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4e00\u79cd\u81ea\u52a8\u8c03\u6e29\u7684\u5ea7\u6905\u57ab\uff0c\u5305\u62ec\u6c34\u5e73\u90e8\u4e0e\u503e\u659c\u90e8\uff0c\u6240\u8ff0\u6c34\u5e73\u90e8\u7684\u5185\u7aef\u4e0e\u503e\u659c\u90e8\u7684\u4e0b\u7aef\u76f8\u4e92\u8fde\u63a5\uff1b\u6240\u8ff0\u6c34\u5e73\u90e8\u4e3a\u5c42\u72b6\u7ed3\u6784\uff0c\u5305\u62ec\u627f\u5750\u90e8\u3001\u5439\u98ce\u90e8\u4e0e\u6c14\u56ca\u90e8\uff0c\u6240\u8ff0\u627f\u5750\u90e8\u7684\u5236\u9020\u6750\u6599\u4e3a\u4eff\u751f\u8702\u5de2\u68c9\uff0c\u6240\u8ff0\u5439\u98ce\u90e8\u4e3a\u4e2d\u7a7a\u7ed3\u6784\uff0c\u5439\u98ce\u90e8\u7684\u5185\u7aef\u4e0e\u6563\u70ed\u98ce\u6247\u76f8\u8fde\u63a5\uff0c\u8be5\u6563\u70ed\u98ce\u6247\u4e0e\u627f\u5750\u90e8\u4e0a\u8bbe\u7f6e\u7684\u6e29\u5ea6\u4f20\u611f\u5668\u7535\u8def\u8fde\u63a5\uff0c\u6e29\u5ea6\u4f20\u611f\u5668\u5305\u62ec\u91d1\u5c5e\u5916\u58f3\u3001\u8f93\u5165\u7535\u6e90\u7ebf\u3001\u8f93\u51fa\u7535\u6e90\u7ebf\u3001\u56fa\u5b9a\u6881\u3001\u65cb\u8f6c\u6881\u3001\u6d3b\u52a8\u5bfc\u7535\u7247\u3001\u56fa\u5b9a\u5bfc\u7535\u7247\u3001\u8721\u5757\u3002 This design not only has strong air permeability, good ventilation effect, but also has strong sensitivity and high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温的座椅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用品,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温的座椅垫,具体适用于增强透气性,提高通风效果,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电路交通发展迅速,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铁路总里程长达9万公里,全年运送旅客16.4亿人次,已成为公民外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中,尤其高铁最为快捷,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效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效率的营运效率对旅客的乘坐也提出了高要求,尤以自动调温的座椅垫为甚,现有的坐垫基本由填充物外包一层表面材料构成,透气性很差,乘坐很不舒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200983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4月25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在高铁上的座椅,包括座位靠背、坐垫,所述座位靠背上安装有斜系式安全带和水平系式安全带。虽然该技术通过在高铁座椅上安装斜系式和水平系式安全带,以减少因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该技术采用的坐垫仍为常规产品,即里面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温的座椅垫,包括水平部(1)与倾斜部(2),所述水平部(1)的内端与倾斜部(2)的下端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1)为层状结构,包括承坐部(3)、吹风部(4)与气囊部(7),所述承坐部(3)的底面与吹风部(4)的顶面相连接,吹风部(4)的底面与气囊部(7)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承坐部(3)的制造材料为仿生蜂巢棉,所述吹风部(4)为中空结构,吹风部(4)的内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该散热风扇(5)与承坐部(3)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6)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固定梁(64)、旋转梁(65)、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温的座椅垫,包括水平部(1)与倾斜部(2),所述水平部(1)的内端与倾斜部(2)的下端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1)为层状结构,包括承坐部(3)、吹风部(4)与气囊部(7),所述承坐部(3)的底面与吹风部(4)的顶面相连接,吹风部(4)的底面与气囊部(7)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承坐部(3)的制造材料为仿生蜂巢棉,所述吹风部(4)为中空结构,吹风部(4)的内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该散热风扇(5)与承坐部(3)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6)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固定梁(64)、旋转梁(65)、活动导电片(66)、固定导电片(67)、蜡块(68),且固定梁(64)、旋转梁(65)均为绝缘材料制造;所述金属外壳(61)的顶壁上开设有一个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的内壁与嵌入其内部的蜡块(68)相粘接,蜡块(68)与位于其正下方的旋转梁(65)的右部正对设置,旋转梁(65)的中部与固定梁(64)的顶部相铰连,固定梁(64)的底部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的内表面相连接,旋转梁(65)的左部与活动导电片(66)的底部相连接,活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