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温区管式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温区管式炉,具体讲涉及一种自动滑轨式多温区管式炉,用于传蓄热材料热稳定性的自动化循环测试。
技术介绍
储热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可用于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失配的矛盾,在太阳能光热利用、电力“削峰填谷”、废热余热利用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节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这其中传蓄热材料的储热性能是储热技术的技术关键,而在传蓄热材料的工况下循环热稳定性的测试是传蓄热材料基本性能测试中的难点。现今的传蓄热材料循环热稳定性测试多依赖于人工完成传蓄热材料在高温和室温间转换,而对于次数动辄上千次的循环测试,该方法显然不够经济快捷,且室温对于熔融盐类材料也不是其工况温度,该测试对于理论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但对实际应用不够准确;另外也可以用DSC等设备自动循环测试,但是次数有限且材料多为粉末,且不适用于具有一定结构的固体相变复合材料。现有的滑轨式多温区管式炉多为管式炉在滑轨之上,目的是有利于材料的气相结晶生长,对于样品在不同温区的转换速度,频率,次数要求不高,如采用此类管式炉,传蓄热材料循环稳定性测试依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温区管式炉,所述管式炉为卧式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炉包括:温控系统、水平方向贯通所述管式炉两端的加热管(6)、与所述加热管(6)同轴心且部分位于所述加热管内的样品拉杆(4)和驱动所述样品拉杆(4)水平方向移动的驱动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温区管式炉,所述管式炉为卧式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炉包括:温控系统、水平方向贯通所述管式炉两端的加热管(6)、与所述加热管(6)同轴心且部分位于所述加热管内的样品拉杆(4)和驱动所述样品拉杆(4)水平方向移动的驱动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一端与所述样品拉杆(4)可拆卸式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机构(3)连接的连接杆(12)、与所述滑动机构(3)连接并与所述连接杆(12)垂直设置的步进滑轨(2)、和与步进滑轨(2)相连的计时控制器(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炉设有将炉体的水平方向分割为不同加热区的竖直隔热板(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炉包括内外炉壁,和设于两壁间的耐热保温材料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耀,盛鹏,徐丽,马光,刘海镇,刘双宇,王博,韩钰,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