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适应大速度范围的辊道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冶金轧钢中优质圆棒生产工艺的发展,具有生产多品种、规格的轧钢生产线持续建成,这使得进精轧机轧制的轧件速度和出精轧机的成品速度范围持续变得更加宽泛,常规成品生产规格覆盖20-90圆钢的生产线,其最高运行速度与最低运行速度的比值大于20倍(轧件速度范围0.9-18m/s),形成了大速度范围。
2、基于此工艺,精轧机入口和出口运输轧件的辊道速度(辊道:在长材生产线中,运输长材坯料的设备)需要与轧件生产速度相匹配。但生产线经常会出现辊道运输动力不足、轧件表面划伤等现象,究其原因是辊道速度无法与轧件速度匹配,单电机传动辊道的调速无法适应轧件最高与最低速度比值大于20倍(即大速度范围)的情况。
3、通常情况下,辊道通过现有电机7直接驱动辊子装配(辊子装配本体3),辊子装配通过与轧件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轧件6运行,详见附图8。所以,辊子装配的运行速度段就决定了轧件的运行速度段。但此种传动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4、1)电机本身变频调速的高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适应大速度范围的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子装配本体,所述辊子装配本体的轴向第一端通过第一离合器连接第一电动机,所述辊子装配本体的轴向第二端通过第二离合器连接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离合器呈接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离合器呈脱开状态,或,所述第一离合器呈脱开状态时所述第二离合器呈接合状态,所述辊子装配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机或所述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转动速度范围呈相异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适应大速度范围的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包括第一主动部和第一从动部,所述第一主动部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部与所述辊子装配本体的轴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适应大速度范围的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子装配本体,所述辊子装配本体的轴向第一端通过第一离合器连接第一电动机,所述辊子装配本体的轴向第二端通过第二离合器连接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离合器呈接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离合器呈脱开状态,或,所述第一离合器呈脱开状态时所述第二离合器呈接合状态,所述辊子装配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机或所述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转动速度范围呈相异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适应大速度范围的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包括第一主动部和第一从动部,所述第一主动部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部与所述辊子装配本体的轴向第一端同轴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适应大速度范围的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部包括与所述辊子装配本体的轴向第一端连接的第一从动轴套,所述第一从动轴套的外壁上设置能沿轴向滑动的第一离合套,所述第一主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第一主动轴套,所述第一离合套能沿轴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主动轴套以使所述第一从动轴套和所述第一主动轴套接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适应大速度范围的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轴套的外壁自靠近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一端向内套设第一止挡套,所述第一止挡套靠近所述第一从动轴套的一端设置向内延伸的接合孔;所述第一离合套靠近所述第一主动轴套的一端设置向外延伸的接合销,所述接合销能插入所述接合孔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适应大速度范围的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轴套的外壁上设置第一花键部,所述第一主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王任全,柯尊凤,王东,范思石,黄衍林,马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