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0063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开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超前地质预报是在施工前通过地质勘察、历史资料分析、周边环境走访调查等前期工作初步锁定浅埋杂填土区域范围和规模,开挖至临近浅埋杂填土区域范围时采用瞬变电磁、超前钻探等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对浅埋杂填土区域规模进行详细探测,全方位掌握浅埋杂填土区域工程地质情况,为制定浅埋杂填土区域开挖措施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开挖,特别涉及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重庆轨道交通穿越山岭,部分区间隧道结构由于线路长,隧道埋设深度深浅不一,地质条件复杂,一般采用矿山法施工。该地区矿山法隧道穿越山岭不仅围岩种类和级别多,而且存在超浅埋杂填土区域。超浅埋杂填土区域具有土体松散、成分复杂、自稳能力差等特点,矿山法隧道穿越超浅埋杂填土区域容易发生地表沉降过大、坍塌、冒顶或严重漏水等问题,施工安全风险高。因此,探究矿山法隧道穿越超浅埋杂填土区域施工工艺既要确保工程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又要满足建设工程质量标准高、稳定性好的要求,确保线路运营安全。通过不断地探索、推演及大量的现场试验,总结形成的《轨道交通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工法》有效解决了矿山法穿越超浅埋杂填土区域的施工安全质量问题,以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建设投资,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2、本专利技术超前地质预报是在施工前通过地质勘察、历史资料分析、周边环境走访调查等前期工作初步锁定浅埋杂填土区域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精细化识别包括:瞬变电磁法预报深度80 m、前后搭接10 m,超前水平钻探钻孔深度35 m、前后搭接8 m,且两种手段的数据经BIM平台融合,生成杂填土厚度-强度-渗透系数三维云图,分辨率≤1 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b)的放坡明挖卸载采用分层逆作法,每层填土开挖厚度≤2 m、岩层≤3m,且每层台阶宽度≥3 m,基底预留...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精细化识别包括:瞬变电磁法预报深度80 m、前后搭接10 m,超前水平钻探钻孔深度35 m、前后搭接8 m,且两种手段的数据经bim平台融合,生成杂填土厚度-强度-渗透系数三维云图,分辨率≤1 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b)的放坡明挖卸载采用分层逆作法,每层填土开挖厚度≤2 m、岩层≤3m,且每层台阶宽度≥3 m,基底预留0.3 m人工清底,承载力不足时采用水泥土换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型钢混凝土拱形盖板采用双层双向φ22主筋@150 mm、φ12分布筋@200mm,保护层40 mm,并以混凝土垫块梅花形布置@1 m×1 m确保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土暗挖隧道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i20b工字钢拱架节段长度2 m,相邻节段间采用10 mm厚q235连接板+m24高强螺栓连接,螺栓扭矩不低于300 n·m,拱脚设置φ25锁脚锚杆,入射角3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超浅埋杂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谱孙君孙建国张敏锋何育林芮胜利高小雷邓强王春磊高新行成龙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