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如越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336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在气囊体积不断变大时,气囊作用到气囊腔体内壁上,压力传感器受力到达标准值时,将控制风阀减小或是关闭空气的注入,避免气囊过度充气而发生破裂,由于气囊体积变化较快,在凹槽内安装的弹簧与挡板可将气囊作用到压力传感器上的应力缓冲,增强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a hydraulic oil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pplication method of the hydraulic oil tank, the airbag volume becomes larger and larger, the air play to the air bag inner wall of the cavity, the pressure sensor force reached the standard value, the control air valve is closed or reduced air injection, avoid the bag over inflation occurred broken, because the airbag volume changed rapidly. Spring is installed in the groove and baffle the airbag to the pressure sensor on the stress buffer, enhance the service life of pressure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油箱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主要功用是:1、贮存供系统循环所需的油液;2、散发系统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3、释放混在油液中的气体;4、为系统中元件的安装提供位置。油箱应该及时除去油液中沉淀的污物,在油箱中的油液必须使符合液压系统清洁度要求的油液。作为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油箱可在工作液散热的系统中将其及时的冷却,降低油液的氧化速度,同时减小液压元件的腐蚀磨损。在恶劣的高度污染的环境下,外界的空气、水、灰尘以及固体颗粒物很容易进入到油箱中,污染油液的同时降低液压元件与油液的使用寿命、减弱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引起液压系统故障,严重时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传统的液压油箱在工作时,湿润空气与粉尘不可避免的会进过过滤器进入到油箱中,另外在更换过滤器时也难免将污染物带到油箱中,并且传统的液压油箱中隔板距离回油口太近,致使油液循环距离过短,油液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沉淀杂质,最终导致工作液的整体量减少,必须及时补充新的工作液,降低油箱循环效率的同时还致使过滤器的工作强度增大,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提高油箱内工作液的循环效率,降低工作液的消耗,同时提高油箱内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温的液压油通过冷却器的第一次冷却后由导油管进入到回油腔,液压油中的沉淀物在过滤器的过滤作用下流进液压油冷却器中,由于第一次冷却中液压油还带有一定的余温,残留的热量使得液压油在进入传动部件中时会影响传动效率,在经过液压油冷却器的第二冷却作用后,液压油的液面开始在回油腔中上升;此时油箱内的液压油的体积变化需要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气体进行交换来实现,但是外界的污染物会随着外界气体一起进入到油箱中,导致液压油受到污染,在回油腔内设置的气囊可在液压系统中回到回油腔中的总流量大于液压泵的输出流量时,回油腔中的液压油的体积增加,空气体积被压缩形成正压,液压油补充回油腔体积的同时空气进入气囊,使其气囊内部体积增大,此时液压油通过导油孔流入吸油腔中,由出油口中排出;当出油口中流出的液压油流量大于回油腔中的回油的流量时,回油腔中因为液压油体积的减小而形成负压,其减小的体积会使皮囊的体积减小,导油管中液压油会加速进入到回油腔中来补充减小的体积,进而保持回油腔和吸油腔中的液压油稳定循环运行;将油箱内部分为三个腔室,根据回油腔内的液压油体积变化来调整气囊体积的变化,避免了油箱在工作中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进而减少了外界污染物进入到油箱内的机会,增加了油箱内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设置的两级冷却器可提高液压油的散热效率,防止液压油压力产生脉动变化,使得热量被平稳的带走,达到降温均匀平稳的效果,同时提高液压油的循环效率;本专利技术液压油的循环控制主要通过气囊内体积变化实现,但当油箱出现漏油情况时,气囊内的压力变化缺少及时有效的监控,不断地注入空气很容易对气囊腔体造成损伤,在气囊腔体内壁上开有的凹槽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在气囊体积不断变大时,气囊作用到气囊腔体内壁上,压力传感器受力到达标准值时,将控制风阀减小或是关闭空气的注入,避免气囊过度充气而发生破裂;其中在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冷却器、回油过滤器和出油口,冷却器通过导油管与回油过滤器连接,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Z形隔板,Z形隔板将箱体分隔成两侧,包括出油口的一侧构成吸油腔,另一侧构成回油腔,所述吸油腔通过导油孔与回油腔相连通,在回油腔内安装有液压油冷却器,所述液压油冷却器与所述回油过滤器连接;还包括气囊腔体,所述气囊腔体设置在回油腔内且与回油腔连通,在气囊腔体内设置有气囊,气囊通过风阀与外部连通,在气囊腔体的内壁上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挡板,挡板通过弹簧与凹槽底部连接,在所述挡板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风阀连接。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由于气囊体积变化较快,在凹槽内安装的弹簧与挡板可将气囊作用到压力传感器上的应力缓冲,增强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与回油腔的上端相连通。为避免油箱内的液压油总量低于标准的油量时导致气囊体积的变化不足以弥补回油腔内体积变化的情况发生,在箱体上开设有注油口,且注油口与回油腔的上端连接,可供工作人员及时向回油腔内注入新的液压油,以保持回油腔内的压力稳定,保证油箱平稳地循环供油。所述回油腔内设置有液位计。液位计可及时读取回油腔内的液压油液面高度,以供工作人员及时观察和判断油箱内的液位情况。在所述回油腔内安装有磁性滤网,所述磁性滤网位于液压油冷却器与所述回油过滤器之间。在液压系统的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磨损,磨损产生的细小碎屑会随液压油一起回到回油腔中,在反复的使用过程中会对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安装的磁性滤网可将产生的金属碎屑收集,减小对液压系统中零部件的影响,提高液压传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将油箱内部分为三个腔室,根据回油腔内的液压油体积变化来调整气囊体积的变化,避免了油箱在工作中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进而减少了外界污染物进入到油箱内的机会,增加了油箱内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设置的两级冷却器可提高液压油的散热效率,防止液压油压力产生脉动变化,使得热量被平稳的带走,达到降温均匀平稳的效果,同时提高液压油的循环效率;在气囊腔体内壁上开有的凹槽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在气囊体积不断变大时,气囊作用到气囊腔体内壁上,压力传感器受力到达标准值时,将控制风阀减小或是关闭空气的注入,避免气囊过度充气而发生破裂,由于气囊体积变化较快,在凹槽内安装的弹簧与挡板可将气囊作用到压力传感器上的应力缓冲,增强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为避免油箱内的液压油总量低于标准的油量时导致气囊体积的变化不足以弥补回油腔内体积变化的情况发生,在箱体上开设有注油口,且注油口与回油腔的上端连接,可供工作人员及时向回油腔内注入新的液压油,以保持回油腔内的压力稳定,保证油箱平稳地循环供油;3、本专利技术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安装的磁性滤网可将产生的金属碎屑收集,减小对液压系统中零部件的影响,提高液压传动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冷却器、2-出油口、3-导油管、4-吸油腔、5-液压油冷却器、6-回油腔、7-滚轮、8-回油过滤器、9-液位计、10-注油口、11-气囊、12-气囊腔体、13-箱体、14-Z形隔板、15-风阀、16-挡板、17-压力传感器、18-凹槽、1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温的液压油通过冷却器1的第一次冷却后由导油管3进入到回油腔6,液压油中的沉淀物在过滤器的过滤作用下流进液压油冷却器15中,由于第一次冷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温的液压油通过冷却器的第一次冷却后由导油管进入到回油腔,液压油中的沉淀物在过滤器的过滤作用下流进液压油冷却器中,由于第一次冷却中液压油还带有一定的余温,残留的热量使得液压油在进入传动部件中时会影响传动效率,在经过液压油冷却器的第二冷却作用后,液压油的液面开始在回油腔中上升;在回油腔内设置的气囊可在液压系统中回到回油腔中的总流量大于液压泵的输出流量时,回油腔中的液压油的体积增加,空气体积被压缩形成正压,液压油补充回油腔体积的同时空气进入气囊,使其气囊内部体积增大,此时液压油通过导油孔流入吸油腔中,由出油口中排出;当出油口中流出的液压油流量大于回油腔中的回油的流量时,回油腔中因为液压油体积的减小而形成负压,其减小的体积会使皮囊的体积减小,导油管中液压油会加速进入到回油腔中来补充减小的体积,进而保持回油腔和吸油腔中的液压油稳定循环运行;将油箱内部分为三个腔室,根据回油腔内的液压油体积变化来调整气囊体积的变化,避免了油箱在工作中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进而减少了外界污染物进入到油箱内的机会,增加了油箱内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两级冷却器可提高液压油的散热效率,防止液压油压力产生脉动变化,使得热量被平稳的带走,达到降温均匀平稳的效果,液压油的循环控制主要通过气囊内体积变化实现,但当油箱出现漏油情况时,气囊内的压力变化缺少及时有效的监控,不断地注入空气很容易对气囊腔体造成损伤,在气囊腔体内壁上开有的凹槽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在气囊体积不断变大时,气囊作用到气囊腔体内壁上,压力传感器受力到达标准值时,将控制风阀减小或是关闭空气的注入,避免气囊过度充气而发生破裂;其中在所述箱体(13)上安装有冷却器(1)、回油过滤器(8)和出油口(2),冷却器(1)通过导油管(3)与回油过滤器(8)连接,在所述箱体(13)内设置有Z形隔板(14),Z形隔板(14)将箱体(13)分隔成两侧,包括出油口(10)的一侧构成吸油腔(4),另一侧构成回油腔(6),所述吸油腔(4)通过导油孔与回油腔(6)相连通,在回油腔(6)内安装有液压油冷却器(5),所述液压油冷却器(5)与所述回油过滤器(8)连接;还包括气囊腔体(12),所述气囊腔体(12)设置在回油腔(6)内且与回油腔(6)连通,在气囊腔体(12)内设置有气囊(11),气囊(11)通过风阀(15)与外部连通,在气囊腔体(12)的内壁上开有凹槽(17),凹槽(17)内设有挡板(16),挡板(16)通过弹簧(19)与凹槽(17)底部连接,在所述挡板(16)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7)通过导线与电动风阀(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箱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温的液压油通过冷却器的第一次冷却后由导油管进入到回油腔,液压油中的沉淀物在过滤器的过滤作用下流进液压油冷却器中,由于第一次冷却中液压油还带有一定的余温,残留的热量使得液压油在进入传动部件中时会影响传动效率,在经过液压油冷却器的第二冷却作用后,液压油的液面开始在回油腔中上升;在回油腔内设置的气囊可在液压系统中回到回油腔中的总流量大于液压泵的输出流量时,回油腔中的液压油的体积增加,空气体积被压缩形成正压,液压油补充回油腔体积的同时空气进入气囊,使其气囊内部体积增大,此时液压油通过导油孔流入吸油腔中,由出油口中排出;当出油口中流出的液压油流量大于回油腔中的回油的流量时,回油腔中因为液压油体积的减小而形成负压,其减小的体积会使皮囊的体积减小,导油管中液压油会加速进入到回油腔中来补充减小的体积,进而保持回油腔和吸油腔中的液压油稳定循环运行;将油箱内部分为三个腔室,根据回油腔内的液压油体积变化来调整气囊体积的变化,避免了油箱在工作中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进而减少了外界污染物进入到油箱内的机会,增加了油箱内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两级冷却器可提高液压油的散热效率,防止液压油压力产生脉动变化,使得热量被平稳的带走,达到降温均匀平稳的效果,液压油的循环控制主要通过气囊内体积变化实现,但当油箱出现漏油情况时,气囊内的压力变化缺少及时有效的监控,不断地注入空气很容易对气囊腔体造成损伤,在气囊腔体内壁上开有的凹槽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在气囊体积不断变大时,气囊作用到气囊腔体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如越
申请(专利权)人:程如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