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房德祥专利>正文

一种使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被动式二阶段触控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003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被动式二阶段触控笔,供操控一电容式触控屏幕,包含:一中空外管,成套筒状;一金属中接牙体,其套接于该中空外管的内部,中接牙体成套筒状且具有一第一外螺合部;一金属螺牙套,其一第一端套接于该中接牙体的内部,金属螺牙套具有一第二外螺合部与一第三外螺合部;一中空的金属主体壳,其一第一端的内螺合部与该第三外螺合部成螺接状态,其一第二端的外部套接一导电硅胶体,该导电硅胶体的约中央位置具有一孔洞;其中,该金属主体壳的内部空间供容纳一可轴向移动的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的一第一端选择性地伸出于该孔洞之外或退缩于该孔洞之内。

A passive two stage touch pen used in a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被动式二阶段触控笔
本技术涉及操控触控面板的触控笔。尤其是,关于被动式二阶段触控笔。
技术介绍
为了精确的操控小型移动式电子装置,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触控笔于是诞生。触控笔大致分为被动式与主动式两种,主动式触控笔需要一电池与一电路板,利用电路产生电信号,如电波、电流或电压。当触控笔的笔头(直径2mm)接触面板时,所产生的电波会让面板感应到,而达成触控的功效。相反的,被动式触控笔是利用人体手指上的静电力,当触控笔的笔头(直径8mm)接触面板时,静电力所产生的小电流会让面板感应到,而达成触控的功效。于使用目前的主动式触控笔时,会因为使用人的无心动作而使笔头离开面板,成为操控上的误动作,而造成输入动作的困扰。且主动式触控笔需要配置一电池与一电路板,成本显然较高。另外,虽成本较低,但被动式触控笔的笔头(直径8mm)稍大,于接触面板时,笔头易阻挡操控者的视线,故不容易精准地定位,容易触动到邻近的错误位置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困扰,本技术特别提供一种使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被动式二阶段触控笔,供操控一电容式触控屏幕,欲达到下列的目的:(1)改善定位精确度;(2)画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被动式二阶段触控笔,供操控一电容式触控屏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外管(11),成套筒状;一金属中接牙体(13),其套接于该中空外管(11)的内部,中接牙体成套筒状且具有一第一外螺合部(131);一金属螺牙套(15),其一第一端套接于该中接牙体(13)的内部,金属螺牙套(15)具有一第二外螺合部(151)与一第三外螺合部(153);一中空的金属主体壳(17),其一第一端的内螺合部与该第三外螺合部(153)成螺接状态,其一第二端的外部套接一导电硅胶体(19),该导电硅胶体(19)的中央位置具有一孔洞(18);其中,该金属主体壳(17)的内部空间供容纳一可轴向移动的定位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被动式二阶段触控笔,供操控一电容式触控屏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外管(11),成套筒状;一金属中接牙体(13),其套接于该中空外管(11)的内部,中接牙体成套筒状且具有一第一外螺合部(131);一金属螺牙套(15),其一第一端套接于该中接牙体(13)的内部,金属螺牙套(15)具有一第二外螺合部(151)与一第三外螺合部(153);一中空的金属主体壳(17),其一第一端的内螺合部与该第三外螺合部(153)成螺接状态,其一第二端的外部套接一导电硅胶体(19),该导电硅胶体(19)的中央位置具有一孔洞(18);其中,该金属主体壳(17)的内部空间供容纳一可轴向移动的定位组件(16),该定位组件(16)的一第一端选择性地伸出于该孔洞(18)之外或退缩于该孔洞之内,而于其伸出于该孔洞之外时的第一阶段,该定位组件(16)供精准地定位屏幕上的一目标位置,于该定位组件(16)退缩于该孔洞之内时的第二阶段,该导电硅胶体(19)开始与该目标位置接触而产生触控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被动式二阶段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进一步包括一导电套环(14)、与一弹簧(12),定位组件(16)套接于导电套环(14)之中且露出该第一端,其中,套接后的导电套环(14)与弹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房德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