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组件、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13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板组件、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基板组件包括:第一基板,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利用第一隔断区隔离的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第一电极区域包括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和自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向外延伸的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用于设置金属导电块;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一电极层相对设置,第二电极层包括利用第三隔断区隔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电连接部的投影位于第一区域中,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的投影和第二电连接部的投影位于第二区域中,金属导电块的两端与第二电连接部和第二电极层电连接。解决了上基板被腐蚀的问题。

Baseboard component, 2D/3D switcha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ubstrate component, a 2D/3D switchable display panel and a display device. A substrate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substrate including a first electrode layer, a first electrode layer includes a first electrode using the first partition region and a second electrode area isolation, the first electrode region includes a first encapsulation part and the electro-optic material extending outward from the first portion of the electro-optic material package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he second electrode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part second, the electric connecting part for setting a conductive metal block; the second substrate includes a second electrode layer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layer and the first electrode layer is arranged opposite to the second electrode layer includes a first region and a second region isolation using third partition area, wherein the first electrical connecting part of the projection is in the first area, the first package of electro-optic material the projection and projection of the seco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part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regions, both ends of the metal conductive block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art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layer Electrical connection. The problem of corrosion of the upper substrate wa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板组件、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显示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板组件、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及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3DSwitchCell(2D和3D切换单元)所用玻璃基板为ITO玻璃基板,当上下两层ITO玻璃基板通过压合成盒后,上下基板间ITO玻璃基板会形成类似可导电的“电容器”,当通电时,上下基板会存在电势差形成设计要求的电场,用于控制上下基板间液晶分子进行翻转,此为设计所必要项目。但此种类似“电容器”上下基板为ITO整面涂覆,因目前成盒压合后无法做到完全完全密封(台阶边无法CutonSeal),在密封框以内(AA区)为设计有效区,同时存在密封框以外区域裸露在“空气中”,在做信赖性测试过程中THB项目时,因密封区域以外“无效区”同时具备两个因素:ITO(导电膜)与空气(伴随水汽)接触;上下基板通电时密封框外边缘上下基板存在电势差(交流电场),上下基板受电场和水汽影响,发生电化学腐蚀现象,影响电信号传输,甚至导致液晶分子翻转异常。目前现有解决方案为:将Spacer侧单侧基板在成盒前,使用激光(Laser)方式打隔离框将AA区以外的“无效区”与有效区域进行隔离,此设计方案可完全改善产品非台阶边边缘位置处的ITO腐蚀现象,因为Laser框隔离后,基板边缘Laser框外“无效区”位置处上下基板无电势差,因此避免电化学腐蚀反应发生。但是,上述改善设计方案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电化学腐蚀现象,这是因为FPC焊接为单侧焊接时,需求输入不同大小和方向电压,形成上下基板电势差,设计要求在下基板10’的A接点11’和B接点12’分别进行焊接以及两端分别输入不同电信号(如图1和2所示):A接点11’输入PMW信号,通过金属导电部与上基板20’侧导通,B接点12’直接输入GND信号通过隔离框13’“开口处”直接输入下基板10’侧AA区(隔离框内有效区),如此AA区存在分别由隔离框13’两边A接点11’和B接点12’输入PMW和GND信号,然后通过控制PMW和GND信号差异,实现上下基板“有效区”存在人为控制电势差,形成可控电场,按照人为意愿控制液晶分子翻转与否(通电与否),实现2D和3D模式切换下基板侧隔离框13’无法完全“封口”进行绝对隔离,即FPC输入电压时,当金属导电部正常导通时,上基板20’侧a接点21’与下基板10’侧A接点11’连接形成相同电势,因上基板20’侧a接点21’和b接点22’为同电势,故上基板20’侧b接点22’与下基板10’侧A接点11’为同电势,因A接点11’和B接点12’存在电压差,那么B接点12’和b接点22’间存在电压差,当有水汽存在时,B接点直接裸露在外界环境中,从而发生电化学腐蚀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板组件、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及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基板组件的上基板的b接点被腐蚀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板组件,包括:第一基板,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利用第一隔断区隔离的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第一电极区域包括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和自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向外延伸的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用于设置金属导电块;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一电极层相对设置,第二电极层包括利用第三隔断区隔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电连接部的投影位于第一区域中,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的投影和第二电连接部的投影位于第二区域中,金属导电块的一端与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极层电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第三隔断区与第一电连接部在第二基板的投影边缘对应设置。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隔断区包括:第一段,第一段具有两端,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且第一端和第二端相互靠近设置;第二段,第二段的始端与第一端相连,且末端延伸至第一电极层的第一边缘;第三段,第三段的始端与第二端相连,末端延伸至第一边缘。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段的两端之间、第二段和第三段在第二基板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三隔断区与第一投影对应设置。进一步地,上述第三段相对于第二段靠近第二电连接部设置,第二电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段与第一边缘的连线、第一段、第三段和第一边缘围成的区域中,连线与第一段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连线、第一连接点与第一端之间的第一隔断区、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直线段以及第二端至第三段的末端在第二基板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三隔断区与第二投影对应设置。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电连接部由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延伸至第一边缘,第一边缘仅为第一电极层的一个边缘,第二电极区域被第二隔断区隔断为电导通区和绝缘区,第二隔断区与第一隔断区相连且延伸至第一边缘,电导通区设置在第二隔断区、第一隔断区和第一边缘围成的区域中。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段和第三段平行且间距为D1,第二段末端所在的第一边缘长度为L,且D1=1/10~1/3L,第三段相对于第二段靠近第二隔断区平行设置,第二隔断区和第三段的间距为D2,其中D2==1/10~1/3L。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隔断区、第二隔断区和第三隔断区为通过激光切割形成的电绝缘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组件和金属导电块,该基板组件为上述任一种的基板组件,金属导电块设置于基板组件的第二电连接部上,金属导电块的一端与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另一端与基板组件的第二区域电连接,在基板组件的第二电连接部和第一电连接部上分别施加电压信号时,基板组件的第二电极层中的第二区域与第一电极层中的第二电极区域电压相同,基板组件的第一电极层中的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与第一电连接部电压相同,第一区域无电压。进一步地,上述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还包括密封框胶,密封框胶设置在基板组件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且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与密封框胶形成密闭空间,第一电极层的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部分第一电连接部设置在密闭空间中。进一步地,上述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电极层的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进一步地,上述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配向层,第一配向层设置在密封框胶内的第一电极层上,优选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配向层,第二配向层设置在密封框胶内的第二电极层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包括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该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为上述任一种的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基板上设置第三隔断区,利用第三隔断区将第二电极层隔断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电连接部的投影位于第一区域中,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的投影位于第二区域中,从而使得在基板组件的第二电极区域和第一电连接部上分别施加电压信号时,第二电极层中的第二区域与第一电极层中的第二电极区域电压相同,第一电极层中的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第一电连接部电压相同,而第一区域(上基板的b接点所在区域)无电压,即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一区域原本存在的电压差消失,进而即使当第一区域直接裸露在外界环境中,也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板组件、2D/3D可切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10),包括第一电极层(11),所述第一电极层(11)包括利用第一隔断区(40)隔离的第一电极区域(111)和第二电极区域(112),所述第一电极区域(111)包括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101)和自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101)向外延伸的第一电连接部(102),所述第二电极区域(112)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用于设置金属导电块(01);第二基板(20),包括第二电极层(21),所述第二电极层(21)和所述第一电极层(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21)包括利用第三隔断区(60)隔离的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02)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211)中,所述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101)的投影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212)中,所述金属导电块(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层(21)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10),包括第一电极层(11),所述第一电极层(11)包括利用第一隔断区(40)隔离的第一电极区域(111)和第二电极区域(112),所述第一电极区域(111)包括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101)和自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101)向外延伸的第一电连接部(102),所述第二电极区域(112)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用于设置金属导电块(01);第二基板(20),包括第二电极层(21),所述第二电极层(21)和所述第一电极层(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21)包括利用第三隔断区(60)隔离的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02)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211)中,所述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101)的投影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212)中,所述金属导电块(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层(2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断区(60)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02)在所述第二基板(22)的投影边缘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断区(40)包括:第一段(41),第一段(41)具有两端,所述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互靠近设置;第二段(42),所述第二段(42)的始端与所述第一端相连,且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电极层(11)的第一边缘;第三段(43),所述第三段(43)的始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41)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段(42)和所述第三段(43)在所述第二基板(20)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三隔断区(60)与所述第一投影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43)相对于所述第二段(42)靠近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41)与所述第一边缘的连线、所述第一段(41)、所述第三段(43)和所述第一边缘围成的区域中,所述连线与所述第一段(41)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所述连线、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所述第一隔断区(40)、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直线段以及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三段(43)的末端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三隔断区(60)与所述第二投影对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02)由所述第一电光材料封装部(101)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仅为所述第一电极层(11)的一个边缘,所述第二电极区域(112)被第二隔断区(50)隔断为电导通区和绝缘区,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