言,各传动装置分离式设置则会导致占用较大的空间,且传动距离远,以致传动轴挠度较大且传动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倒挡的二级变速主减总成,通过将多个传动装置集成式为一体,节约空间,并能缩短传动距离,减少挠度,提高传动效率;同时还可根据需要实现二级变速,降低输出转速,从而增加扭矩,增大载荷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倒挡的二级变速主减总成,包括壳体、输入轴组件、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变速组件、第一拨叉组件、第二拨叉组件及差速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的内腔以及与内腔相通的输入轴孔、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两个输出孔;所述输入轴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输入轴孔的输入齿轮轴,所述输入齿轮轴具有位于壳体内腔中的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内腔的第一花键轴、空套在第一花键轴上的前进挡齿轮和倒挡齿轮、花键联接在第一花键轴上的第一双向结合齿和第二双向结合齿以及空套在第一花键轴上的第一齿轮,其中所述前进挡齿轮和倒挡齿轮均位于第一花键轴的输入端并同时与输入齿轮轴的锥齿轮常啮合,且所述前进挡齿轮和倒挡齿轮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前进挡内离合齿和倒挡内离合齿,所述第一双向结合齿设于倒挡齿轮和前进挡齿轮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离合齿,所述第一双向结合齿的中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双向结合齿和第一齿轮均位于第一花键轴的输出端且第一齿轮位于第二双向结合齿靠近第一双向结合齿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靠近第二双向结合齿的一侧设有第一内离合齿,所述第二双向结合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外离合齿,且所述第二双向结合齿的中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内腔且与第一花键轴同轴设置的角齿轴以及固定在角齿轴输入端的第二齿轮,其中所述角齿轴的输入端靠近第一花键轴的输入端,所述角齿轴的输出端设有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靠近第一花键轴输出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内离合齿;所述变速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内腔的第二花键轴以及花键连接在第二花键轴上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其中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常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常啮合,且第一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三齿轮的齿数,第四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拨叉组件通过第一安装孔安装在壳体上,以用于拨动第一双向结合齿与前进挡齿轮或倒挡齿轮相啮合,进而实现前进或后退的换挡功能;所述第二拨叉组件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在壳体上,以用于拨动第二双向结合齿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相啮合,进而实现通过变速组件减速的换挡功能;所述差速器组件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的内腔并位于两个输出孔处,且其输入端与第二传动轴组件的输出端锥齿轮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通过螺栓结构依次连接的尾盖、箱盖、箱体和连接座以及连接在箱盖上的输入轴端盖,所述壳体的内腔包括由尾盖、箱盖和输入轴端盖包围形成的第一内腔、由箱盖和箱体包围形成的第二内腔以及由箱体和连接座包围形成的第三内腔,其中所述输入轴孔设于输入轴端盖上,第一安装孔设于箱盖上,第二安装孔设于箱体上,两个输出孔设于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花键轴的输入端设于第一内腔,第一花键轴的输出端、角齿轴的输入端和变速组件设于第二内腔,角齿轴的输出端差速器组件设于第三内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叉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安装孔内的排挡轴、与排挡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拨叉以及安装在壳体外壁并封闭在第一安装孔处的拨叉盖板,其中所述排挡轴与第一花键轴相垂直且其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第一拨叉的末端延伸至第一双向结合齿的第一滑槽内,以实现排挡轴转动时带动第一拨叉转动进而拨动第一双向结合齿。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通的销孔以及安装在销孔内的拨叉自锁结构,所述第一拨叉上设有两个锁定槽,所述拨叉自锁结构包括通过压缩弹簧安装在销孔内的锁定销,所述锁定销的前端具有与锁定槽相匹配的楔形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拨叉组件包括安装在壳体内腔的拨叉轴、可活动地套在拨叉轴上的第二拨叉、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外部的排挡支架以及设置于排挡支架上的拨叉控件,所述第二拨叉末端延伸至第二双向结合齿的第二滑槽中,所述拨叉控件与第二拨叉连接以用于控制第二拨叉沿拨叉轴滑动。进一步地,所述拨叉控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排挡支架上的转动臂以及与转动臂固定连接的转动轴,所述排挡支架上设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转孔,所述转动轴包括与转孔相匹配的转轴和连接在转轴一端的拨片,所述第二拨叉远离第二滑槽的一端设有柱状的拨叉柄,所述拨片上设有与拨叉柄相匹配的长圆活动孔,所述转动轴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转孔中,所述第二拨叉的拨叉柄位于拨片的长圆活动孔中,所述转轴远离拨片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并通过轴销与转动臂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臂上还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可活动连接在转动臂和排挡支架之间的两条支撑臂以及套在支撑臂上的支撑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内腔的内转体和齿盘、固定在内转体内部空腔的行星轴、套在行星轴上的两个行星齿轮以及安装在壳体内腔的两个半轴齿轮,其中所述齿盘与行星轴、内转体固定连接,所述齿盘与角齿轴输出端的锥齿轮啮合,所述两个半轴齿轮分别与行星齿轮相啮合,且所述两个半轴齿轮内部均设有带花键的输出轴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多个传动装置集成式为一体,节约了空间,并适用于发动机后置式车辆,进而缩短了传动距离,减少了挠度,提高了传动效率;同时还可根据需要实现二级变速,降低输出转速,从而增加扭矩,增大载荷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第二拨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传动轴与第二拨叉的控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带倒挡的二级变速主减总成,包括壳体、输入轴组件、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变速组件、第一拨叉组件、第二拨叉组件及差速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的内腔以及与内腔相通的输入轴孔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和两个输出孔14,所述壳体包括通过螺栓结构依次连接的尾盖101、箱盖102、箱体103和连接座104以及连接在箱盖102上的输入轴端盖105,所述壳体的内腔包括由尾盖、箱盖和输入轴端盖包围形成的第一内腔106、由箱盖102和箱体103包围形成的第二内腔107以及由箱体103和连接座104包围形成的第三内腔108,其中所述输入轴孔11设于输入轴端盖105上,第一安装孔12设于箱盖102上,第二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倒挡的二级变速主减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倒挡的二级变速主减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输入轴组件、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变速组件、第一拨叉组件、第二拨叉组件及差速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的内腔以及与内腔相通的输入轴孔、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两个输出孔;所述输入轴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输入轴孔的输入齿轮轴,所述输入齿轮轴具有位于壳体内腔中的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内腔的第一花键轴、空套在第一花键轴上的前进挡齿轮和倒挡齿轮、花键联接在第一花键轴上的第一双向结合齿和第二双向结合齿以及空套在第一花键轴上的第一齿轮,其中所述前进挡齿轮和倒挡齿轮均位于第一花键轴的输入端并同时与输入齿轮轴的锥齿轮常啮合,且所述前进挡齿轮和倒挡齿轮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前进挡内离合齿和倒挡内离合齿,所述第一双向结合齿设于倒挡齿轮和前进挡齿轮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离合齿,所述第一双向结合齿的中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双向结合齿和第一齿轮均位于第一花键轴的输出端且第一齿轮位于第二双向结合齿靠近第一双向结合齿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靠近第二双向结合齿的一侧设有第一内离合齿,所述第二双向结合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外离合齿,且所述第二双向结合齿的中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内腔且与第一花键轴同轴设置的角齿轴以及固定在角齿轴输入端的第二齿轮,其中所述角齿轴的输入端靠近第一花键轴的输入端,所述角齿轴的输出端设有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靠近第一花键轴输出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内离合齿;所述变速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内腔的第二花键轴以及花键连接在第二花键轴上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其中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常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常啮合,且第一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三齿轮的齿数,第四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拨叉组件通过第一安装孔安装在壳体上,以用于拨动第一双向结合齿与前进挡齿轮或倒挡齿轮相啮合,进而实现前进或后退的换挡功能;所述第二拨叉组件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在壳体上,以用于拨动第二双向结合齿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相啮合,进而实现通过变速组件减速的换挡功能;所述差速器组件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的内腔并位于两个输出孔处,且其输入端与第二传动轴组件的输出端锥齿轮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倒挡的二级变速主减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输入轴组件、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变速组件、第一拨叉组件、第二拨叉组件及差速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的内腔以及与内腔相通的输入轴孔、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两个输出孔;所述输入轴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输入轴孔的输入齿轮轴,所述输入齿轮轴具有位于壳体内腔中的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内腔的第一花键轴、空套在第一花键轴上的前进挡齿轮和倒挡齿轮、花键联接在第一花键轴上的第一双向结合齿和第二双向结合齿以及空套在第一花键轴上的第一齿轮,其中所述前进挡齿轮和倒挡齿轮均位于第一花键轴的输入端并同时与输入齿轮轴的锥齿轮常啮合,且所述前进挡齿轮和倒挡齿轮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前进挡内离合齿和倒挡内离合齿,所述第一双向结合齿设于倒挡齿轮和前进挡齿轮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离合齿,所述第一双向结合齿的中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双向结合齿和第一齿轮均位于第一花键轴的输出端且第一齿轮位于第二双向结合齿靠近第一双向结合齿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靠近第二双向结合齿的一侧设有第一内离合齿,所述第二双向结合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外离合齿,且所述第二双向结合齿的中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内腔且与第一花键轴同轴设置的角齿轴以及固定在角齿轴输入端的第二齿轮,其中所述角齿轴的输入端靠近第一花键轴的输入端,所述角齿轴的输出端设有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靠近第一花键轴输出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内离合齿;所述变速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内腔的第二花键轴以及花键连接在第二花键轴上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其中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常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常啮合,且第一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三齿轮的齿数,第四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拨叉组件通过第一安装孔安装在壳体上,以用于拨动第一双向结合齿与前进挡齿轮或倒挡齿轮相啮合,进而实现前进或后退的换挡功能;所述第二拨叉组件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在壳体上,以用于拨动第二双向结合齿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相啮合,进而实现通过变速组件减速的换挡功能;所述差速器组件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的内腔并位于两个输出孔处,且其输入端与第二传动轴组件的输出端锥齿轮常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倒挡的二级变速主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通过螺栓结构依次连接的尾盖、箱盖、箱体和连接座以及连接在箱盖上的输入轴端盖,所述壳体的内腔包括由尾盖、箱盖和输入轴端盖包围形成的第一内腔、由箱盖和箱体包围形成的第二内腔以及由箱体和连接座包围形成的第三内腔,其中所述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学兵金少华徐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先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