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装置、终端设备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23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终端设备及车辆,该支架装置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支架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连接的挡板;底座,底座与支架主体固定连接,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对地设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终端设备不易固定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有效固定终端设备的效果。

Stents, terminal equipment and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port device, terminal equipment and vehicles, the support device comprises a bracket body, the brack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the bracket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baffl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roove; the base, the bracket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grooves, second groove and the first groove relative set. Through the utility model, the problem that the terminal equipment is not easy to be fixed in the related technology is solved, and the effect of the effective fixed terminal equipment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装置、终端设备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架装置、终端设备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方便用户在车内使用终端设备,将用户端设备(CustomerPremisesEquipment,简称为CPE)终端产品应用到各种大巴、公交车等移动的交通工具上也很迫切。由于移动交通工具的移动性,因此,将终端设备固定安装就成了一个问题,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不易固定,容易造成终端设备损坏的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相关技术中并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终端设备及车辆,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不易固定安装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支架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连接的挡板;底座,底座与支架主体固定连接,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对地设置。可选地,第一凹槽内填充有第一缓冲部。可选地,第一缓冲部的材料包括以下之一:硅胶,塑胶,热电塑料聚氨酯橡胶TUP。可选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第二缓冲部。可选地,第二缓冲部的材料包括以下之一:硅胶,塑胶,热电塑料聚氨酯橡胶TUP。可选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其中,第一挡板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一端;第二挡板设置在与第一挡板对应的第一凹槽的另一端。可选地,支架主体上设置第一挡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支架主体上设置第二挡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可选地,第一凹槽内设有加强筋;环形卡箍穿过卡箍安装孔与加强筋固定连接,其中,卡箍安装孔设置在加强筋上。可选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对应的底座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安装孔。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支架装置,支架装置为上述任一项的支架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为上述的终端设备。通过本技术,由于将终端设备安装在支架主体与底座构成的支架装置中,其中,支架主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支架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连接的挡板;底座与支架主体固定连接,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对地设置。将终端设备进行了固定,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终端设备不易固定的问题,达到有效的固定终端设备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a是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b是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固定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固定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固定结构示意图(三);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固定结构示意图(四);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图12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3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4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5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图16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7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8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9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图20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和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1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和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图22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和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三);图23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和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图24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5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图26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三);图27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卡箍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图28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9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0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三);图31是根据本技术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附图标记:10-支架主体;11-第一凹槽;12-挡板;121-第一挡板;122-第二挡板;131-第一安装孔;132-第二安装孔;14-加强筋;141-卡箍安装孔;20-底座;21-第二凹槽;221-第三安装孔;222-第四安装孔;30-第一缓冲部;40-环形卡箍;50-第二缓冲部;60-螺钉;70-终端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在终端设备70以及移动交通工具上的支架装置,图1a是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a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可以将终端设备70安装在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构成的支架装置中,其中,支架主体1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支架主体10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1连接的挡板12;底座20与支架主体10固定连接,底座20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1,第二凹槽21与第一凹槽11相对地设置。下面结合图1b至图31,对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优选地,通过如图1b中所示的部件,在支架主体10(可以是塑胶外壳)的第一凹槽11中填充上第一缓冲部30包括的两个支架主体软胶,并在底座20中的第二凹槽21中填充上第二缓冲部50包括支架底座软胶。如图2所示,先将终端设备70设置在支架主体10的第一凹槽11中,然后将终端设备70设置在底座20中的第二凹槽21中,并将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连接。完整的安装如图3所示。图7是单独的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的组合示意图。将终端70设置在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中,对终端设备70进行固定。其中,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之间可以是接合连接,也可以是不接合连接。通过上述支架装置对终端设备70的固定,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终端设备70不易固定的问题,达到有效的固定终端设备70的效果。如图4所示,利用两个螺钉60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131和第二安装孔132将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的组合固定到车辆上。或者是利用两个环形卡箍40将支架设备固定在车辆上,如图5所示,是利用卡箍40进行固定的安装侧视图。如图6所示,是利用通过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支架装置、终端设备及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0),所述支架主体(1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支架主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1)连接的挡板(12);底座(20),所述底座(20)与所述支架主体(10)连接,所述底座(20)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二凹槽(21)与所述第一凹槽(11)相对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0),所述支架主体(1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支架主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1)连接的挡板(12);底座(20),所述底座(20)与所述支架主体(10)连接,所述底座(20)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二凹槽(21)与所述第一凹槽(11)相对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内填充有第一缓冲部(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30)的材料包括以下之一:硅胶,塑胶,热电塑料聚氨酯橡胶TUP。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21)内填充有第二缓冲部(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部(50)的材料包括以下之一:硅胶,塑胶,热电塑料聚氨酯橡胶TUP。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包括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其中,所述第一挡板(121)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途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