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料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071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送料机及其使用方法。自动送料机,包括支架体、上料结构、线性振动机、前段传送结构、零件抓取结构、回料结构、后段传送结构、检测结构、若干组自动剔除结构以及成品收集结构,所述线性振动机、所述前段传送结构、所述零件抓取结构、所述后段传送结构、所述检测结构、所述自动剔除结构和所述成品收集结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上料检测、加工或两者结合,高检测效率和高检测精确度,减少人力物力,节约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Automatic feeding machine and its use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eeding machine and a method for using it. The automatic fee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body, feeding structure, front linear vibrator, transmission structure, structure and material return part gripping structure, after transferring structure, detection structure, several groups of automatic elimination structure and product collection structure, above linear vibrator, th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the part gripping the structure, the rear sec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the detection structure, automatic elimination structure and the product structure are collected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body. The invention is capable of automatic feeding detection, processing or combination of both, high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high detection accuracy, reducing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saving enterprise cost and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送料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尤其是自动送料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部分零件的检测依旧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又有部分零件因检测工序较多或者检测时对于零件送料的角度、位置要求较高,而需要在送料时或者对应检测工序处安排人工进行作业。由此可见,目前对于零件的检测依旧十分依赖人工方式,而人工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出错率高,而且人工费用也日益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自动送料机及其使用方法,其能够自动上料检测、加工或两者结合,高检测效率和高检测精确度,减少人力物力,节约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自动送料机,包括支架体、上料结构、线性振动机、前段传送结构、零件抓取结构、回料结构、后段传送结构、检测结构、若干组自动剔除结构以及成品收集结构,所述线性振动机、所述前段传送结构、所述零件抓取结构、所述后段传送结构、所述检测结构、所述自动剔除结构和所述成品收集结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上;所述上料结构包括进料斗、Z型提升机以及零件集中结构,所述进料斗与所述Z型提升机配合连接,所述零件集中结构包括一号支撑体以及与所述一号支撑体配合连接的下料斗;所述前端传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上的一号输送带以及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两侧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条,所述一号输送带位于所述下料斗正下方,所述线性振动机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上;所述零件抓取结构包括二号支撑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体上的机械手和检测光源;所述回料结构包括三号支撑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三号支撑体上的下料槽体、回料输送带和一号电机,所述下料槽体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出料口下方,所述回料输送带与所述一号电机配合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下料槽体出料口下方,且所述回料输送带一端端部位于所述进料斗上方;所述后段传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上的二号输送带、设置在所述二号输送带两侧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条以及与所述二号输送带配合连接的二号电机;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外壁上的显示屏和控制开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控制器和若干检测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屏、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检测头电气连接;所述自动剔除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一侧的一号气缸、二号气缸和零件抓取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体另一侧的零件滑道和不良品收集槽体,所述一号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上且其推送方向为垂直方向,所述二号气缸与所述一号气缸配合连接且其推动方向为水平方向,而所述零件抓取件与所述二号气缸配合连接;所述成品收集结构包括四号支撑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四号支撑体上的成品收集箱。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检测头连接有报警结构,所述报警结构包括报警灯和报警发生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零件抓取件为电磁阀。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零件抓取件为真空阀。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自动送料机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①、首先,将零件送入到进料斗内,并通过Z型提升机将零件送入到一号输送带上;②、之后,通过线性振动机将零件往机械手处输送;③、机械手抓取零件送入到二号输送带上,而部分未被机械手及时抓取的零件掉落到下料槽体内,并通过回料输送带送回至进料斗内;④、放置到二号输送带上的零件被二号输送带带到检测头下方,通过检测头检测零件是否合格;⑤、检测完毕之后,通过二号传送带带动零件往前移动,其中不合格零件分别通过不合格原因所对应的零件抓取件抓取,之后先通过一号气缸垂直抬升,再通过二号气缸水平输送到对应的零件滑道内,落入到不良品收集槽体内;而合格的零件直接送入到成品收集箱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自动上料检测、加工或两者结合,高检测效率和高检测精确度,减少人力物力,节约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侧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Z型提升机与料斗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零件集中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后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号气缸、二号气缸和零件抓取件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图5,自动送料机,包括支架体1、上料结构、线性振动机2、前段传送结构、零件抓取结构、回料结构、后段传送结构、检测结构、若干组自动剔除结构以及成品收集结构,所述线性振动机2、所述前段传送结构、所述零件抓取结构、所述后段传送结构、所述检测结构、所述自动剔除结构和所述成品收集结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上。所述上料结构包括进料斗31、Z型提升机32以及零件集中结构,所述进料斗31与所述Z型提升机32配合连接,所述零件集中结构包括一号支撑体33以及与所述一号支撑体33配合连接的下料斗34。所述前端传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上的一号输送带41以及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41两侧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条,限位条使得线性振动机在振动一号输送带时,零件不会从一号输送带上掉落,所述一号输送带位于所述下料斗正下方,所述线性振动机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上。所述零件抓取结构包括二号支撑体51以及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体51上的机械手52和检测光源53,其中,机械手与零件形状配合,零件位置正确时机械手能够夹住零件,不正确时,机械手无法夹住零件,在夹不住一个零件后,机械手会继续夹下一个,直到夹住正确位置的零件。所述回料结构包括三号支撑体61以及设置在所述三号支撑体61上的下料槽体62、回料输送带63和一号电机64,所述下料槽体62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41出料口下方,所述回料输送带63与所述一号电机64配合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下料槽体62出料口下方,且所述回料输送带63一端端部位于所述进料斗31上方。所述后段传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上的二号输送带71、设置在所述二号输送带71两侧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条以及与所述二号输送带71配合连接的二号电机。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外壳体81、设置在所述外壳体81外壁上的显示屏82和控制开关83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81内部的控制器和若干检测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屏、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检测头电气连接。所述检测头连接有报警结构,所述报警结构包括报警灯和报警发生装置。所述自动剔除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一侧的一号气缸91、二号气缸92和零件抓取件93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另一侧的零件滑道94和不良品收集槽体95,所述一号气缸9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上且其推送方向为垂直方向,所述二号气缸92与所述一号气缸91配合连接且其推动方向为水平方向,而所述零件抓取件93与所述二号气缸92配合连接,所述零件抓取件93为电磁阀。其中,零件有几种不合格原因就设置几道自动剔除结构,每道自动剔除结构分别对应一种不合格原因,即自动剔除结构与前道检测结构配合电气连接,在前道检测出零件存在什么问题后,对应的自动剔除结构启动,将对应的不合格零件推出。所述成品收集结构包括四号支撑体101以及设置在所述四号支撑体101上的成品收集箱10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零件抓取件为真空阀,其余均相同。实施例3:自动送料机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①、首先,将零件送入到进料斗内,并通过Z型提升机将零件送入到一号输送带上;②、之后,通过线性振动机将零件往机械手处输送;③、机械手抓取零件送入到二号输送带上,而部分未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送料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自动送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体(1)、上料结构、线性振动机(2)、前段传送结构、零件抓取结构、回料结构、后段传送结构、检测结构、若干组自动剔除结构以及成品收集结构,所述线性振动机(2)、所述前段传送结构、所述零件抓取结构、所述后段传送结构、所述检测结构、所述自动剔除结构和所述成品收集结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上;所述上料结构包括进料斗(31)、Z型提升机(32)以及零件集中结构,所述进料斗(31)与所述Z型提升机(32)配合连接,所述零件集中结构包括一号支撑体(33)以及与所述一号支撑体(33)配合连接的下料斗(34);所述前端传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上的一号输送带(41)以及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41)两侧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条,所述一号输送带(41)位于所述下料斗(34)正下方,所述线性振动机(2)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41)上;所述零件抓取结构包括二号支撑体(51)以及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体(51)上的机械手(52)和检测光源(53);所述回料结构包括三号支撑体(61)以及设置在所述三号支撑体(61)上的下料槽体(62)、回料输送带(63)和一号电机(64),所述下料槽体(62)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41)出料口下方,所述回料输送带(63)与所述一号电机(64)配合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下料槽体(62)出料口下方,且所述回料输送带(63)一端端部位于所述进料斗(31)上方;所述后段传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上的二号输送带(71)、设置在所述二号输送带(71)两侧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条以及与所述二号输送带(71)配合连接的二号电机;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外壳体(81)、设置在所述外壳体(81)外壁上的显示屏(82)和控制开关(83)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81)内部的控制器和若干检测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屏(82)、所述控制开关(83)和所述检测头电气连接;所述自动剔除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一侧的一号气缸(91)、二号气缸(92)和零件抓取件(93)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另一侧的零件滑道(94)和不良品收集槽体(95),所述一号气缸(9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上且其推送方向为垂直方向,所述二号气缸(92)与所述一号气缸(91)配合连接且其推动方向为水平方向,而所述零件抓取件(93)与所述二号气缸(92)配合连接;所述成品收集结构包括四号支撑体(101)以及设置在所述四号支撑体(101)上的成品收集箱(102)。...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送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体(1)、上料结构、线性振动机(2)、前段传送结构、零件抓取结构、回料结构、后段传送结构、检测结构、若干组自动剔除结构以及成品收集结构,所述线性振动机(2)、所述前段传送结构、所述零件抓取结构、所述后段传送结构、所述检测结构、所述自动剔除结构和所述成品收集结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上;所述上料结构包括进料斗(31)、Z型提升机(32)以及零件集中结构,所述进料斗(31)与所述Z型提升机(32)配合连接,所述零件集中结构包括一号支撑体(33)以及与所述一号支撑体(33)配合连接的下料斗(34);所述前端传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上的一号输送带(41)以及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41)两侧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条,所述一号输送带(41)位于所述下料斗(34)正下方,所述线性振动机(2)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41)上;所述零件抓取结构包括二号支撑体(51)以及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体(51)上的机械手(52)和检测光源(53);所述回料结构包括三号支撑体(61)以及设置在所述三号支撑体(61)上的下料槽体(62)、回料输送带(63)和一号电机(64),所述下料槽体(62)设置在所述一号输送带(41)出料口下方,所述回料输送带(63)与所述一号电机(64)配合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下料槽体(62)出料口下方,且所述回料输送带(63)一端端部位于所述进料斗(31)上方;所述后段传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上的二号输送带(71)、设置在所述二号输送带(71)两侧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条以及与所述二号输送带(71)配合连接的二号电机;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外壳体(81)、设置在所述外壳体(81)外壁上的显示屏(82)和控制开关(83)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81)内部的控制器和若干检测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屏(82)、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翼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