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12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铣刀,包括刀头,所述刀头具有至少两个切削部,其中第一切削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刀齿,第一刀齿自所述刀头的端部往所述复合铣刀的尾端呈螺旋线设置,其中第二切削部与所述第一切削部彼此同轴,所述第二切削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刀齿,第二刀齿的侧刃呈外凸的圆弧状,且第二刀齿的侧刃沿所述复合铣刀的径向朝外超出于第一刀齿的刃部。第一切削部的端刃能够进行圆孔特征的加工,第二切削部的侧刃能够进行圆弧特征的加工,该两个特征只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铣刀即能完成,从而能够减少换刀次数,减少刀具使用数量。

A compound milling cut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osite cutter, comprising a cutter head, the cutter head has at least two cutting part, the cut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first tooth, first tooth end from the head to the end of the composite cutter spirally arranged, of which second cutting and the first cutting part are coaxial, the second cutting portion has at least two second tooth, second teeth of the side edge of a convex circular arc shape, and radially outward along the composite cutter second knife tooth side edge for the first super cutter blade. The end edge of all cutting parts ca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rcular holes. The side edges of the second cutting part can process the arc characteristics.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can be completed only through the compound milling cutter of the utility model, so a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tool changing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铣刀
本技术涉及刀具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铣刀。
技术介绍
某些工件需加工圆孔特征及圆弧特征,圆孔特征的中心轴线与刀具的中心轴线共线,而圆弧特征则需要刀具的侧刃加工。现有技术中,每把铣刀只能够加工一个特征。对于不同的特征需要采用不同的刀具进行加工,使得加工环节较多,需耗费时间来更换刀具;另外,加工过程中使用刀具数量较多,使得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铣刀,其能够加工圆孔特征及圆弧特征,因而能够减少换刀次数,减少刀具使用数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铣刀,包括刀头,所述刀头具有至少两个切削部,其中第一切削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刀齿,第一刀齿自所述刀头的端部往所述复合铣刀的尾端呈螺旋线设置,其中第二切削部与所述第一切削部彼此同轴,所述第二切削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刀齿,第二刀齿的侧刃呈外凸的圆弧状,且第二刀齿的侧刃沿所述复合铣刀的径向朝外超出于第一刀齿的刃部。具体地,第一刀齿的刃部由端刃与侧刃组成,第一刀齿的端刃位于所述刀头的端部,第一刀齿的端刃呈外凸的圆弧状,第一刀齿的侧刃位于所述刀头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切削部之间,第一刀齿的侧刃呈直线状。具体地,第一刀齿的端刃的第一轴向后角为a1,10°≤a1≤14°,第一刀齿的端刃的第二轴向后角为a2,22°≤a2≤28°。具体地,第一刀齿的侧刃的第一径向后角为b1,8°≤b1≤13°,第一刀齿的侧刃的第二后角为b2,22°≤b2≤28°。具体地,第二刀齿的侧刃的第一轴向后角为c1,4°≤c1≤6°,第二刀齿的侧刃的第二轴向后角为c2,7°≤c2≤9°。具体地,第一切削部具有两个第一刀齿,两个第一刀齿之间设有容屑槽,所述容屑槽的周向角度为d1,100°≤d1≤1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铣刀,包括刀头,所述刀头具有至少两个切削部,其中第一切削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刀齿,第一刀齿自所述刀头的端部往所述复合铣刀的尾端呈螺旋线设置,其中第二切削部与所述第一切削部彼此同轴,所述第二切削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刀齿,第二刀齿的侧刃呈外凸的圆弧状,且第二刀齿的侧刃沿所述复合铣刀的径向朝外超出于第一刀齿的刃部。第一切削部的端刃能够进行圆孔特征的加工,第二切削部的侧刃能够进行圆弧特征的加工,该两个特征只通过本技术的复合铣刀即能完成,从而能够减少换刀次数,减少刀具使用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复合铣刀的侧向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本技术其中第二刀齿的侧刃沿轴向的剖切视图;图4为本技术其中刀头端部的轴向视图;图5为本技术其中第一刀齿的端刃沿轴向的局部剖切视图,图5所示e处为前刀面。图中附图标记为:1.刀头、2.第一切削部、21.第一刀齿的端刃、22.第一刀齿的侧刃、3.第二切削部、31.第二刀齿的侧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复合铣刀,包括刀头1,刀头1具有第一切削部2和第二切削部3。其中第一切削部2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刀齿,第一刀齿自刀头1的端部往复合铣刀的尾端呈螺旋线设置。具体地,第一刀齿的刃部由端刃与侧刃组成,第一刀齿的端刃21位于刀头1的端部,第一刀齿的端刃21呈外凸的圆弧状,第一刀齿的侧刃22位于刀头1的端部与第二切削部3之间,第一刀齿的侧刃22呈直线状。第二切削部3与第一切削部2彼此同轴,第二切削部3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刀齿,第二刀齿的侧刃31呈外凸的圆弧状,且第二刀齿的侧刃31沿复合铣刀的径向朝外超出于第一刀齿的刃部。具体地,第一刀齿的端刃21的第一轴向后角为a1,a1=12°,第一刀齿的端刃21的第二轴向后角为a2,a2=25°。具体地,第一刀齿的侧刃22的第一径向后角为b1,b1=10°,第一刀齿的侧刃22的第二后角为b2,b2=25°。该结构使得第一刀齿的侧刃22耐磨性增强,提高了刀具寿命;另外,减少了第一刀齿的侧刃22后刀面与工件待加工面之间的干涉;再者,使得第一刀齿的侧刃22更为锋利,从而提高复合铣刀对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避免产品表面产生毛刺。具体地,见图3,第二刀齿的侧刃31的第一轴向后角为c1,c1=5°,第二刀齿的侧刃31的第二轴向后角为c2,c2=8°。该结构使得第二刀齿的侧刃31耐磨性增强,提高了刀具寿命;另外,减少了第二刀齿的侧刃31的后刀面与工件待加工面之间的干涉;再者,使得第二刀齿的侧刃31更为锋利,从而提高复合铣刀对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避免产品表面产生毛刺。具体地,第一切削部2具有两个第一刀齿,两个第一刀齿之间设有容屑槽,容屑槽的周向角度为d1,d1=11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铣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所述刀头具有至少两个切削部,其中第一切削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刀齿,第一刀齿自所述刀头的端部往所述复合铣刀的尾端呈螺旋线设置,其中第二切削部与所述第一切削部彼此同轴,所述第二切削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刀齿,第二刀齿的侧刃呈外凸的圆弧状,且第二刀齿的侧刃沿所述复合铣刀的径向朝外超出于第一刀齿的刃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所述刀头具有至少两个切削部,其中第一切削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刀齿,第一刀齿自所述刀头的端部往所述复合铣刀的尾端呈螺旋线设置,其中第二切削部与所述第一切削部彼此同轴,所述第二切削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刀齿,第二刀齿的侧刃呈外凸的圆弧状,且第二刀齿的侧刃沿所述复合铣刀的径向朝外超出于第一刀齿的刃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铣刀,其特征在于:第一刀齿的刃部由端刃与侧刃组成,第一刀齿的端刃位于所述刀头的端部,第一刀齿的端刃呈外凸的圆弧状,第一刀齿的侧刃位于所述刀头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切削部之间,第一刀齿的侧刃呈直线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铣刀,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群王浩龙阮捍刘良刘金生陈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刀父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