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帐篷用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4291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帐篷用报警装置,包括可配合安装一起的高音报警器及红外探测器;所述高音报警器包括长条状的报警安装块,所述报警安装块中内置有电池,一端安装有报警扬声器;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长条状的红外探测安装块,所述红外探测安装块中内置有电池,一端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红外探测安装块的中部侧面设有探测器开关;所述报警安装块与红外探测安装块的相结合面分别具有第一卡槽及卡条,所述报警安装块上还设有与帐篷连接的第二卡槽,所述红外探测安装块的端部设有地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的组装结构,既缩减了体积又避免了探测器的丢失;采用安装于帐篷骨架上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检测范围广,保证露营者的安全。

Alarm device for ten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larm device with a tent, including with the treble alarm and the infrared detector is installed; the treble alarm alarm comprises a strip-shaped mounting block, the built-in alarm in the battery mounting block,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alarm loudspeaker; the infrared detector comprises an infrared detection strip installation block. The infrared detection installation block with built-in battery, on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the infrared detection block is installed on the side of the middl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detector switch; the alarm installation block and infrared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surface mounting block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amping groove and a card, wherein the alarm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tent connect the second slot, the end part of the infrared detection block is provided with screw holes to install. The modular assembly structure is adopted, which not only reduces the volume but also avoids the loss of the detector. The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mounted on the tent skeleton has wide detection range and ensures the safety of camp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帐篷用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帐篷,特别涉及帐篷用的固定用具。
技术介绍
帐篷使用时,一般通过地钉固定在地面上。为保证野外露宿的安全,露宿者一般需要配置安全警报装置。而现有的安全警报器为独立的警报器,不方便安装于帐篷上,只能摆放在帐篷的附近,容易出现掉落、检测危险不准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合帐篷使用、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帐篷用报警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帐篷用报警装置,包括可配合安装一起的高音报警器及红外探测器;所述高音报警器包括长条状的报警安装块,所述报警安装块中内置有电池,一端安装有报警扬声器;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长条状的红外探测安装块,所述红外探测安装块中内置有电池,一端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红外探测安装块的中部侧面设有探测器开关;所述报警安装块与红外探测安装块的相结合面分别具有第一卡槽及卡条,所述报警安装块上还设有与帐篷连接的第二卡槽,所述红外探测安装块的端部设有地钉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报警安装块的一端具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中安装有报警扬声器,加厚部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红外探测安装块的远离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一端正面具有斜切面,背面与所述斜切面对应处设有锥形凹槽,所述斜切面处设有所述地钉孔。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垂直最大探测角为35°,水平最大探测角为12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新颖,安装操作简便,采用模块化的组装结构,既缩减了体积又避免了探测器的丢失;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并安装于帐篷骨架上,其检测范围广、全面,保证露营者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高音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红外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音报警器;11、报警安装块;12、报警扬声器;13、第一卡槽;14、第二卡槽;15、加厚部;2、红外探测器;21、红外探测安装块;2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3、探测器开关;24、卡条;25、地钉;26、斜切面;27、锥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帐篷用报警装置,包括可配合安装一起的高音报警器1及红外探测器2;高音报警器1包括长条状的报警安装块11,报警安装块11中内置有电池,一端安装有报警扬声器12;红外探测器2包括长条状的红外探测安装块21,红外探测安装块21中内置有电池,一端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2,红外探测安装块21的中部侧面设有探测器开关23;报警安装块11与红外探测安装块21的相结合面分别具有第一卡槽13及卡条24,报警安装块11上还设有与帐篷连接的第二卡槽14,红外探测安装块21的端部设有地钉孔25。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报警安装块11的一端具有加厚部15,加厚部15中安装有报警扬声器12,加厚部15的侧面设有第二卡槽14。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为方便与地钉的连接,红外探测安装块21的远离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2的一端正面具有斜切面26,背面与斜切面26对应处设有锥形凹槽27,斜切面26处设有地钉孔25。本技术中,使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2的垂直最大探测角为35°,水平最大探测角为120°。当四个红外探测器2固定在帐篷上时,可全方位对危险动物进行检测。本技术将红外探测器2与高音报警器1相组合的报警系统,四个红外探测器2利用地钉分别固定在帐篷的四个角上,或者直接将红外探测器2固定在帐篷的四个地钉上,将高音报警器1的第二卡槽14与帐篷骨架相互卡扣,完成整个报警系统的装配。露营过程中,启动探测器开关23,红外探测器2工作,探测周边是否有动物靠近,如有,则将探测的信息发送至高音报警器1,高音报警器1报警,提醒露营者。露营结束后,将四个红外探测器2从地钉上取下,将其通过第一卡槽13与红外探测器2的卡条24相对固定,模块化的组合既缩减了体积又避免了探测器的丢失。本技术中,高音报警器1与红外探测器2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是多种无线通信方式,如两者之间分别设置有蓝牙通信模块,高音报警器1或红外探测器2内置有微控制单元。本技术采用的通信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故本技术未做详述。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帐篷用报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帐篷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配合安装一起的高音报警器(1)及红外探测器(2);所述高音报警器(1)包括长条状的报警安装块(11),所述报警安装块(11)中内置有电池,一端安装有报警扬声器(12);所述红外探测器(2)包括长条状的红外探测安装块(21),所述红外探测安装块(21)中内置有电池,一端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2),红外探测安装块(21)的中部侧面设有探测器开关(23);所述报警安装块(11)与红外探测安装块(21)的相结合面分别具有第一卡槽(13)及卡条(24),所述报警安装块(11)上还设有与帐篷连接的第二卡槽(14),所述红外探测安装块(21)的端部设有地钉孔(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帐篷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配合安装一起的高音报警器(1)及红外探测器(2);所述高音报警器(1)包括长条状的报警安装块(11),所述报警安装块(11)中内置有电池,一端安装有报警扬声器(12);所述红外探测器(2)包括长条状的红外探测安装块(21),所述红外探测安装块(21)中内置有电池,一端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2),红外探测安装块(21)的中部侧面设有探测器开关(23);所述报警安装块(11)与红外探测安装块(21)的相结合面分别具有第一卡槽(13)及卡条(24),所述报警安装块(11)上还设有与帐篷连接的第二卡槽(14),所述红外探测安装块(21)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林韩笑武佳豪侯新宇刘胜和闫美彤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