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826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隐蔽工程检验区、混凝土布料区、模台振动区、模台养护区、脱模起吊区、模台清理区、模台、模台滚动支撑装置、模台摆渡装置、摆渡轨道和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根据模具定位线对模具进行吊运及钢筋笼绑扎的钢筋布料小车和用于确定模台和预埋件的定位线及喷洒脱模剂的划线装置,所述模台滚动支撑装置布设在模台的两侧,所述钢筋布料小车、划线装置、模台滚动支撑装置、模台摆渡装置、混凝土布料机、模台振动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均与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生产的不间断性,缩短了模台周转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A bi-directional cyclic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production line and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构件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工业化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同时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我国建材工业和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预制构件生产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固定模台生产系统、自动化生产系统,其中自动化生产系统主要形式是环形闭合式和长线法两种。固定模台生产系统的特点是模台固定、以人工操作为主、自动化程度低;环形闭合式自动化生产系统主要特点是工位和自动化设备固定、模台按生产环节移动。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预制构件的大趋势,传统的人海生产方式将逐步被自动化生产方式所替代。由于混凝土预制构件体积大、重量重,现有的预制构件的生产一般都为固定式,即从模具安装、钢筋笼及预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脱模蒸汽或水养护等生产工序都是在车间的同一位置,这样生产就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并且整个操作过程复杂,特别是模具安装、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以及构件产品运输等工序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工、电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及控制方法,解决了预制构件生产效率低、成产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隐蔽工程检验区、混凝土布料区、模台振动区、模台养护区、脱模起吊区、模台清理区、模台、模台滚动支撑装置、模台摆渡装置、摆渡轨道和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根据模具定位线对模具进行吊运及钢筋笼绑扎的钢筋布料小车和用于确定模台和预埋件的定位线及喷洒脱模剂的划线装置,所述模台滚动支撑装置布设在模台的两侧,模台摆渡装置位于摆渡轨道上,所述模台下部设有模台滚动支撑装置,在所述混凝土布料区中设置用于向模台中浇筑混凝土的混凝土布料机、模台振动区中布设有模台振动装置、模台养护区中设有立体养护窑,所述钢筋布料小车、划线装置、模台滚动支撑装置、模台摆渡装置、混凝土布料机、模台振动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均与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还包括预制构件模具吊运装置。还包括旋翼式抹平装置。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构件类型,指定模台生产区域;步骤2:根据构件翻样图边线尺寸在模台清理区的模台上弹线、钻孔,保证模具能准确安装定位;步骤3:通过钢筋布料小车起吊模具,根据模具的定位线进行模具的吊运并在指定模台进行模具的拼装;步骤4:模具拼装完成后,运用钢筋布料小车吊运钢筋骨架进行钢筋笼的绑扎,钢筋笼绑扎过程中并进行预埋件的安装;步骤5:钢筋绑扎完成后,将模台流转至混凝土布料区,控制器启动混凝土布料机,开始混凝土的浇筑;步骤6:待混凝土浇筑至目标高度时,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将模台流转至模台振动区,控制器启动模台振动装置对模台进行振动密实,振动完成后使用旋翼式抹平装置对构件上表面进行抹平;步骤7:收水抹面工作完成后将预制构件运送至模台养护区的立体养护窑中进行养护;步骤8:经试验室测定预制构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时,将预制构件流转至脱模起吊区,通过预制构件起吊装置将预制构件移出立体养护窑进行拆模处理,并对预制构件进行起吊,吊至指定堆放区进行修补标识堆放养护;步骤9:空的模台通过模台摆渡装置沿着摆渡轨道移至模台清理区进行清理,然后通过模台滚动支撑装置移动至下一道工序,重复步骤1-8。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墙板、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所述模台滚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模台并使模台沿纵向移动,每个模台两侧每边各设有三个滚轮。所述模台摆渡装置用于托举模台沿横向移动至指定区域,模台摆渡装置的轨道与模台滚动支撑装置的轨道之间相互独立布设。所述混凝土布料机有十个下料口,根据预制构件的尺寸大小选择不同的下料口进行卸料,保证构件每个部位都能浇筑混凝土。所述模台在立体养护窑中竖向堆放。实现模台的集中养护处理,提高构件的养护效率。在养护强度达到设计强度需移出立体养护窑起吊,需经过实验室对同条件养护试块进行试压,试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时才可对预制构件进行拆模起吊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及控制方法,该生产线的轨道上有多个可移动模台,移动模台呈矩阵式排布,轨道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横向滑道和用于模台摆渡装置的纵向滑道,模台摆渡装置可在横向滑道上滑动,待移动模台进入下一道工序后,可立即通过模台摆渡装置横向运输移动模台至浇筑振动区域,混凝土振捣区有两个振动装置,装置修理时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这样提高了模台的使用率,保证各个设备均不停歇作业,缩短了构件的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2、在预制构件收水抹面后进入立体养护窑养护,加快构件的吊装强度,快速拆模起吊构件,保证模台经过清理,模台流转操作分工明确,模台能够快速进行新一轮预制构件的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的俯视图。其中,图中标号的具体含义为:1、隐蔽工程检验区,2、混凝土布料区,3、模台振动区,4、模台养护区,5、脱模起吊区,6、模台清理区,8、模台,9、模台滚动支撑装置,10、模台摆渡装置,11、摆渡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隐蔽工程检验区1、混凝土布料区2、模台振动区3、模台养护区4、脱模起吊区5、模台清理区6、模台8、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模台摆渡装置10、摆渡轨道11和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根据模具定位线对模具进行吊运及钢筋笼绑扎的钢筋布料小车和用于确定模台和预埋件的定位线及喷洒脱模剂的划线装置,所述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布设在模台8的两侧,模台摆渡装置10位于摆渡轨道11上,所述模台8下部设有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在所述混凝土布料区2中设置用于向模台中浇筑混凝土的混凝土布料机、模台振动区3中布设有模台振动装置、模台养护区4中设有立体养护窑,所述钢筋布料小车、划线装置、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模台摆渡装置10、混凝土布料机、模台振动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均与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作为优选,本实施例还包括预制构件模具吊运装置。作为优选,本实施例还包括旋翼式抹平装置。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构件类型,指定模台生产区域;步骤2:根据构件翻样图边线尺寸在模台清理区6的模台上弹线、钻孔,保证模具能准确安装定位;步骤3:通过钢筋布料小车起吊模具,根据模具的定位线进行模具的吊运并在指定模台进行模具的拼装;步骤4:模具拼装完成后,运用钢筋布料小车吊运钢筋骨架进行钢筋笼的绑扎,钢筋笼绑扎过程中并进行预埋件的安装;步骤5:钢筋绑扎完成后,将模台流转至混凝土布料区,控制器启动混凝土布料机,开始混凝土的浇筑;步骤6:待混凝土浇筑至目标高度时,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将模台流转至模台振动区,控制器启动模台振动装置对模台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生产线包括隐蔽工程检验区(1)、混凝土布料区(2)、模台振动区(3)、模台养护区(4)、脱模起吊区(5)、模台清理区(6)、模台(8)、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模台摆渡装置(10)、摆渡轨道(11)和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根据模具定位线对模具进行吊运及钢筋笼绑扎的钢筋布料小车和用于确定模台和预埋件的定位线及喷洒脱模剂的划线装置,所述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布设在模台(8)的两侧,模台摆渡装置(10)位于摆渡轨道(11)上,所述模台(8)下部设有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在所述混凝土布料区(2)中设置用于向模台中浇筑混凝土的混凝土布料机、模台振动区(3)中布设有模台振动装置、模台养护区(4)中设有立体养护窑,所述钢筋布料小车、划线装置、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模台摆渡装置(10)、混凝土布料机、模台振动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均与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生产线包括隐蔽工程检验区(1)、混凝土布料区(2)、模台振动区(3)、模台养护区(4)、脱模起吊区(5)、模台清理区(6)、模台(8)、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模台摆渡装置(10)、摆渡轨道(11)和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根据模具定位线对模具进行吊运及钢筋笼绑扎的钢筋布料小车和用于确定模台和预埋件的定位线及喷洒脱模剂的划线装置,所述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布设在模台(8)的两侧,模台摆渡装置(10)位于摆渡轨道(11)上,所述模台(8)下部设有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在所述混凝土布料区(2)中设置用于向模台中浇筑混凝土的混凝土布料机、模台振动区(3)中布设有模台振动装置、模台养护区(4)中设有立体养护窑,所述钢筋布料小车、划线装置、模台滚动支撑装置(9)、模台摆渡装置(10)、混凝土布料机、模台振动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均与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制构件模具吊运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翼式抹平装置。4.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构件类型,指定模台生产区域;步骤2:根据构件翻样图边线尺寸在模台清理区(6)的模台上弹线、钻孔,保证模具能准确安装定位;步骤3:通过钢筋布料小车起吊模具,根据模具的定位线进行模具的吊运并在指定模台进行模具的拼装;步骤4:模具拼装完成后,运用钢筋布料小车吊运钢筋骨架进行钢筋笼的绑扎,钢筋笼绑扎过程中并进行预埋件的安装;步骤5:钢筋绑扎完成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爱斌吴杰朱敏涛李玲玉卞成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