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465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涉及开炼机驱动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主驱动设备冷却系统占用空间多安装复杂,风冷噪音大、散热慢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电机机壳和减速机机壳,电机机壳和减速机机壳相连接,电机机壳上设置有第一液体冷却系统,减速机机壳上设置有第二液体冷却系统,第一液体冷却系统和第二液体冷却系统连通设置,第一液体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暗槽和进液口,第二液体冷却系统包括第二暗槽和出液口,第一暗槽和第二暗槽分别以连续S型均匀设置在电机机壳和减速机机壳上,第一暗槽和第二暗槽之间通过连接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冷却电机和减速机内热量,有冷却效果更好的特点。

Integrated liquid cooling system for main driving equipment of open refi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grated liquid cooling system for the main drive equipment of the opening mil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driving system of the open mill,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main drive equipment cooling system, such as the occupied space is more complex, the air cooling noise is large,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is slow. The system includes a casing of the motor and reducer chassis, motor and reducer chassis chassis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iquid cooling system is arranged on the motor shell, the reduc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liquid cooling system, liquid cooling system and second liquid cooling system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t, the first liquid cooling system includes a first dark groove and a liquid inlet, second the liquid cooling system includes second dark tank and a liquid outlet, the first dark groove and second dark slot respectively with continuous S type are uniformly arranged in the motor shell and the reducer casing,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dark dark groov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through ho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simultaneously cool the inner heat of the motor and the reducer,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tter coo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开炼机驱动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集成式液体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橡胶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不仅在各个加工技术方面有相当的进步,而且设备方面有很大的发展,低速大扭矩半驱式永磁电机在橡塑机械中应用,其高效节能和智能化炼胶作业,大大地提高了炼胶系统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同时也引起了炼胶系统的变化。炼胶设备是橡胶工业中的通用设备,在所有橡胶制品加工中都必须经过炼胶加工工序。因此,炼胶设备是橡胶机械中重要的设备。橡胶机械中的炼胶设备就是开炼机,现有的开炼机主驱动设备中电机通常采用风冷方式,而减速机部分则采用液体冷却方式。本申请人发现现有这种冷却结构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由于电机体积大,为了能够达到所需的冷却效果需配备很大功率的风扇,由于风扇运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而且风扇的冷却效果还收到现场环境的温度影响很大,所以这种风冷方式具有噪音高、散热慢、热交换效率不高的缺点;2、减速机部分体积大、占用空间多、现有冷却系统安装复杂。综合以上,现有的开炼机的主驱动系统的冷却系统包括风冷+水冷两套系统,不仅造成整个主驱动系统体积大、占用空间多、安装维护复杂,十分不利于设备的使用与节能环保的发展,而且还存在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集成式液体冷却系统,将电机和减速机的冷却水路一体化连接,运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同时冷却电机和减速机内的热量,以达到提高开炼机主驱动系统的冷却效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炼机系统工作时主驱动设备的温度过高、冷却速度慢、冷却系统占用空间多安装复杂,风冷噪音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包括电机机壳和减速机机壳,所述电机机壳和所述减速机机壳相连接,所述电机机壳上设置有第一液体冷却系统,所述减速机机壳上设置有第二液体冷却系统,所述第一液体冷却系统和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液体冷却系统或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上设置有进液口或出液口,冷却液自所述进液口进入流经所述第一液体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后从所述出液口流出并带走所述电机机壳和所述减速机机壳上的热量。所述电机采用低速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所述减速机采用低速比二级行星减速机。通过采用集成式的液体冷却系统,将电机和减速机的冷却水路一体化连接,运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冷却水路设计成条型结构,使水路中的冷却介质都以相同的质量、流速流动,同时冷却电机和减速机内的热量,以充分发挥冷却液的冷却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开炼机主驱动系统的冷却效果的功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液体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暗槽和所述进液口,所述第一暗槽围绕电机定子铁芯沿所述电机轴伸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机机壳内,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电机机壳外侧壁上,且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暗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暗槽与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连通设置。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口流入到所述第一暗槽内,冷却液在所述第一暗槽内流动进行热交换过程,吸收热量并将自己的冷量传递给所述电机,然后进入到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中继续进行热交换,冷却液不断循环起到降温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暗槽为沿所述电机轴向设置的条形槽。采用条形槽的结构方式,冷却液在条型暗槽内以包围整个定子铁芯以同流速、流量循环流动,使冷却介质的运动状态始终处于热交换的紊流状态,这就极大的提高了系统冷却效果,而且条形槽也加大了冷却液与所述电机的接触面积,从而尽可能的多的进行热交换过程,从而降低所述电机温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暗槽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所有的所述第一暗槽均匀设置在所述电机机壳的整个外侧壁上,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暗槽首尾连接形成连续的S形结构,形成一条遍布所述电机机壳圆周面上的冷却水通路。由于所述第一暗槽布满整个所述电机的外侧壁,可从360度范围进行热交换,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冷却介质与所述电机接触面积最大,能够实现的降温效果最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包括第二暗槽和所述出液口,所述第二暗槽设置在所述减速机机壳内,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减速机机壳外侧壁上,且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暗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暗槽与所述第二暗槽通过连接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暗槽与所述第二暗槽之间通过多个所述连接通孔连接,使冷却介质从多条通道进入到所述第二暗槽内,可同时对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机进行降温,极大的提高了系统冷却效果、减少冷却线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暗槽为沿所述减速机轴向设置的条形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暗槽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所有的所述第二暗槽均匀设置在所述减速机机壳的整个外侧壁上,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暗槽首尾连接形成连续的S形结构,形成一条遍布所述减速机机壳圆周面上的冷却水通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通孔包括电机连接通孔和减速机连接通孔;所述电机连接通孔一端与所述第一暗槽连通设置,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电机机壳与所述减速机机壳连接端面上;所述减速机连接通孔一端与所述第二暗槽连通设置,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减速机机壳与所述电机机壳连接端面上,所述电机连接通孔与所述减速机连接通孔正对设置。所述连接通孔用于将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暗槽内传递到所述第二暗槽内,使冷却介质能同时冷却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机,节约能源,且通过将所述第一暗槽和所述第二暗槽连通设置还可以节约冷却系统占地空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连接通孔和所述减速机连接通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用于防止流经所述连接通孔的冷却水泄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本技术将电机与减速机冷却水路一体化连接,运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冷却水路设计成条型结构,使水路中的冷却介质都以相同的质量、流速流动,同时冷却系统内的热量,以达到提高开炼机系统冷却效果、减小驱动设备体积、减少安装维护量的作用。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同参数开炼机冷却系统比较,具有一体化集成、冷却效果好、冷却水路安装方便、体积小、占用空间少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中从电机输出轴端看过去的电机机壳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中第一液体冷却系统和第二液体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展开成平面的示意图。图中1-电机机壳;2-第一暗槽;3-进液口;4-减速机机壳;5-第二暗槽;6-出液口;7-连接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机壳(1)和减速机机壳(4),所述电机机壳(1)和所述减速机机壳(4)相连接,所述电机机壳(1)上设置有第一液体冷却系统,所述减速机机壳(4)上设置有第二液体冷却系统,所述第一液体冷却系统和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液体冷却系统或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上设置有进液口或出液口,冷却液自所述进液口进入流经所述第一液体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后从所述出液口流出并带走所述电机机壳(1)和所述减速机机壳(4)上的热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机壳(1)和减速机机壳(4),所述电机机壳(1)和所述减速机机壳(4)相连接,所述电机机壳(1)上设置有第一液体冷却系统,所述减速机机壳(4)上设置有第二液体冷却系统,所述第一液体冷却系统和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液体冷却系统或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上设置有进液口或出液口,冷却液自所述进液口进入流经所述第一液体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后从所述出液口流出并带走所述电机机壳(1)和所述减速机机壳(4)上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暗槽(2)和所述进液口(3),所述第一暗槽(2)围绕电机定子铁芯沿所述电机轴伸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机机壳(1)内,所述进液口(3)设置在所述电机机壳(1)外侧壁上,且所述进液口(3)与所述第一暗槽(2)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暗槽(2)与所述第二液体冷却系统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暗槽(2)为沿所述电机轴向设置的条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暗槽(2)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所有的所述第一暗槽(2)均匀设置在所述电机机壳(1)的整个外侧壁上,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暗槽(2)首尾连接形成连续的S形结构,形成一条遍布所述电机机壳(1)圆周面上的冷却水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炼机主驱动设备用一体化液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刘启龙王志强张常胜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博实通利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