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68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和设置在内胆中的蒸笼,蒸笼与内胆密封配合,蒸笼具有透水区和用于盛放米粒的承载腔,蒸笼的外侧壁与内胆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隔腔,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使隔腔和承载腔之间产生压力差的压力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烹饪器具采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结构,实现低糖米饭的烹饪。

Cooking utensil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oking utensil. Cooking appliance includes a steamer liner and arrang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teamer, and the liner seal with the permeable zone and the steamer for carrying a rice cavity, cavity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tank steamer, which is used for making cooking utensils and bearing compartment cavity between the pressure differential pressure regulating device. The cooking utensil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structure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so as to realize the cooking of low sugar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有这样一种烹饪低糖米饭的电炊具,是在电炊具内设置内胆,内胆中设置有蒸笼,蒸笼和内胆密封配合。使用上述电炊具时,在蒸米、洗米的过程中,利用电控系统控制加热装置对内胆进行加热,这样可以利用蒸笼与内胆之间的密闭隔腔内产生的蒸汽压力,将水压到蒸笼中进行冲洗米和米吸水的过程,最后通过电控系统控制对内胆的加热,将米饭蒸熟烹制出低糖米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采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结构,实现低糖米饭的烹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和设置在内胆中的蒸笼,蒸笼与内胆密封配合,蒸笼具有透水区和用于盛放米粒的承载腔,蒸笼的外侧壁与内胆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隔腔,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使隔腔和承载腔之间产生压力差的压力调节装置。进一步地,压力调节装置与承载腔连通以调节承载腔内的压力。进一步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增压部以及减压部,增压部通过第一导流管路与承载腔连通,减压部通过第二导流管路与承载腔连通。进一步地,第一导流管路和/或第二导流管路为弯折状或者弯曲状。进一步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一体设置的增压部以及减压部,增压部和减压部均通过第三导流管路与承载腔连通。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外壳,内胆位于外壳内;上盖,盖设在外壳的开口部上,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上盖内。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包设在蒸笼的翻边上,密封圈的下翻边与内胆的口部翻边贴合设置。进一步地,透水区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为S2,承载腔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为S1,其中,S2大于等于0.05S1且小于等于S1。进一步地,蒸笼的底壁的最低点与内胆的口部之间的距离为H3,H3大于等于0.25H且小于等于0.8H,其中,H为内胆的高度尺寸。进一步地,蒸笼的底壁的最低点与位于内胆中的水的初始水面之间的距离为H2,H2大于等于0.1H且小于等于0.6H,其中,H为内胆的高度尺寸。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承载腔与上盖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利用压力调节装置将水通过负压吸到蒸笼中,实现米与水充分接触,进入米吸水和煮米阶段;进一步地,在蒸米阶段,利用压力调节装置将水压到内胆中,实现米与水分离。这样,该烹饪器具不再完全依赖水沸腾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压力,而是通过压力调节装置实现米和水的分离和接触,容易操作;而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冲洗米必须在水沸腾状态下进行,该烹饪器具可以在任意温度下进行冲洗米的过程。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内胆、蒸笼以及压力调节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此时即将进行将水压入蒸笼内的步骤;图3示出了图1的内胆、蒸笼以及压力调节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此时正在进行将水压入蒸笼的承载腔的步骤;图4示出了图1的内胆、蒸笼以及压力调节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此时正在进行将水压入内胆的步骤;图5示出了图1的内胆与蒸笼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的蒸笼的承载腔的投影面积与蒸笼的透水区的投影面积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以及图7示出了图1的局部放大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内胆;20、蒸笼;21、透水区;22、承载腔;30、隔腔;40、压力调节装置;41、增压部;42、减压部;43、第一导流管路;44、第二导流管路;45、排气管路;50、外壳;60、上盖;70、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烹饪器具,下面对烹饪器具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内胆10和设置在内胆10中的蒸笼20,蒸笼20与内胆10密封配合,蒸笼20具有透水区21和用于盛放米粒的承载腔22,蒸笼20的外侧壁与内胆1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隔腔30,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使隔腔30和承载腔22之间产生压力差的压力调节装置40。当烹饪器具开始工作后,承载腔22与上盖60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利用压力调节装置40能够很好的将水通过负压吸到蒸笼20中,实现米与水充分接触,进入米吸水和煮米阶段;进一步地,利用压力调节装置40还可以将水压到内胆10中,实现米与水分离,进入蒸米阶段。这样,该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不再完全依赖水沸腾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而是通过压力调节装置40,实现米和水的分离和接触,容易操作;而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冲洗米必须在水沸腾状态下进行,该烹饪器具可以在任意温度下进行冲洗米的过程。如图1至图4所示,具体地,蒸笼20的底壁中部向上凸出以使蒸笼20的底壁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结构,这样,在蒸米过程中,可以避免内胆10中的水上升与米接触,另外利用水蒸汽蒸熟米饭,可以使烹饪出的米饭口感更好。可选地,蒸笼20可以为圆柱体或者椎体或者六面体等形状。设置在蒸笼20底壁上的多个透水孔形成上述的透水区21。可选地,在保证蒸笼20内的米不会通过透水孔漏出的前提下,透水孔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矩形或者多边形。具体地,压力调节装置40与承载腔22连通以调节承载腔22内的压力。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具体地,压力调节装置40包括增压部41以及减压部42,增压部41通过第一导流管路43与承载腔22连通,减压部42通过第二导流管路44与承载腔22连通。这样,增压部41在工作时,能够很好的将水压到内胆10中,减压部42在工作时,能够将水通过负压吸到蒸笼20中;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蒸煮方式,不再完全依赖水沸腾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增压部41和减压部42的交替工作,实现米和水的分离和接触;利用增压部41和减压部42实现水上升和下降,对电控部分的要求就降低,不需要担心水溢出;在蒸煮过程中,增压部41和减压部42可以互相配合,确保水完全浸没米,避免蒸汽压力作用的不稳定而导致表层米蒸煮不均。可选地,为了实现整个烹饪器具占用空间小的问题,第一导流管路43和第二导流管路44均为弯折状或者弯曲状。具体地,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排出气体,烹饪器具还包括与减压部42连接的排气管路45,排气管路45的一端与减压部4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上盖60外。在本技术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压力调节装置40包括一体设置的增压部41以及减压部42。增压部41和减压部42均通过第三导流管路与承载腔22连通。具体地,第三导流管路的一端延伸至蒸笼20内,另一端延伸至烹饪器具外部。其中,将图1至图4中的第一导流管路43和第二导流管路44两个管路合成为一个即可形成该替代实施例中的第三导流管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外壳5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烹饪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内胆(10)和设置在所述内胆(10)中的蒸笼(20),所述蒸笼(20)与所述内胆(10)密封配合,所述蒸笼(20)具有透水区(21)和用于盛放米粒的承载腔(22),所述蒸笼(20)的外侧壁与所述内胆(1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隔腔(30),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隔腔(30)和所述承载腔(22)之间产生压力差的压力调节装置(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内胆(10)和设置在所述内胆(10)中的蒸笼(20),所述蒸笼(20)与所述内胆(10)密封配合,所述蒸笼(20)具有透水区(21)和用于盛放米粒的承载腔(22),所述蒸笼(20)的外侧壁与所述内胆(1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隔腔(30),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隔腔(30)和所述承载腔(22)之间产生压力差的压力调节装置(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0)与所述承载腔(22)连通以调节所述承载腔(22)内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0)包括增压部(41)以及减压部(42),所述增压部(41)通过第一导流管路(43)与所述承载腔(22)连通,所述减压部(42)通过第二导流管路(44)与所述承载腔(2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路(43)和/或所述第二导流管路(44)为弯折状或者弯曲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0)包括一体设置的增压部(41)以及减压部(42),所述增压部(41)和所述减压部(42)均通过第三导流管路与所述承载腔(22)连通。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