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098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挡装置,以提高对换挡体在第一方向上的换挡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精度。在换挡杆装置(10)中,在沿前后方向对杆(28)实施转动操作时,杆(28)使操作部件(42)移动,并且,在沿左右方向对杆(28)实施转动操作时,杆(28)使选挡杆(32)转动,选挡杆(32)使操作部件(42)移动。进而,检测出操作部件(42)的位置,从而检测出杆(28)的换挡位置。因此,在沿前后方向对杆(28)实施转动操作时,杆(28)不经由选挡杆(32)就使操作部件(42)移动,由此能够提高对杆(28)的在前后方向上的换挡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精度。

Shift gea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hifting device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precision of the shift position of the shift gear in the first direction. In the shift lever device (10), when the rotation operation is performed on the rod (28) along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the lever (28) moves the operative part (42), and when the rotation operation is performed on the rod (28) in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the rod (28) rotates the selector lever (32), and the selector lever (32) moves the operative part (42). Further, the position of the operation part (42) is detected, and the shift position of the rod (28) is detected. Therefore, when carrying out rotation operation on the rod (28) along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 the lever (28) moves the operative part (42) without selecting the stop bar (32), thereby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shift position of the rod (28) in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挡体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来改变换挡体的换挡位置的换挡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换挡杆装置中,当换挡杆在前后方向转动时,换挡杆和保持器使连杆转动,并且在换挡杆在左右方向转动时,换挡杆相对于保持器转动,使连杆转动。进而,在换挡杆的下侧配置有检测机构,连杆转动使检测机构动作,由此检测机构检测换挡杆的换挡位置。这里,在该换挡杆装置中,换挡杆在前后方向转动时,换挡杆经由连杆使检测机构动作。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936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上述事实,目的在于获得能够提高对换挡体的在第一方向上的换挡位置进行检测的精度的换挡装置。技术方案1所述的换挡装置具备:换挡体,其被在一端侧处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实施移动操作,改变换挡位置;移动体,所述换挡体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则所述移动体移动;以及检测单元,其配置于所述换挡体的另一端侧,在所述换挡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所述换挡体使该检测单元动作,检测所述换挡体的换挡位置,并且,在所述换挡体在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移动体使该检测单元动作,检测所述换挡体的换挡位置。技术方案2所述的换挡装置,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量相对于所述换挡体向第二方向的移动量被放大。技术方案3所述的换挡装置,在技术方案1或者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具备:移动部,该移动部设置于所述移动体,所述移动部移动,则所述移动体移动;和转动部,该转动部设置于所述换挡体,并与所述移动部连接,在所述换挡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时,所述转动部一边向接近所述移动部的一侧倾动一边向远离所述移动部的一侧转动,并且,在所述换挡体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时,所述转动部一边向远离所述移动部的一侧倾动一边向接近所述移动部的一侧转动。技术方案4所述的换挡装置,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具备对所述移动体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技术方案5所述的换挡装置,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移动体能够在因所述换挡体产生移动的移动范围以外的移动位置安装于所述引导部。技术方案6所述的换挡装置,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具备停止部,所述换挡体能够在所述停止部使所述移动体停止于停止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移动体连接。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换挡装置中,换挡体被在一端侧处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实施移动操作,改变换挡体的换挡位置。另外,换挡体在第二方向移动,则移动体移动。并且,在换挡体的另一端侧配置有检测单元,在换挡体在第一方向移动时,换挡体使检测单元动作,检测换挡体的换挡位置,并且在换挡体在第二方向移动时,移动体使检测单元动作,检测换挡体的换挡位置。这里,如上所述,在换挡体在第一方向移动时,换挡体使检测单元动作。因此,换挡体不经由移动体就使检测单元动作,因此能够提高对换挡体的在第一方向上的换挡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精度。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换挡装置中,移动体的移动量相对于换挡体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量放大。因此,在换挡体在第二方向移动时,能够放大检测单元因移动体而产生的动作量,提高对换挡体的在第二方向上的换挡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精度。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换挡装置中,移动体的移动部移动,则移动体移动。这里,换挡体的转动部与移动部连接,在换挡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时,转动部一边向接近移动部的一侧倾动一边向远离移动部的一侧转动,并且,在换挡体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时,转动部一边向远离移动部的一侧倾动一边向接近移动部的一侧转动。因此,在换挡体在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抑制转动部使移动部移动继而移动体移动这种情况出现。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换挡装置中,引导部对移动体的移动进行引导。因此,能够提高移动体因换挡体的移动而产生移动的在移动位置上的精度。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换挡装置中,移动体能够在因换挡体而产生的移动范围以外的移动位置安装于引导部。因此,能够将移动体安装于引导部。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换挡装置中,换挡体能够在停止部使移动体停止于停止位置的状态下与移动体连接。因此,能够使换挡体与移动体容易地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杆装置的从左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杆装置的从左斜后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杆装置的从左方观察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杆装置的从下方观察的仰视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杆装置的传感器单元等的从上方观察的剖视图。图6中的(A)~(C)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杆装置的选挡杆等的从前方观察的剖视图(图3的6-6线剖视图),如6中的(A)示出将选挡杆组装于板件的状况,图6中的(B)示出连接选挡杆与杆的状况,图6中的(C)示出连接选挡杆与杆的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0…换挡杆装置(换挡装置);12C…停止面(停止部);16…引导板(引导部);28…杆(换挡体);32…选挡杆(移动体);38…连接突起(移动部);40…传感器单元(检测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从左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为换挡装置的换挡杆装置10,图2以从左斜后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示出了换挡杆装置10。此外,在附图中,以箭头FR表示换挡杆装置10的前方,以箭头RH表示换挡杆装置10的右方,以箭头UP表示换挡杆装置10的上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杆装置10为地板式,设置于车辆(汽车)的车厢的地板部(车体侧)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换挡杆装置10的前方、左方以及上方分别朝向车辆的前方、左方以及上方。如图1和图2所示,在换挡杆装置10,设置有作为设置体的树脂制的呈大致筒状的板件12(壳体),板件12设置(固定)于车厢的地板部。在板件12的后侧的靠上侧的部分设置有作为第一设置部的呈大致矩形筒状的上板件12A,上板件12A内部向上侧敞开。在板件12的下侧部分设置有作为第二设置部的呈大致矩形筒状的下板件12B,下板件12B内部向下侧敞开。下板件12B内的前侧部分的上侧封闭,下板件12B内的后侧部分的上侧与上板件12A内连通。在上板件12A的前壁的中央部形成有作为组装部的呈带底筒状的支承筒14(参见图6中的(C)),支承筒14内部以其轴向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并且向后方敞开。在上板件12A的前壁内侧,在支承筒14的上侧,形成有截面为大致倒U字形框状的加强框14A(参见图6中的(C)),加强框14A的下端与支承筒14一体化,加强框14A加强支承筒14。在上板件12A的左壁和右壁,在上板件12A的前壁的后侧附近,一体设置有作为引导部的呈纵长板状的引导板16(参见图6中的(C)),引导板16沿上下方向延伸,并配置为与前后方向垂直。左侧的引导板16的下侧部分的顶端(右端)和右侧的引导板16的整个上下方向上的顶端(左端)与上下方向平行延伸,左侧的引导板16的上侧部分的顶端(右端)呈与支承筒14内部同轴的圆弧状延伸,随着趋向上方而向朝向右方的方向弯曲为凹状。在左侧的引导板16的顶端侧(右侧)的靠下侧的角落部,贯通形成有作为通过部的呈梯形状的通过孔18,通过孔18向右侧和下侧敞开。在上板件12A的前侧的靠左侧的角落部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挡装置,其中,具备:换挡体,其被在一端侧处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实施移动操作,改变换挡位置;移动体,所述换挡体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则所述移动体移动;以及检测单元,其配置于所述换挡体的另一端侧,在所述换挡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所述换挡体使该检测单元动作,检测所述换挡体的换挡位置,并且,在所述换挡体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所述移动体使该检测单元动作,检测所述换挡体的换挡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28 JP 2016-1483811.一种换挡装置,其中,具备:换挡体,其被在一端侧处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实施移动操作,改变换挡位置;移动体,所述换挡体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则所述移动体移动;以及检测单元,其配置于所述换挡体的另一端侧,在所述换挡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所述换挡体使该检测单元动作,检测所述换挡体的换挡位置,并且,在所述换挡体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所述移动体使该检测单元动作,检测所述换挡体的换挡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挡装置,其中,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量相对于所述换挡体向第二方向的移动量被放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换挡装置,其中,具备:移动部,其设置于所述移动体,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羽刚裕仲野洋平朝比奈直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