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667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供高温可燃气体依次通过的汽化冷却管道、粗除尘器、绝热管道、余热锅炉、精除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从850℃降至200℃的高温气体的余热回收,获得中低压蒸汽,可以有效抑制甚至消除煤气爆炸,有效降低煤气爆炸风险,实现对高温含尘煤气的除尘和热量回收。

A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ble ga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ble gas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vaporizing cooling pipe, a coarse dust collector, an adiabatic pipe, a waste heat boiler and a fine dust collector which are used for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ble gas to pass in sequenc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heat recovery of high temperature gas from 850 to 200 degrees, and obtains medium and low pressure steam. It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or even eliminate gas explosio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gas explosion, and realize the dust removal and heat recovery of high temperature dusty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温可燃气体冷却回收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的转炉煤气,转炉煤气的主要成分包含CO等可燃成分,当转炉煤气温度降低到CO燃点温度后,就可能引起爆炸。为了保障转炉煤气余热回收系统的安全,现有技术一般将转炉煤气冷却到850℃左右,然后采用喷水或者蒸汽的方法快速冷却,避免CO等可燃成分引起的爆炸。利用喷水冷却转炉煤气时,耗水量大,产生的污水含尘,处理困难,运行成本高;利用蒸汽冷却时,需要消耗宝贵的蒸汽资源,而制蒸汽需要软水或者除盐水,并非真正的“干法”冷却。利用喷水或者喷蒸汽的方法冷却转炉煤气时,均不能回收转炉煤气850℃以下的显热,造成余热资源的巨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可燃气体的余热回收成本高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供高温可燃气体依次通过的汽化冷却管道、粗除尘器、绝热管道、余热锅炉、精除尘器。进一步地,所述粗除尘器的底部灰斗上设有吹扫装置,所述吹扫装置中的气体选自氮气、惰性气体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余热锅炉的炉膛内,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蒸发器、省煤器、热换管。进一步地,所述绝热管道的入口设有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中的气体选自氮气、惰性气体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惰性气体选自氦、氖、氩、氪、氙、氡、Og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绝热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排灰斗。进一步地,所述绝热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防爆门。进一步地,所述绝热管道的出口设有蓄热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精除尘器上连接有风机。进一步地,所述粗除尘器为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壳体从外到内依次为金属密封壳、水冷膜式壁、高温耐磨浇注料。进一步地,所述绝热管道的外壁为金属光管,所述金属光管内敷设有绝热耐火材料层,所述绝热耐火材料层内设有锚固钉,所述锚固钉焊接于所述金属光管上。进一步地,所述精除尘器选自过滤式除尘器。优选地,所述过滤式除尘器为布袋过滤器。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可燃气体选自转炉煤气。进一步地,所述粗除尘器的底部灰斗出口连通有冷渣器。进一步地,所述粗除尘器的底部灰斗出口与冷渣器之间设有卸灰阀。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从850℃降至200℃的高温气体的余热回收,获得中低压蒸汽,可以有效抑制甚至消除煤气爆炸,有效降低煤气爆炸风险,实现对高温含尘煤气的除尘和热量回收。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1—汽化冷却管道2—粗除尘器3—绝热管道4—余热锅炉41—气体进口42—蒸发器43—省煤器44—热换管45—气体出口5—精除尘器6—风机7—吹扫装置8—卸灰阀9—冷渣器10—防爆门11—排灰斗12—蓄热装置13—喷射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本实施例以转炉烟气的余热回收为例进行说明,当然,该余热回收系统也适用于其他高温可燃气体的回收处理。一种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汽化冷却管道1、粗除尘器2、绝热管道3、余热锅炉4、精除尘器5。转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在汽化冷却管道1中进行降温,使得气体被冷却至800℃-1000℃后,依次进入粗除尘器2、绝热管道3、余热锅炉4、精除尘器5,实现进一步的降温和除尘,得到净化后的煤气,通过煤气回收排放装置,储存合格的煤气,排放不合格的煤气。余热锅炉4优选为对流式余热锅炉。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的结构为立式烟道结构,烟道截面为矩形,炉墙为膜式壁炉墙,本实施例的余热锅炉包括位于锅炉进气端的气体进口41、位于锅炉出气端的气体出口45,余热锅炉4的炉膛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蒸发器42、省煤器43、热换管44,蒸发器42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或多个,省煤器43的规格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热换管44呈模块化设置,烟气依次流经蒸发器42、省煤器43、热换管44外壁,实现热量回收。热换管44上设置有振打清灰装置和激波清灰装置,便于热换管44的清灰处理。粗除尘器2的底部灰斗出口连通有冷渣器9。粗除尘器2回收的大颗粒粉尘落入粗除尘器2的底部灰斗,冷渣器9对高温渣进行冷却,然后排出冷却后的渣料。粗除尘器2的底部灰斗出口设有卸灰阀8,卸灰阀8优选为高温卸灰阀,落入粗除尘器2底部的高温渣通过卸灰阀8排至冷渣器9,实现对排渣量的调节。粗除尘器2的底部灰斗上设有吹扫装置7,吹扫装置7中的气体选自氮气、惰性气体中的至少一种。在转炉生产间歇,通过氮气吹扫将滞留在粗除尘器2下部的煤气赶出,降低爆炸风险。粗除尘器2、绝热管道3中吹扫时,采用的气体为比较稳定的气体,即不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的气体,可以为氮气、惰性气体等,其中,惰性气体选自氦、氖、氩、氪、氙、氡、Og中的至少一种。绝热管道3上设有至少一个排灰斗11,气体中的粉尘可以积累在排灰斗11中,实现进一步的排灰。由于转炉煤气等高温可燃气体中含有大量粉尘,并且绝热烟道较长,在煤气输送的过程中有部分粉尘会由于重力沉降到绝热烟道底部,因此需要设置排灰斗11,将烟道底部粉尘定时排出。绝热管道3上设有至少一个防爆门10。如果发生爆炸,防爆门10能够及时打开,保护余热锅炉4和粗除尘器2。防爆门10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确定。绝热管道3的入口设有喷射装置13,喷射装置13中的气体选自氮气、惰性气体中的至少一种。在炼钢吹氧前进行喷氮,隔绝管内的空气与转炉入口进来的煤气。绝热管道3出口设有蓄热装置12,通过蓄热保证余热锅炉4(即中温段)煤气进口温度不低于650℃,也保证高温段的空气燃尽。绝热管道3上设有多个防爆门10,如果发生爆炸,防爆门10能够及时打开,保护余热锅炉4和粗除尘器2。精除尘器5上连接有风机6。风机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高温可燃气体依次通过的汽化冷却管道(1)、粗除尘器(2)、绝热管道(3)、余热锅炉(4)、精除尘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高温可燃气体依次通过的汽化冷却管道(1)、粗除尘器(2)、绝热管道(3)、余热锅炉(4)、精除尘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除尘器(2)的底部灰斗上设有吹扫装置(7),所述吹扫装置(7)中的气体选自氮气、惰性气体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4)的炉膛内,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蒸发器(42)、省煤器(43)、热换管(4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管道(3)的入口设有喷射装置(13),所述喷射装置(13)中的气体选自氮气、惰性气体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可燃气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管道(3)上设有至少一个排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侯祥松刘旭梁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