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槟榔果的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767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槟榔果的软化方法,将槟榔果置于高能射线区域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剂量为10~5000kGy,之后在任意温度下静置1小时以上。本方法通过将食用槟榔果置于高能射线场进行辐照软化,可以使槟榔软化均匀且易于调整软化程度,操作步骤简单,同时有利于后续处理工序中卤水的均匀扩散。

A method of softening areca fru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ftening method for areca fruit. The areca fruit is irradiated in the high-energy radiation area, the radiation dose is 10 to 5000kGy, and then it is placed for 1 hours at any temperature. This method can soften and soften areca by setting areca fruit in high energy field, and soften and even soften.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is simple,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uniform diffusion of brine in subsequent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槟榔果的软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槟榔食品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有机酸、氨基酸、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因此又可以称为纯天然植物口香糖。槟榔在我国湖南、海南、福建、中国台湾及东南亚等国家消费量较大,年总产值已超过200亿。但槟榔质地坚硬、其纤维较硬、过长,对牙齿磨损大甚至易致使其脱落、容易刺破口腔并引起口腔黏膜病变。因此,对槟榔纤维的软化是槟榔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来关于槟榔软化方法的研究不少,主要方法有高温蒸煮、冷冻和微波等物理软化法,以及碱泡等化学软化法,酶处理、微生物降解等生物软化法。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软化效果差、周期长的问题。同时,蒸煮容易造成槟榔颜色变深影响产品美观;微波软化法会使槟榔内部产生干枯感且软化不均匀;强碱泡使槟榔果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目前市面上大多采用传统的石灰乳浸泡法,不仅对口腔刺激大,还容易造成产品重金属超标。而化学软化法易造成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环境污染;生物酶解法效果较好,但软化条件较难掌控、工序复杂,且容易造成槟榔表面及切口起毛,影响成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槟榔果的软化方法,将食用槟榔果置于高能射线场进行辐照软化,操作简单,软化效果好,同时有利于后续处理工序中卤水的均匀扩散。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法将槟榔果置于高能射线区域进行辐照处理,辐照量为10~5000kGy,之后在任意温度下静置1小时以上,静置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本方法通过粒子流打断槟榔中的纤维素、降低分子量、破坏其结晶区域从而达到软化效果;本方法不需添加任何助剂,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槟榔果的原味。同时,高能射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能够提高产品的卫生质量,避免微生物污染。值得注意的是,辐照剂量需适中,如剂量不足难以破坏纤维素,达不到软化效果;但若剂量过高,如>5000kGy,则容易引起槟榔纤维过度断裂,造成因易碎而不适于咀嚼,影响口感。需要指出的是,辐照过程受外部环境影响不大,可以在常压或真空下进行,而环境气体可以选择空气、氧气或惰性气体。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辐照处理,所述高能射线为经过电子加速器加速的电子束。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辐照处理,所述高能射线为钴源释放的γ射线。进一步的,高能射线辐照剂量优选为50、100、200、5000kGy。进一步的,所述静置时间优选为1~12小时,静置环境可以选择有氧或无氧条件。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放置时间也可以超过12小时,但可能影响口感。进一步的,辐照后槟榔果的静置温度优选为25~70℃。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处理前的软化效果。图2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和处理前的软化效果。图3为辐照处理前槟榔果的纤维微观形态图。图4为实施例1辐照处理后的纤维微观形态图。图5为实施例2辐照处理后的纤维微观形态图。图6为实施例3辐照处理后的纤维微观形态图。图7为对比例2辐照处理后的纤维微观形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表进一步阐述上述技术方案。实施例1将槟榔包好后在常温常压下直接将其置于伽马射线源中辐照处理,吸收剂量为10kGy。将辐照处理后的槟榔在空气条件下,温度为25℃时放置12h。实施例2将槟榔包好后在常温常压下直接将其置于伽马射线源中辐照处理,吸收剂量为100kGy。将辐照处理后的槟榔在空气条件下,温度为50℃时放置4h。实施例3将槟榔包好后在常温常压下直接将其置于伽马射线源中辐照处理,吸收剂量为5000kGy。将辐照处理后的槟榔在空气条件下,温度为60℃时放置1h。实施例4将槟榔包好后在常温常压下直接将其置于电子加速器中辐照处理,吸收剂量为200kGy,处理时间为30s。将辐照处理后的槟榔在无氧氧条件下,温度为70℃时放置1h。对比例1将槟榔包好后在常温常压下直接将其置于伽马射线源中辐照处理,吸收剂量为1kGy。将辐照处理后的槟榔在有氧条件下,温度为25℃时放置12h。对比例2将槟榔包好后在常温常压下直接将其置于伽马射线源中辐照处理,吸收剂量为8000kGy。将辐照处理后的槟榔在有氧条件下,温度为25℃时放置12h。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的槟榔果选用产于海南的优质干果。实验数据由美国FTC公司的-TMS-PRO食品物性分析仪和日本JEOL公司的JSM-636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到。由附图1、2可以看出,对于青果槟榔与烟果槟榔,在吸收剂量高于10kGy时,高能射线的辐照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槟榔中粗纤维含量,同时处理后槟榔的粗灰分、粗脂肪、能量等均未发生变化,产品口感、色泽、香味等品质均得以保持。如附图4、5所示,当吸收剂量较小时,其粗纤维含量变化小,软化效果差。如附图7所示,槟榔果吸收的辐照剂量较高,其粗纤维断裂严重,槟榔果变得很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槟榔果的软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槟榔果的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槟榔果置于高能射线区域进行辐照处理,辐照量为10~5000kGy,之后在任意温度下静置1小时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槟榔果的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槟榔果置于高能射线区域进行辐照处理,辐照量为10~5000kGy,之后在任意温度下静置1小时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槟榔果的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射线为经过电子加速器加速的电子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槟榔果的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吴国忠杨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申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