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毛羽低扭矩纺纱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纺纱方法,特别是一种低毛羽低扭矩纺纱方法。
技术介绍
成纱的毛羽主要形成于细纱工序,毛羽量的大小对后续加工的生产效率和织物布面外观有直接影响。纱线表面毛羽过多,不仅会造成织物布面纹路不清、染色不匀等问题,而且还易堵塞导纱与编织机件的孔眼和缝隙,影响编织过程。因此,进一步采取相应的减毛羽措施十分必要。为了降低环锭纱线毛羽,已发展出多种方法。市场上现已广泛采用紧密纺技术,通过减少纺纱三角区,使得单纱3mm以上的毛羽大幅度减少。但这种方法设备投资大,机构复杂,改造困难。目前在环锭纺纱机上添加毛羽消除装置来减少纱线毛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旋转气流缠绕的方法。即在前罗拉与导纱钩之间安装气流喷射装置,利用旋转气流使纱线毛羽缠绕在纱线表面,如专利号41481779,公开日期为1979年4月10日的美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纱线处理的方法和装置(Methodandapparatusyarntreatment)》;专利号5263311,公开日期为1989年8月22日的美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改善短纤纱性能的方法和装置(Methoda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毛羽低扭矩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纺纱准备过程中的开松和梳理工序中在纤维上施加含有磁性粒子的助剂,粗纱须条进入细纱牵伸机构前,使先经过第一旋转磁场装置进行预加捻,使纤维在帖服状态进入细纱牵伸加捻机构进行牵伸加捻形成细纱;形成的细纱从输出罗拉输出后再进入与细纱捻向反向旋转的第二旋转磁场装置进行解捻,使纱线的外层纤维具有一个与纱线捻向相反的捻向,最终得到低毛羽低扭矩纱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毛羽低扭矩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纺纱准备过程中的开松和梳理工序中在纤维上施加含有磁性粒子的助剂,粗纱须条进入细纱牵伸机构前,使先经过第一旋转磁场装置进行预加捻,使纤维在帖服状态进入细纱牵伸加捻机构进行牵伸加捻形成细纱;形成的细纱从输出罗拉输出后再进入与细纱捻向反向旋转的第二旋转磁场装置进行解捻,使纱线的外层纤维具有一个与纱线捻向相反的捻向,最终得到低毛羽低扭矩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毛羽低扭矩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守敬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