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挂墙板底端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73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外挂墙板底端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连接节点,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包括底部下连接件、锚筋及底部上连接件;底部下连接件由T型钢和L型钢焊接构成,锚筋是焊接在预埋件上并埋入混凝土中用于锚固的钢筋段,底部上连接件由角钢与锚筋构成,在角钢一肢外侧焊接有锚筋;角钢的另一肢沿竖向朝下布置并插入底部下连接件中T型钢的竖向肢和L型钢的竖向肢之间,T型钢的竖向肢和L型钢的竖向肢初始间距小于角钢沿竖向朝下布置的角钢肢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连接节点,解决连接节点具备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工作能力的问题,同时又要使得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具有消除外挂墙板施工误差的三维调节能力。

A connecting node with a flat outer constraint on the bottom of a wall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lug-in connection node only the bottom wall out of plane constraint on wallboard,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ncluding bottom connection, anchor bars and bottom joints; welded joints under a bottom made of T steel and L steel anchor bar is welded on the embedded part and embedded for reinforced anchorage concrete, on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made of angle steel and anchor bar, a lateral limb in angle steel welded with anchor bars; the other leg angle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arranged between vertical limb vertical limb and L type T type steel connections in steel inserted into the bottom of the vertical limb of the initial distance the vertical limb and L steel T steel is smaller than the angle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unde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limb angle. The connection node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onnection node has only the ability of out of plane constraint on the wall panel,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cast concrete external wall panel has the three-dimensional adjustment ability to eliminate the construction error of the external wall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挂墙板底端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连接节点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特别涉及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技术。
技术介绍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是由预制混凝土墙板、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件或连接节点等组成,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第10.1.5条规定:“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宜采用柔性连接,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第5.9.2条规定:“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第5.9.3条规定:“抗震设计时,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在墙板平面内应具有不小于主体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3倍的变形能力。”第5.9.8条第3款规定:“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采用线支承节点连接的节点构造,外挂墙板的底端应设置不少于2个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连接节点。”第5.9.7条规定:“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采用点支承连接时,节点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点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外挂墙板形状、尺寸确定,连接点不应少于4个,承重连接点不应多于2个;2、在外力作用下,外挂墙板相对主体结构在墙板平面内应能水平滑动或转动;3、连接件的滑动孔尺寸应根据穿孔螺栓直径、变形能力需求和施工允许偏差等因素确定。”国家标准《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工程技术规程》(2017年征求意见稿)第6.6.3条第2款规定:“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应具有消除外挂墙板施工误差的三维调节能力”。以上这些规定,是对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在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过程中的最基本要求,必须严格执行。现有的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上述规定的要求,但大多数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其一是不具有消除外挂墙板施工误差的三维调节能力;其二是外挂墙板底端或顶端的连接节点不具备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工作能力。例如:例一、在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示出的外挂墙板线支承连接示意图中所提及的面外限位连接件,解决了面外限位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对墙板平面外约束的问题,但其平面内并未实现可自由伸缩。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是在连接件的侧面开有长圆孔,解决了水平方向的自由伸缩,但对于竖向却没有可自由变形的能力,同时也就不具有消除外挂墙板施工误差的三维调节能力。例二、公告号为“CN20560446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外墙挂板抗震下连接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顶部均与横板连接,横板一端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螺杆,螺杆远离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一端与预埋连接件连接,横板靠近预埋连接件一侧的螺杆上安装第一螺母,该技术的优点在于:框架梁与外墙之间的安装位置可进行调整,降低了施工时对埋件精度的要求,同时降低生产和装配的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和施工效率,外墙挂板的安装位置可微调,确保外墙挂板之间的接缝整齐,墙板表面平整无凸出部件,便于生产和运输,安装后美观并且不占用室内空间,框架梁与外墙挂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连接件自身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避免连接件受力损坏等。但是,图中第一螺母26限制了上下支座之间距离的缩小,也就是外挂墙板底端的连接节点不具备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工作能力。例三、国家标准图集《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08SG333、08SJ110-2),第33页索引A,滑移件开孔为竖向长圆孔,定位完成安装后,仅有适应上下变形的能力,没有适应水平变形的能力。也就是说,其连接节点不具备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工作能力。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以满足目前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确保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可靠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连接节点不具备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工作能力的问题,提供一种外挂墙板底端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连接节点,解决连接节点具备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工作能力的问题,同时又要使得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具有消除外挂墙板施工误差的三维调节能力。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外挂墙板底端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连接节点,其特征是:包括底部下连接件、锚筋及底部上连接件;所述底部下连接件由T型钢和L型钢构成,且L型钢底部与T型钢焊接在一起,其中L型钢的顶部带有圆弧段,L型钢的竖向肢与横向肢之间有过渡的圆弧段,L型钢的竖向肢与横向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锚筋为焊接在预埋件上并埋入混凝土中用于锚固的钢筋段;所述底部上连接件由角钢与锚筋构成,在角钢的一肢外侧焊接有锚筋;角钢的另一肢沿竖向朝下布置并插入底部下连接件中T型钢的竖向肢和L型钢的竖向肢之间,T型钢的竖向肢和L型钢的竖向肢初始间距小于角钢沿竖向朝下布置的角钢肢的厚度。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外挂墙板底端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连接节点,采用该种结构设计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底端的连接节点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在外力作用下,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相对主体结构在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内能够水平滑动或转动;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使得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具有消除外挂墙板施工误差的三维调节能力;中间各层的连接节点的底部下连接件,为上下两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共用,节省材料、提高工效又降低成本,可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的设计、生产和施工安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T型钢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T型钢轴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L型钢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L型钢轴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底部下连接件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底部下连接件轴测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底部上连接件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底部上连接件轴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底部上连接件节点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底部上连接件节点轴测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底层或中间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顶部的底部下连接件节点剖面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底层或中间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顶部的底部下连接件节点轴测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顶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顶部连接件剖面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顶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顶部连接件轴测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顶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顶部节点剖面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顶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顶部节点轴测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底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底部下连接件安装节点剖面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底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安装剖面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安装剖面示意图。图中:1-T型钢、2-L型钢、3-底部下连接件、4-锚筋、6-底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7-中间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8-角钢、9-底部上连接件、10-顶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11-钢板、12-顶层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顶部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外挂墙板底端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连接节点,如图1到图19所示,其包括底部下连接件3、锚筋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外挂墙板底端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连接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挂墙板底端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连接节点,其特征是:包括底部下连接件(3)、锚筋(4)及底部上连接件(9);所述底部下连接件(3)由T型钢(1)和L型钢(2)构成,且L型钢(2)底部与T型钢(1)焊接在一起,其中L型钢(2)的顶部带有圆弧段,L型钢(2)的竖向肢与横向肢之间有过渡的圆弧段,L型钢(2)的竖向肢与横向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锚筋(4)为焊接在预埋件上并埋入混凝土中用于锚固的钢筋段;所述底部上连接件(9)由角钢(8)与锚筋(4)构成,在角钢(8)的一肢外侧焊接有锚筋(4);角钢(8)的另一肢沿竖向朝下布置并插入底部下连接件(3)中T型钢(1)的竖向肢和L型钢(2)的竖向肢之间,T型钢(1)的竖向肢和L型钢(2)的竖向肢初始间距小于角钢(8)沿竖向朝下布置的角钢肢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挂墙板底端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束的连接节点,其特征是:包括底部下连接件(3)、锚筋(4)及底部上连接件(9);所述底部下连接件(3)由T型钢(1)和L型钢(2)构成,且L型钢(2)底部与T型钢(1)焊接在一起,其中L型钢(2)的顶部带有圆弧段,L型钢(2)的竖向肢与横向肢之间有过渡的圆弧段,L型钢(2)的竖向肢与横向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