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85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包括围着围岩打入的入岩钢筋,入岩钢筋非入岩段端部设置有弯钩,入岩钢筋在非入岩段横向设置有一横筋,每根入岩钢筋与横筋相交位置处均设置有1根立筋,还包括位置于混凝土层外侧的模板结构;在模板结构与围岩构成的空间内,以入岩钢筋、横筋、立筋构成的钢筋网片为骨架填充入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隧道开挖完成后进行一体性支护,极大的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A tunnel excavation suppor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unn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tunnel excavation supporting structure. Enter into the rock around the surrounding rock including steel reinforced rock into the rock into the non en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into the rock into the rock section of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in the non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verse rib, each into the rock reinforcement and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at the intersecting positions are provided with 1 vertical bars, also includes a die plate structure in position the outside of the concrete layer; in the template structure and surrounding space, with steel mesh into the rock reinforcement, transverse bars and vertical ribs formed by filling in the concrete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s used for supporting on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unnel,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到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目前地下隧道交通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在隧道建设过程中,隧道支护最为重要,隧道支护对隧道的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隧道支护多为简单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分段进行,这样对于地质较差的地段,初期支护极易产生变形、开裂,在没有进行二次衬砌时候有可能就会导致围岩沉降,渗水较大,严重的还会导致岩体坍塌,并且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分段施工时,其连接处会不密实,造成支护结构整体不稳定,威胁隧道内部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解决现有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分段进行所产生的连接不密实,以及结构安全性差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包括围着围岩打入的入岩钢筋,入岩钢筋非入岩段端部设置有弯钩,入岩钢筋沿隧道方向多根为一组,组与组之间竖向设置成一列,每组入岩钢筋在非入岩段横向设置有一横筋,每根入岩钢筋与横筋相交位置处均设置有1根立筋,还包括位置于混凝土层外侧的模板结构,模板结构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着围岩(2)打入的入岩钢筋(1),入岩钢筋(1)非入岩段端部设置有弯钩,入岩钢筋(1)沿隧道方向多根为一组,组与组之间竖向设置成一列,每组入岩钢筋(1)在非入岩段横向设置有一横筋(4),每根入岩钢筋(1)与横筋(4)相交位置处均设置有1根立筋(3),还包括位置于混凝土层外侧的模板结构,模板结构包括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第三模板(8),第三模板(8)设置在隧道拱顶底部,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三模板(8)的两侧,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的底端固定设置在隧道底面上;在模板结构与围岩(2)构成的空间内,以入岩钢筋(1)、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着围岩(2)打入的入岩钢筋(1),入岩钢筋(1)非入岩段端部设置有弯钩,入岩钢筋(1)沿隧道方向多根为一组,组与组之间竖向设置成一列,每组入岩钢筋(1)在非入岩段横向设置有一横筋(4),每根入岩钢筋(1)与横筋(4)相交位置处均设置有1根立筋(3),还包括位置于混凝土层外侧的模板结构,模板结构包括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第三模板(8),第三模板(8)设置在隧道拱顶底部,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三模板(8)的两侧,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的底端固定设置在隧道底面上;在模板结构与围岩(2)构成的空间内,以入岩钢筋(1)、横筋(4)、立筋(3)构成的钢筋网片为骨架填充入混凝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围着围着围岩(2)设置有一层防水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入岩钢筋(1)非入岩段端部设置的弯钩长度为10d,d为入岩钢筋(1)的直径,入岩钢筋(1)横向5根为一组,每根间距为1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海平贺登华练松涛马正斌胡伶勇郭万福李会彬邢世孝刘根英黄未来尹国剑包统业孙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