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转向式底盘及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542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后转向式底盘及使用该前后转向式底盘的玩具车。该前后转向式底盘,包括底盘架,底盘架的前后两端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座,还包括两套转向舵;各套转向舵包括分别相应支撑座转向的两个拉杆、带动两拉杆左右摆动的转向架和转向电机,转向架的中部枢接于底盘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盘架上铰接支撑座,以便支撑各车轮;而设置两套转向舵,将各转向舵的两个拉杆分别与相应两个支撑座相连,而使用转向电机驱动转向架转动,以带动两个拉杆左右摆动,从而实现对支撑座进行转向,则在各支撑座上安装车轮时,可以通过两套转盘舵分别对前后轮进行转向,进而在行驶时,可以对车辆的前后进行切换,便于转向控制。

Front and back steering chassis and toy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ront and back steering chassis and a toy car using the front and back steering chassis. The front and rear steering type chassis, comprising a chassis fram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chassis frame on both sides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a supporting seat, also includes two sets of steering rudder rudder; each set including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seat two rod, steering drive two bar swing bogie and steering motor bogie pivoted to the middle chassis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chassis frame is hinged on the supporting seat, so as to support the wheels; and set up two sets of steering rudder, the steering rudder rod two with the corresponding two supporting seats connected using motor drive steering bogie rotation to drive the two rod swinging, thus realizing the support seat turn, is installed in each wheel supporting seat, through two sets of front and rear wheels of the rudder wheel steering, and when driving, the vehicle can before and after the switch, easy steering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后转向式底盘及玩具车
本技术属于玩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前后转向式底盘及使用该前后转向式底盘的玩具车。
技术介绍
当前的玩具车一般是在底盘的前后端的两侧分别各安装一对车轮,并在底盘上安装转向电机,通过转向电机带动两前轮转向,以实现车辆转向。这种车辆在后退转向时,转向路线难以确定,控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后转向式底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玩具车后退转向路线难以确定,控制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前后转向式底盘,包括底盘架,所述底盘架的前后两端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用于支撑车轮的支撑座,所述前后转向式底盘还包括两套分别带动所述底盘架前后两端的所述支撑座转动的转向舵;各套所述转向舵包括分别拉动相应两个所述支撑座转向的两个拉杆、带动两拉杆左右摆动的转向架和驱动所述转向架转动的转向电机,所述转向架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底盘架上,所述转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拉杆铰接。进一步地,各所述转向电机安装于所述底盘架的中部位置;各套所述转向舵还包括拉动所述转向架转动的连杆和带动所述连杆前后摆动的曲柄,所述曲柄安装于相应所述转向电机上,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架和所述曲柄铰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架包括枢接于所述底盘架上的转向套和安装于所述转向套相对两侧的两个推杆,两个所述推杆分别与相应的两个所述拉杆铰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套上的侧边设有推柄,所述推柄位于两个所述推杆之间;所述推柄与相应的所述连杆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底盘架包括支撑梁和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梁的前后两端的两套悬挂架,各套所述悬挂架的两端分别铰接相应的所述支撑座。进一步地,各套所述悬挂架包括与所述支撑梁相连的支撑块和分别支撑各所述支撑座的两套摆动架,两套所述摆动架分别枢接于所述支撑块的两侧。进一步地,各套所述摆动架包括与所述支撑块相应侧上端枢接的上支架和与所述支撑块相应侧下端枢接的下支架,所述上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的上侧枢接,所述下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的下侧枢接。进一步地,各所述支撑块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支板和连接两所述支板中部的连接块,两所述支板一侧的上端与相应的所述上支架枢接,且所述上支架的对应端置于该两支板之间;两所述支板一侧的下端与相应的所述下支架枢接,且所述下支架的对应端置于该两支板之间。进一步地,各套所述悬挂架还包括分别用于对各套所述摆动架进行减震的减震器,各所述减震器的下端与相应所述摆动架铰接,各所述减震器的上端支撑于所述支撑块上。本技术提供的前后转向式底盘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底盘架上铰接支撑座,以便支撑各车轮;而设置两套转向舵,将各转向舵的两个拉杆分别与相应两个支撑座相连,而使用转向电机驱动转向架转动,以带动两个拉杆左右摆动,从而实现对支撑座进行转向,则在各支撑座上安装车轮时,可以通过两套转盘舵分别对前后轮进行转向,进而在行驶时,可以对车辆的前后进行切换,便于转向控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具车,包括四个车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前后转向式底盘,四个所述车轮分别安装于所述前后转向式底盘的四个支撑座上。本技术的玩具车使用了上述前后转向式底盘,可以实现车辆前后端的切换,从而该玩具车在后退时,可以将车辆的后端变为前端,以方便控制车辆转向,便于转向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转向式底盘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转向式底盘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转向舵安装于底盘架上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图2中转向舵安装于底盘架上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玩具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玩具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7图6中电动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100-玩具车;10-电动车轮;11-驱动电机;20-车轮;40-底盘架;41-支撑梁;50-支撑座;51-支撑板;511-通孔;52-支撑框;53-拉动杆;54-第一球铰座;55-第二球铰座;60-悬挂架;61-支撑块;611-支板;612-连接块;63-减震器;64-定位板;641-第二球铰接座;70-摆动架;71-下支架;711-连接轴;712-第一球铰接座;72-上支架;721-避让槽;80-转向舵;81-转向电机;82-曲柄;83-连杆;831-第一连接套;84-转向架;841-转向套;842-推杆;843-推柄;845-支撑轴;85-拉杆;851-第二连接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前后转向式底盘40进行说明。所述前后转向式底盘40包括底盘架和两套转向舵80;底盘架的前后两端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座50,各支撑座50用于支撑车轮;各套转向舵80包括两个拉杆85、转向架84和转向电机81,转向架84的中部枢接于底盘架上,转向架8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拉杆85铰接。两个拉杆85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支撑座50铰接,以便通过转向电机81驱动转向架84转动,以带动两个拉杆85左右摆动,进而拉动两个支撑座50转向,实现将车轮进行转向。使用转向架84带动两个拉杆85左右摆动,可以带动前后两对支撑座50同步转向,以方便控制。本技术通过在底盘架上铰接支撑座50,以便支撑各车轮;而设置两套转向舵80,将各转向舵80的两个拉杆85分别与相应两个支撑座50相连,而使用转向电机81驱动转向架84转动,以带动两个拉杆85左右摆动,从而实现对支撑座50进行转向,则在各支撑座50上安装车轮时,可以通过两套转盘舵80分别对前后轮进行转向,进而在行驶时,可以对车辆的前后进行切换,便于转向控制。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前后转向式底盘40的一种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前后转向式底盘及玩具车

【技术保护点】
前后转向式底盘,包括底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架的前后两端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用于支撑车轮的支撑座,所述前后转向式底盘还包括两套分别带动所述底盘架前后两端的所述支撑座转动的转向舵;各套所述转向舵包括分别拉动相应两个所述支撑座转向的两个拉杆、带动两拉杆左右摆动的转向架和驱动所述转向架转动的转向电机,所述转向架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底盘架上,所述转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拉杆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前后转向式底盘,包括底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架的前后两端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用于支撑车轮的支撑座,所述前后转向式底盘还包括两套分别带动所述底盘架前后两端的所述支撑座转动的转向舵;各套所述转向舵包括分别拉动相应两个所述支撑座转向的两个拉杆、带动两拉杆左右摆动的转向架和驱动所述转向架转动的转向电机,所述转向架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底盘架上,所述转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拉杆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转向式底盘,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转向电机安装于所述底盘架的中部位置;各套所述转向舵还包括拉动所述转向架转动的连杆和带动所述连杆前后摆动的曲柄,所述曲柄安装于相应所述转向电机上,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架和所述曲柄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转向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枢接于所述底盘架上的转向套和安装于所述转向套相对两侧的两个推杆,两个所述推杆分别与相应的两个所述拉杆铰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后转向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套上的侧边设有推柄,所述推柄位于两个所述推杆之间;所述推柄与相应的所述连杆铰接。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前后转向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架包括支撑梁和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梁的前后两端的两套悬挂架,各套所述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华王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比赛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