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速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3681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速辊装置,包括测速辊(1)、编码器(2)、转轴(3)、摆臂(4)和弹性部件(7),测速辊(1)位于摆臂(4)的一端,弹性部件(7)位于摆臂(4)的另一端,转轴(3)位于摆臂(4)的两端之间,摆臂(4)能够以转轴(3)为轴转动,测速辊(1)与编码器(2)同轴连接,编码器(2)能够测量测速辊(1)的转动角度,测速辊(1)的中心线与转轴(3)的中心线平行,弹性部件(7)能够给摆臂(4)提供回复力。该测速辊装置结构紧凑,调整灵活,维修简便,制造成本低。本装置适用于检测水平运动的物体速度,实现运动物体速度和位置的精确控制。

A speed measuring roller device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6d4b\u901f\u8f8a\u88c5\u7f6e\uff0c\u5305\u62ec\u6d4b\u901f\u8f8a(1)\u3001\u7f16\u7801\u5668(2)\u3001\u8f6c\u8f74(3)\u3001\u6446\u81c2(4)\u548c\u5f39\u6027\u90e8\u4ef6(7)\uff0c\u6d4b\u901f\u8f8a(1)\u4f4d\u4e8e\u6446\u81c2(4)\u7684\u4e00\u7aef\uff0c\u5f39\u6027\u90e8\u4ef6(7)\u4f4d\u4e8e\u6446\u81c2(4)\u7684\u53e6\u4e00\u7aef\uff0c\u8f6c\u8f74(3)\u4f4d\u4e8e\u6446\u81c2(4)\u7684\u4e24\u7aef\u4e4b\u95f4\uff0c\u6446\u81c2(4)\u80fd\u591f\u4ee5\u8f6c\u8f74(3)\u4e3a\u8f74\u8f6c\u52a8\uff0c\u6d4b\u901f\u8f8a(1)\u4e0e\u7f16\u7801\u5668(2)\u540c\u8f74\u8fde\u63a5\uff0c\u7f16\u7801\u5668(2)\u80fd\u591f\u6d4b\u91cf\u6d4b\u901f\u8f8a(1)\u7684\u8f6c\u52a8\u89d2\u5ea6\uff0c\u6d4b\u901f\u8f8a(1)\u7684\u4e2d\u5fc3\u7ebf\u4e0e\u8f6c\u8f74(3)\u7684\u4e2d\u5fc3\u7ebf\u5e73\u884c\uff0c\u5f39\u6027\u90e8\u4ef6(7)\u80fd\u591f\u7ed9\u6446\u81c2(4)\u63d0\u4f9b\u56de\u590d\u529b\u3002 The device has a compact structure, flexible adjustment, easy maintenance and low manufacturing cost. This device is suitable for detecting the velocity of the moving object, and realizing the precise control of the speed and position of the moving ob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速辊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钢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测速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轧钢生产线中常见的测速方式,多采用非接触式的传感器检测,通过设置一对接近开关或者光栅传感器,首先确定两个传感器的距离,而后通过检测经过两点的时间,计算轧件的平均速度。传感器安装误差和响应时间滞后导致了测量速度误差较大;另外,还需要根据轧件的长度,调整传感器的距离,无法实时控制轧件的速度和位置。不仅测量调整时间长,在测速后,不能实时检测被测物体的速度,控制精度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测速装置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速辊装置,该测速辊装置测速范围大且检测精度高,易于检测,并且能够实时反馈到控制系统,实现对被测速物体的速度和位置的控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速辊装置,包括测速辊、编码器、转轴、摆臂和弹性部件,测速辊位于摆臂的一端,弹性部件位于摆臂的另一端,转轴位于摆臂的两端之间,摆臂能够以转轴为轴转动,测速辊与编码器同轴连接,编码器能够测量测速辊的转动角度,测速辊的中心线与转轴的中心线平行,弹性部件能够给摆臂提供回复力。所述测速辊装置还包括立板和连接板,立板与摆臂平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立板和摆臂连接固定,测速辊位于立板和摆臂之间。测速辊为空心结构,测速辊含有圆筒形的滚筒体,滚筒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端板和第一辊轴,滚筒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端板和第二辊轴,第一辊轴的一端与摆臂插接固定,第一辊轴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一端板内,第二辊轴的一端与第二端板插接固定,第二辊轴的另一端插接于立板内,第一辊轴的轴线和第二辊轴的轴线重合。立板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一端为圆筒形,轴承座的另一端为圆环状,轴承座的一端匹配的插接于立板内,第二辊轴的另一端插接于轴承座的一端内,第二辊轴的另一端与轴承座的一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座的另一端与立板连接固定。所述测速辊装置还包括编码器安装板,轴承座位于立板和编码器安装板之间,立板与编码器安装板平行,编码器安装板含有内通孔,该内通孔外含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匹配的插接于轴承座的另一端内,编码器的芯轴与第二辊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该联轴器位于该内通孔内。所述测速辊装置还包括编码器保护套,编码器保护套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的筒状结构,编码器保护套的开放端与立板连接固定,编码器位于编码器保护套内,编码器安装板位于编码器保护套的开放端内,编码器保护套的中心线与编码器安装板垂直。所述测速辊装置还包括板状的支座,摆臂呈角形,转轴位于该角形的顶点部位,摆臂与支座平行,转轴的一端插接于支座内,转轴的另一端插接于摆臂内。转轴的一端外固定有螺母和垫片,转轴的另一端与摆臂之间套设有摩擦套,转轴的中心线呈水平状态,转轴的中心线与摆臂垂直,支座上连接有环形螺栓,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摆臂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环形螺栓的环形头部连接固定,环形螺栓的中心线与转轴的中心线垂直,当旋拧环形螺栓时,环形螺栓的环形头部与摆臂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减小。支座上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位于摆臂的另一端和支座之间,螺杆的中心线与环形螺栓的中心线平行,当旋拧螺杆时,螺杆与摆臂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减小;当摆臂转动时,螺杆能够与摆臂的另一端接触。所述测速辊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含有上部直板和底部平板,上部直板的下端与底部平板的上表面连接固定,上部直板与支座平行,且上部直板与支座连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测速辊装置根据测速辊旋转的线速度与被测速物体的水平移动速度相同的原理设计,通过编码器测量测速辊的转速,进而检测被测速物体的水平速度。另外,该测速辊装置安装调节可以实现高度和角度的调整,调整精度高。在测速过程中通过弹簧拉力使测速辊与被测物体压靠在一起,使测速辊的水平线速度与被测速物体速度相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所述测速辊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测速辊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测速辊和编码器部位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编码器安装板部位的示意图。图6是图3中转轴部位的示意图。1、测速辊;2、编码器;3、转轴;4、摆臂;5、支座;6、底座;7、弹性部件;8、环形螺栓;9、立板;10、连接板;11、滚筒体;12、第一端板;13、第一辊轴;14、第二端板;15、第二辊轴;16、轴承座;17、编码器安装板;18、环形凸起;19、编码器保护套;20、摩擦套;21、上部直板;22、底部平板;23、螺杆;24、被测速物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测速辊装置,包括测速辊1、编码器2、转轴3、摆臂4和弹性部件7,测速辊1位于摆臂4的一端,弹性部件7位于摆臂4的另一端,转轴3位于摆臂4的两端之间,摆臂4能够以转轴3为轴转动,测速辊1与编码器2同轴连接,编码器2能够测量测速辊1的转动角度,测速辊1的中心线与转轴3的中心线平行,弹性部件7能够给摆臂4提供回复力,如图1至图3所示。测速辊1与编码器2同轴连接的含义为,测速辊1与编码器2连接且编码器2能够测量测速辊1的转动角度。使用时,被测速物体24压在测速辊1上,测速辊1跟随被测速物体24旋转,编码器2根据一段时间内,测速辊1的转动角度计算出测速辊1的转速,再根据测速辊1转速和直径可以计算被测速物体24的水平速度,实现被测速物体的速度和位置精确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速辊装置还包括立板9和连接板10,立板9与摆臂4平行,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与立板9和摆臂4连接固定,连接板10的断面呈弧形,连接板10的内径大于测速辊1的外径,测速辊1位于立板9和摆臂4之间,立板9和摆臂4将测速辊1固定并给其提供支撑力。在本实施例中,测速辊1为空心结构,测速辊1含有圆筒形的滚筒体11,滚筒体11的一端设有第一端板12和第一辊轴13,滚筒体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端板14和第二辊轴15,第一端板12固定于滚筒体11的一端内,第二端板14固定于滚筒体11的另一端内。具体的,第一辊轴13的一端与摆臂4插接固定,第一辊轴13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一端板12内,第一辊轴13的另一端与第一端板1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辊轴15的一端与第二端板14插接固定,第二辊轴15的另一端插接于立板9内,第一辊轴13的轴线和第二辊轴15的轴线重合,如图4所示。滚筒体11外还套设有外滚套。在本实施例中,立板9连接有轴承座16,轴承座16的一端为圆筒形,轴承座16的另一端为圆环状,轴承座16的一端匹配的插接于立板9的安装通孔内,第二辊轴15的另一端插接于轴承座16的一端内,第二辊轴15的另一端与轴承座16的一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座16的另一端与立板9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速辊装置还包括编码器安装板17,轴承座16位于立板9和编码器安装板17之间,立板9与编码器安装板17平行,立板9、轴承座16和编码器安装板17依次层叠设置,编码器安装板17含有内通孔,该内通孔外含有环形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测速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速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辊装置包括测速辊(1)、编码器(2)、转轴(3)、摆臂(4)和弹性部件(7),测速辊(1)位于摆臂(4)的一端,弹性部件(7)位于摆臂(4)的另一端,转轴(3)位于摆臂(4)的两端之间,摆臂(4)能够以转轴(3)为轴转动,测速辊(1)与编码器(2)同轴连接,编码器(2)能够测量测速辊(1)的转动角度,测速辊(1)的中心线与转轴(3)的中心线平行,弹性部件(7)能够给摆臂(4)提供回复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速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辊装置包括测速辊(1)、编码器(2)、转轴(3)、摆臂(4)和弹性部件(7),测速辊(1)位于摆臂(4)的一端,弹性部件(7)位于摆臂(4)的另一端,转轴(3)位于摆臂(4)的两端之间,摆臂(4)能够以转轴(3)为轴转动,测速辊(1)与编码器(2)同轴连接,编码器(2)能够测量测速辊(1)的转动角度,测速辊(1)的中心线与转轴(3)的中心线平行,弹性部件(7)能够给摆臂(4)提供回复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速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辊装置还包括立板(9)和连接板(10),立板(9)与摆臂(4)平行,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与立板(9)和摆臂(4)连接固定,测速辊(1)位于立板(9)和摆臂(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速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速辊(1)为空心结构,测速辊(1)含有圆筒形的滚筒体(11),滚筒体(11)的一端设有第一端板(12)和第一辊轴(13),滚筒体(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端板(14)和第二辊轴(15),第一辊轴(13)的一端与摆臂(4)插接固定,第一辊轴(13)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一端板(12)内,第二辊轴(15)的一端与第二端板(14)插接固定,第二辊轴(15)的另一端插接于立板(9)内,第一辊轴(13)的轴线和第二辊轴(15)的轴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速辊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板(9)连接有轴承座(16),轴承座(16)的一端为圆筒形,轴承座(16)的另一端为圆环状,轴承座(16)的一端匹配的插接于立板(9)内,第二辊轴(15)的另一端插接于轴承座(16)的一端内,第二辊轴(15)的另一端与轴承座(16)的一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座(16)的另一端与立板(9)连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速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辊装置还包括编码器安装板(17),轴承座(16)位于立板(9)和编码器安装板(17)之间,立板(9)与编码器安装板(17)平行,编码器安装板(17)含有内通孔,该内通孔外含有环形凸起(18),该环形凸起(18)匹配的插接于轴承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斌刘炜柯尊凤王任全范思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