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构筑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0796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构筑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按照化学通式[Ag3(abtz)3(CF3SO3)3]所示的摩尔比例称取AgCF3SO3和配体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混合均匀后,在150—180摄氏度下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20—25摄氏度后得到无色透明晶体,即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合物,该配合物表现出针对多种染料的吸附性能,具有应用潜能。

4 (1H 1,2,4 three triazole 1 methyl aniline) to build three trifluoroacetic acid Ag (I) complexes and synthesis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构筑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和金属有机化学
,涉及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构筑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的合成,更具体的说是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构筑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染料分子刚果红吸附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配位化学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compounds,简称配合物)。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年轻学者Werner提出了现在常称之为维尔纳配位理论的学说创立配位化学以来,它始终处于无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配位化合物是指独立存在的稳定化合物进一步结合原子或离子而形成的复杂化合物。分子材料的研究是近年最引人注目的一类前沿课题,国际上先进的美、英、德、法等国均将此研究列入各自的高技术发展规划,1995年日本也已将分子材料确定为基础科学先导研究的七项课题之一而予以重点资助。分子材料是指由分子单元组装成的三维物质,这一结构上的特点使我们有可能通过选择适当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610623493.html" title="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构筑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构筑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a>

【技术保护点】
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构筑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通式为[Ag3(L)3(H2O)(CF3SO3)3],L为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作为配体,其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构筑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通式为[Ag3(L)3(H2O)(CF3SO3)3],L为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作为配体,其结构式为配合物分子中出现了3个中心银原子的结构,配合物中配体L桥联中心的Ag(I)离子最终形成了三维的结构,对于每个配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第一个中心银原子与一个氧原子和三个氮原子形成四配位的配位结构AgN3O,氧原子来自H2O的氧原子,即在配合物中存在一个配位态的水分子,三个氮原子分别来自三个不同配体分子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中,其中第一个氮原子来自配体上三氮唑环上通过亚甲基与苯环相连的氮原子的邻位氮原子,第二个氮原子来自配体上三氮唑环上通过亚甲基与苯环相连的氮原子的间位氮原子,第三个氮原子来自配体上苯胺上的氮原子;第二个中心银原子与一个氧原子和三个氮原子形成四配位的配位结构AgN3O,氧原子来自三氟磺酸根的氧原子,三个氮原子分别来自三个不同配体分子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中,其中第一个氮原子来自配体上三氮唑环上通过亚甲基与苯环相连的氮原子的邻位氮原子,第二个氮原子来自配体上三氮唑环上通过亚甲基与苯环相连的氮原子的间位氮原子,第三个氮原子来自配体上苯胺上的氮原子;第三个中心银原子与三个氮原子形成三配位的配位结构AgN3,三个氮原子分别来自三个不同配体分子4-(1H-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胺中,其中第一个氮原子来自配体上三氮唑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斌武向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