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赤川安正专利>正文

植入物固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78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植入物固定组件,其包括由羟磷灰石陶瓷制成的管或柱,其至少一部分是主要由羟磷灰石组成、通过搅拌起泡形成的多孔陶瓷物,其中许多近球形孔互相接触,具有在接触区域开口的三维相通的孔结构,且平均孔隙率为65%至85%。固定植入物的方法,其包括将植入物插入牙槽骨或颌骨的植入物插入部位的步骤,所述植入物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与羟磷灰石陶瓷融合。得到了用于固定植入物的方法、植入物固定组件和植入复合物,以便在牙科学或口腔外科的植入治疗中通过弥合或再生牙槽骨或颌骨而加固植入物的插入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植入物的方法、植入物固定组件和植入复合物。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植入物的方法、植入物固定组件和植入复合物,以便在牙科学或口腔外科的植入治疗中通过弥合或再生牙槽骨或颌骨而加固植入物的插入部位。
技术介绍
传统上,对失齿部位、无牙部位,通常应用人造假牙或齿桥作为治疗方法。然而,最近几年,植入治疗作为新的牙科治疗方法已被开发并引起注意。这种植入治疗将金属插入牙槽骨或颌骨中作为人造牙根,然后以该金属作为底座将与自然牙相似的人造牙安置于其上。与人造假牙相比,植入牙具有优异的稳固性,且具有足够的咬力。再者,植入牙不同于齿桥,其无需将负载转嫁给其他牙齿,或切削邻近的正常牙齿以支撑其自身,而且还具有无异常外观和能够如人的固有牙一样咬动的优势。然而,对于植入治疗,必需保持足够的牙槽骨或颌骨,以便充分地支撑植入牙。牙槽骨是依赖于牙齿的器官。也就是说,在没有牙齿的部位不存在牙槽骨,其也不会在原本无牙的情形下形成。再者,拔牙后不加处理可使牙槽骨对刺激无感觉、被吸收并变薄。此外,由于牙齿周围严重的疾病或意外情况等,导致牙槽骨和颌骨可被吸收在周围组织中或可被破坏。据此,在如牙槽骨或颌骨数量不足或状况不佳的情况下,难以插入植入牙。因此,为了在颚牙槽骨稀薄的情形下插入植入物,在进行植入治疗前,例如,借助被称为牙槽提升术或颌窦提升术的方法,实施增加牙槽骨厚度的操作。再者,对下颌骨而言,广为所知的是或者是通过用羟磷灰石等的颗粒填充以弥合稀薄骨的专利技术,或者是将自体骨移植入缺乏骨部位的操作。顺便提及,羟磷灰石是一种磷酸钙,以化学式表示,它是组成骨的主要成分,具有与自体骨的适应性等,且还具有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吸收而固定入体内器官的特性。此外,羟磷灰石陶瓷广泛用作人造骨的适宜材料,这通常是出于其优异的强度特性和对身体无害的优势。美国专利6,340,648 B1公开了在羟磷灰石陶瓷中优选一种多孔陶瓷烧结体,其包括基本上遍及烧结体的互相连通的球形孔,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因为成骨细胞和相关细胞易于侵入大多数的孔中,从而充分地向细胞提供营养。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6(1994)-197947提出了植入物等,其是通过在金属基底表面涂覆主要由透辉石组成的结晶玻璃陶瓷包衣而形成。所提出的植入物在与活体的亲和性和机械强度方面的评价极高。再有,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1-245903提出了具有牙根的颌骨假体材料,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不仅具有假体骨的性能,且具有容易促进牙齿再生的性能。然而,即便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6(1994)-197947所述的自身具有金属基底的植入物,仍被由结晶玻璃组成的陶瓷包衣层覆盖。如上所述,由于陶瓷是人工制品,另外,因为是结晶玻璃陶瓷,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发挥骨的作用,以致施于患者的负担可能很重。再者,提供适合于患者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1-245903所述的具有牙根的颌骨假体材料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它具有预先将植入物插入致密的磷灰石并同时与人造颌骨整合的结构。据此,理想的是将植入物直接插入自体骨中,以便稳固地支撑植入物并获得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对于植入物的插入部位而言,急需一种实用且对患者友好的技术,用以形成数量和状况足以加强骨组织的牙槽骨或颌骨。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前述的技术问题。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固定植入物的方法、植入物固定组件和植入复合物,以便在牙科学或口腔外科的植入物治疗中通过弥合或再造牙槽骨或颌骨而加固植入物的插入部位。本专利技术提供固定植入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主要由羟磷灰石组成的陶瓷多孔物插入牙槽骨或颌骨的植入物插入部位,以加固自体骨,然后将植入物插入自体骨中。根据该方法,可促进牙槽骨或颌骨的弥合或再生等,且加强骨组织,骨组织强度可迅速增加至稳固地支撑植入牙的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固定植入物的方法,其包括将植入物插入牙槽骨或颌骨的植入物插入部位的步骤,所述植入物的外周部分或全部与含有至少一部分多孔物的羟磷灰石陶瓷融合。在该方式中,通过在与插入植入物同时进行的引导骨再生(GBR)方法等中联合使用羟磷灰石陶瓷,可进一步促进骨的再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插入牙槽骨或颌骨的植入物固定组件,其包括羟磷灰石陶瓷制成的管或柱,其至少一部分是主要由羟磷灰石组成、通过搅动起泡形成的多孔陶瓷物,其中许多近球形孔互相接触,具有在接触区域开口的三维相通的孔结构,且平均孔隙率为65%至85%。使用多孔陶瓷物作为植入物的固定组件可促进植入物插入部位骨的再生,因为细胞在短时间内侵入孔中并在孔中粘附,并迅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骨组织,其强度可支撑插入管内的植入物。作为一项优选的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插入牙槽骨或颌骨内的植入物固定组件,其包括由羟磷灰石陶瓷制成的管和柱,其中由羟磷灰石陶瓷制成的柱以其外表面被管包绕至少70%的方式置于管内,其中管和柱均至少有一部分是主要由羟磷灰石组成、通过搅动起泡形成的多孔陶瓷物,其中许多近球形孔互相接触,具有在接触区域开口的三维相通的孔结构,且平均孔隙率为65%至85%,且其中柱的平均孔隙率大于管的平均孔隙率。以前述的多孔陶瓷物填充由羟磷灰石陶瓷制成的柱部分,较空置状态,更易于保留骨形成细胞,且能够极大地促进骨的再生。在主要由羟磷灰石陶瓷组成的管或柱中,优选引入间质干细胞、骨髓细胞或成骨细胞。因为羟磷灰石陶瓷多孔物允许大量细胞侵入其中,所以引入能够促进骨在植入物插入部位周围再生的细胞,可迅速成骨、提高骨强度,且还可促进植入物及其固定组件间的骨性联结。此外,优选将富血小板血浆(PRP)引入主要由羟磷灰石陶瓷组成的管或柱中,以便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齿龈的愈合。另外,优选将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骨形态生成蛋白(B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或釉基质衍生物(EMDOGAIN)等引入其中。植入物固定组件的垂直于其轴向的横截面积是植入物的垂直于其轴向的横截面积的1.5倍至50倍。通过应用上述尺寸,即便是小的植入物固定组件也能紧固地固定植入物。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植入复合物,其包括插入以上植入物固定组件的管或柱内的植入物。在将植入牙插入骨前,植入牙和其固定组件之间的早期融合可避免口腔手术,进一步简化、减少并总合医学治疗,因为它使可稳固地支撑植入牙的自体骨再生。更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植入复合物,其包括由羟磷灰石陶瓷组成的、在植入物顶部附近形成的伞状物。对于以上植入复合物,同样如前述使植入牙和其固定组件融合,以简化、减少并总合医学治疗。以上植入复合物具有有效的构形,特别是当在骨高度不足的位置插入较长的植入物时。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小的固定组件可将植入物牢牢固定。附图简介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性透视图,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植入物固定组件的一个实施方案。图2为示意性透视图,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复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图3为示意性透视图,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复合物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图4为示意性透视图,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复合物的再一个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最优选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将在下文中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固定植入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要由羟磷灰石组成的多孔陶瓷物插入牙槽骨或颌骨的植入物插入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固定植入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要由羟磷灰石组成的多孔陶瓷物插入牙槽骨或颌骨的植入物插入位置;加固自体骨;和然后将植入物插入自体骨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川安正久保隆靖土井一矢
申请(专利权)人:赤川安正科发伦材料株式会社MMT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