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林先专利>正文

顶杆及包括有该顶杆的大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0608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2:46
一种顶杆,所述顶杆系空心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具有开口的主体部及恰好遮盖该开口的盖体,所述主体部具有内壁面,所述盖体包括呈片状的遮盖部及自该遮盖部周侧外缘一体延伸而贴靠于所述内壁面的内贴部。如此,所述顶杆的侧面比较平整,喷涂上花纹后纹路比较规则、完整。

Top bar and roof support including the top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杆及包括有该顶杆的大棚支架
本技术有关葡萄的培植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搭建大棚的顶杆。
技术介绍
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多花,与叶对生,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种子倒卵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葡萄是世界上种植最广、产量最多的果品类腾科植物,葡萄的产量多少、质量好坏,不仅与品种有关,也与栽培管理有关,葡萄培植时,需要支架将藤蔓支撑起来,以便其更好的接受阳光的照射。传统的大棚支架在制作时,会设置彼此连接固定的弯杆、横杆与顶杆,以及起支撑作用的竖杆,而横杆、顶杆、弯杆及竖杆之间常常因为固持不可靠影响整个大棚支架的结构强度甚至导致坍塌。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机构及具有该连接机构的葡萄大棚支架,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杆,其结构比较容易形成完美的外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顶杆,所述顶杆系空心管结构,所述顶杆包括具有开口的主体部及恰好遮盖该开口的盖体,所述主体部具有内壁面,所述盖体包括呈片状的遮盖部及自该遮盖部周侧外缘一体延伸而贴靠于所述内壁面的内贴部。进一步地,所述遮盖部的周侧外缘与所述主体部的开口边缘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内贴部以粘贴的方式粘贴于所述内壁面。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棚支架,其包括竖杆、横杆、弯杆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顶杆,所述竖杆、横杠、弯杆及顶杆相互组装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弯杆设置成弯口向下的具有两自由末端的弧形,所述横杆连接所述弯杆的两自由末端共同形成一竖直平面,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或弯杆相连且自该连接点竖直向下延伸,所述顶杆垂直所述竖直平面设置成若干个,所述若干个顶杆沿着所述弯杆的弧度排列并与该弯杆一一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件及若干个组装于所述固定件以将其定位的螺丝,所述连接机构夹持于所述竖杆、横杠、弯杆及顶杆中的至少两者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夹持于所述竖杆与横杆之间,所述固定件具有呈平板状基部及自基部一体向上凸伸的一对夹持壁用以夹持所述横杆,所述固定件具有贴靠所述竖杆的水平延伸的第一表面与贴靠所述横杆的U型第二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自所述基部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未向上贯穿的第一狭槽,所述固定件自所述基部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未向下贯穿的第二狭槽,所述第一狭槽设有供所述螺丝向上插入以固定所述横杆的通孔,所述第二狭槽设有供所述螺丝向下插入以固定所述竖杆的通孔,对应所述第一狭槽的通孔的螺丝收容于所述第一狭槽且未向下凸伸出所述第一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狭槽与所述第二狭槽均成对设置且平行于所述夹持壁的延伸方向,所述两个第二狭槽位于所述两个第一狭槽的外侧,所述两个夹持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狭槽与第二狭槽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顶杆结构比较容易形成完美的外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大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大棚支架的支腿、横杆及连接机构的分解图。图3图2所示连接机构的分解图,其中,螺丝与固定件分离。图4是图3所示固定件的前视图。图5是图3所示连接机构的底视图,其中,螺丝组装在固定件上。图6是图1所示竖杆的分解图。图7是现有技术的竖杆的示意图,该竖杆的表面具有明显的拼接痕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葡萄大棚支架100,该葡萄大棚支架100具有竖杆1,由竖杆1向上支撑起的横杆2、弯杆3与顶杆4,以及起连接固定作用的连接机构5。所述弯杆3设置成弯口向下的具有两自由末端的弧形,所述横杆2连接所述弯杆3的两自由末端并共同形成一竖直平面。所述竖杆1与所述横杆2或弯杆3相连且自该连接点竖直向下延伸。所述顶杆4垂直所述竖直平面沿位于水平面的前后方向延伸,并设置成若干个,所述若干个顶杆4沿着所述弯杆3的弧度依次排列并与该弯杆3一一连接。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材质的固定件51及若干个组装于所述固定件51以将其定位的螺丝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5可夹持于所述竖杆1、横杠2、弯杆3及顶杆4中的任意两者之间。图2系所述连接机构5用于连接固定所述竖杆1/第一被连接物与所述横杆2/第二被连接物时的示意图。请进一步结合图3~5,所述固定件51具有贴靠所述竖杆1的第一表面51a与贴靠所述横杆2的第二表面51b。所述第一表面51a呈水平延伸的平面,所述第二表面51b呈U型。所述固定件51具有平板状基部511以及自基部511一体向上凸伸的一对夹持壁512用以将所述横杆2夹持其间,从而形成上述U型第二表面51b。所述夹持壁512垂直所述基部511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基部511具有水平延伸的上下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竖直延伸的前后相对的前表面与后表面。所述固定件51自所述基部51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未向下贯穿的第二狭槽514,所述固定件51自所述基部51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未向上贯穿的第一狭槽513。所述第一狭槽513与第二狭槽514均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前后贯穿所述基部511的前后表面。所述第二狭槽514设有供所述螺丝52向下插入以固定所述竖杆1的通孔510,所述第一狭槽513设有供所述螺丝52向上插入以固定所述横杆2的通孔510。所述螺丝52包括螺帽部522及螺钉部521。所述第一狭槽513与所述第二狭槽514均收容所述螺帽部522。需要注意的是,收容于所述第一狭槽513的所述螺帽部522未向下凸伸出所述基部511的下表面/第一表面51a,收容于所述第二狭槽514的所述螺帽部522未向上凸伸出所述基部511的上表面,而所述螺钉部521均贯穿所述第一狭槽513或第二狭槽514的槽底以延伸至所述竖杆1或横杆2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狭槽513与所述第二狭槽514均成对设置且平行于所述夹持壁512的延伸方向,所述两个第二狭槽514位于所述两个第一狭槽513的外侧,所述两个夹持壁5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狭槽513与第二狭槽51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分别提供对角排布的四个所述螺丝52来固定所述横杆2和所述竖杆1。所述连接机构5、竖杆1及横杆2三者组装时,先将固定件51借助四个对角排布的螺丝52向上固定到横杆2的底部,再将竖杆1的上表面贴靠到固定件51的第一表面51a,同时用四个对角排布的螺丝52拧紧固定。如此实现了彼此正交的竖杆1和横杆2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无论是竖杆1还是横杆2的螺丝布置点都设置在基部511所在的水平面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横杆2的螺丝布置点可对称地设置在两个夹持壁512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单个固定件5用于连接两个被连接物,固定件5的形状基本呈平板状或者矩形状,仅设有一对夹持壁512,且仅让横杆2被夹持壁512夹持,当然在其他事实例中,基部511的形状、夹持壁512的个数、形状及壁面类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顶杆及包括有该顶杆的大棚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杆,所述顶杆系空心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具有开口的主体部及恰好遮盖该开口的盖体,所述主体部具有内壁面,所述盖体包括呈片状的遮盖部及自该遮盖部周侧外缘一体延伸而贴靠于所述内壁面的内贴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杆,所述顶杆系空心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具有开口的主体部及恰好遮盖该开口的盖体,所述主体部具有内壁面,所述盖体包括呈片状的遮盖部及自该遮盖部周侧外缘一体延伸而贴靠于所述内壁面的内贴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的周侧外缘与所述主体部的开口边缘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贴部以粘贴的方式粘贴于所述内壁面。4.一种大棚支架,其包括竖杆、横杆、弯杆及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顶杆,所述竖杆、横杠、弯杆及顶杆相互组装在一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杆设置成弯口向下的具有两自由末端的弧形,所述横杆连接所述弯杆的两自由末端共同形成一竖直平面,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或弯杆相连且自该连接点竖直向下延伸,所述顶杆垂直所述竖直平面设置成若干个,所述若干个顶杆沿着所述弯杆的弧度排列并与该弯杆一一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先
申请(专利权)人:李林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