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148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车用铰接结构的开启角度较小,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座,所述固定座和转动座之间通过连杆组件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左连杆以及与第一左连杆连接的第二左连杆,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一右连杆以及与第二右连杆连接的第二右连杆,所述第二右连杆通过第一转动点连接在转动座上,所述第一左连杆包括与固定座连接的第一弧形部和与第一右连杆连接的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上分别设置有避让第一转动点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达到了提升了连杆组件整体的张开角度,使连杆组件具有较大的开启角度的效果。

A hinge structure of luggage rack for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rack hinge structure, solv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ar with the small opening angle of the hinge structur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includes a fixed seat and a rotary seat, a fixing seat and a rotary seat ar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the first second left of the left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also includes a first right connecting ro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second right right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in the second right rotation seat through the first turning point,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comprises a left fixed sea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rc part and a connecting ro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ight the second arc-shaped portion of the first arc part and second curved par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turning point to avoid the first concave part and a second concave part, to enhance the whole link assembly The opening angle of the body makes the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have the effect of larger opening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技术不断涌现,这种现象也充分体现在汽车车门开启方式的设计上。现有的大巴的行李箱门的开启方式通常是通过铰链开合实现的,铰链已经成为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大巴车的标配。其中因为四连杆铰链或者六连杆铰链受客车车身结构的限制较少,因此被广泛采用,但是现有的六连杆铰链中的连杆组件大多为直杆组成,由于各连杆之间转动点的限制,导致六连杆铰链的张开角度受限,限制了行李架架体和架盖之间的张开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提升了连杆组件整体的张开角度,使连杆组件具有较大的开启角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座,所述固定座和转动座之间通过连杆组件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左连杆以及与第一左连杆连接的第二左连杆,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一右连杆以及与第一右连杆连接的第二右连杆,所述第二右连杆通过第一转动点连接在转动座上,所述第一左连杆包括与固定座连接的第一弧形部和与第一右连杆连接的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上分别设置有避让第一转动点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连杆组件与转动座和固定座的配合能够在连杆控制下使转动座绕固定座转动从而实现铰链的开合,通过铰链的开合实现对车用行李架开合的控制,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的设计相较于现有的直连杆,能够较大程度地避让连杆组件上的转动点,同时还能够增强该第一左连杆的结构强度,既节省了连杆安装所需空间,又避免了结构强度的降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的设计能够使第一左连杆在第一转动点上方避开第一转动点从而获得较大的活动空间,从而提升了第一左连杆的活动范围,进而提升了连杆组件整体的张开角度,使连杆组件具有较大的开启角度,安装在车用行李架上时,行李盖能够被较大限度的翻起来,方便乘客的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左连杆和第二左连杆通过第五转动点连接,所述第一右连杆和第二右连杆通过第六转动点连接,所述第一左连杆和第二右连杆之间还设置有第七转动点,所述第七转动点设置在第一弧形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七转动点设置在第一弧形部上,使得第一左连杆在转动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第二弧形部的转动弧度,从而更大程度上使第二弧形部避让了第一转动点,提升了翻折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弧度大于第二弧形部且直径小于第二弧形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弧形部的上方为第六转动点的移动位点,将第一弧形部的弧度加大同时直径减小,从而避让了第六转动点的活动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左连杆通过第三转动点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右连杆上设置有供第三转动点卡接的第一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接槽的设计能够供第三转动点卡接,相较于直杆,第一卡接槽通过供第三转动点你卡接的设计能够增大第一右连杆的活动空间,且相较于直杆与第三转动点直接触碰,第一卡接槽能够使第三转动点与第一右连杆的接触更加平稳,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减少两者接触时第三转动点和第一右连杆所受到的冲击力。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座上开设有供第五转动点卡接的第二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卡接槽的设计能够供第五转动点卡接,同理,第二卡接槽能够增大第二左连杆和第一左连杆的活动空间,同时起到导向作用,减轻第五转动点与转动座接触时两者所受到的冲击力。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座上开设有与第五转动点对称设置的第三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卡接槽的设计能够方便工人的安装,使工人在安装转动座的时候,无需考虑安装的方向,且能够节省材料。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包括供第一左连杆和第一右连杆连接的第一连接片和与第一连接片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片,所述转动座包括供第二左连杆和第二右连杆连接的第二连接片和与第二连接片一体成型的第二安装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的设计能够方便固定座和转动座的制造,且无需焊接等固定方式,避免由于虚焊或者其他原因固定不牢固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节省了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上均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长条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条孔的设计能够方便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的安装,无需精准定位,减轻了工人的安装压力,同时节省了材料。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右连杆的截面呈中部膨胀的橄榄形,所述第七转动点设置在第二右连杆的正中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右连杆的中部膨胀,使其中部的结构强度更好,从而使第二右连杆位于第七转动点附近仍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七转动点受力过大而无法承受,保证了连杆组件在展开闭合时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通过第一左连杆、第一卡接槽、第二卡接槽的设计,使连杆组件获得了较大的活动空间,节省了连杆安装所需空间,提升了第一左连杆的活动范围,进而提升了连杆组件整体的张开角度,使连杆组件具有较大的开启角度,安装在车用行李架上时,行李盖能够被较大限度的翻起来,方便乘客的使用;2、该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通过同第一左连杆的设计增加了铰链整体的结构强度,使该连杆铰链运行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闭合结构图一;图2为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闭合结构图二;图3为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展开结构图一;图4为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展开结构图二;图中,1、固定座;11、第一连接片;12、第一安装片;2、转动座;21、第二连接片;211、第二卡接槽;212、第三卡接槽;22、第二安装片;3、连杆组件;311、第一左连杆;312、第三转动点;313、第一弧形部;314、第二弧形部;315、第一凹陷部;316、第二凹陷部;321、第一右连杆;322、第四转动点;323、第一卡接槽;331、第二左连杆;332、第二转动点;341、第二右连杆;342、第一转动点;351、第五转动点;361、第六转动点;371、第七转动点;4、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包括与车体的行李架架体连接的固定座1和与行李架架体相匹配的架盖连接的转动座2,转动座2和固定座1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方式与连杆组件3连接。架盖通过转动座2和连杆组件3的配合,实现打开架体放置行李,或者关闭架体避免行李从行李架中掉落的目的。参见图2和图3,固定座1为一体成型的L形,包括供连杆组件3连接的第一连接片11和垂直第一连接片11的第一安装片12,第一安装片12上均等开设有若干安装孔4,安装孔4为长条孔。固定座1通过紧固件穿设安装孔4实现与架体的固定。第一连接片11的两侧靠近边沿的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供第一左连杆311连接的第三转动点312和供第一右连杆321连接的第四转动点322,且第一左连杆311和第一右连杆321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片11的前后两端面。参见图2和图3,转动座2同样为一体成型的L形,包括供连杆组件3连接的第二连接片21和垂直第二连接片21设置的第二安装片22,第二安装片22上开设有同样的若干安装孔4,安装孔4为长条孔。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1)和转动座(2),所述固定座(1)和转动座(2)之间通过连杆组件(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第一左连杆(311)以及与第一左连杆(311)连接的第二左连杆(331),所述连杆组件(3)还包括第一右连杆(321)以及与第一右连杆(321)连接的第二右连杆(341),所述第二右连杆(341)通过第一转动点(342)连接在转动座(2)上,所述第一左连杆(311)包括与固定座(1)连接的第一弧形部(313)和与第一右连杆(321)连接的第二弧形部(314),所述第一弧形部(313)和第二弧形部(314)上分别设置有避让第一转动点(342)的第一凹陷部(315)和第二凹陷部(3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1)和转动座(2),所述固定座(1)和转动座(2)之间通过连杆组件(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第一左连杆(311)以及与第一左连杆(311)连接的第二左连杆(331),所述连杆组件(3)还包括第一右连杆(321)以及与第一右连杆(321)连接的第二右连杆(341),所述第二右连杆(341)通过第一转动点(342)连接在转动座(2)上,所述第一左连杆(311)包括与固定座(1)连接的第一弧形部(313)和与第一右连杆(321)连接的第二弧形部(314),所述第一弧形部(313)和第二弧形部(314)上分别设置有避让第一转动点(342)的第一凹陷部(315)和第二凹陷部(3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连杆(311)和第二左连杆(331)通过第五转动点(351)连接,所述第一右连杆(321)和第二右连杆(341)通过第六转动点(361)连接,所述第一左连杆(311)和第二右连杆(341)之间还设置有第七转动点(371),所述第七转动点(371)设置在第一弧形部(3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行李架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部(313)的弧度大于第二弧形部(314)且直径小于第二弧形部(314)。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众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丞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