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泵体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996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离合器总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泵体夹具,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左、右两端的支柱,两个支柱上均设有相同的调整单元,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设有内腔室的箱体和设于内腔室内的活塞,箱体上设有滑孔,活塞上方为第一腔室,活塞下方为密闭的第二腔室,第二腔室连通有通气管,第一腔室内设有导轨,还包括由硬质橡胶制成的用于固定泵体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两个滑孔内的滑块,两个滑块均滑动连接在两个导轨上,两个调整单元上第二腔室的通气管分别连通有充气机和吸气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离合器泵体夹具,能够调整进油孔的轴线方向,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碎屑粘附在进油孔内对进油孔内壁和刀具造成损伤的问题。

Clutch pump body fix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automobile clutch pump technology field, discloses a clutch pump fixtur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pillar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the two pillars are arranged on the same adjustment unit, each adjustment unit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a piston is arranged in an internal chamber located on the inside of the chamber,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the first hole above the piston chamber, second chamber below the piston closed, second chamber ventilation pipe, the first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rail, also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for fixing a pump body made of hard rubber, both ends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slider two sliding holes, two sliders are sliding connected to the two rail, two adjustment unit second chamber ventilation pipe is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flator and suction machine.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clutch body fixture, which can adjust the axis direction of the oil inlet hol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metal debris sticking to the oil inlet hole and damaging the inner wall and cutter of the oil hole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泵体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离合器总泵

技术介绍
汽车离合器总泵的泵体侧围设有进油孔,进油孔需要用钻孔设备进行攻钻加工,进油孔的轴线与泵体的轴线不垂直而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因此需要专用的用于攻钻加工进油孔的离合器泵体夹具。另一方面,泵体的进油孔包括小直径的通孔,以及在小直径通孔的基础上用刀具加工扩大进油孔的部分内径。进油孔在攻钻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金属碎屑,在表面力和静电力的作用下,金属碎屑会粘附在进油孔内,在刀具高速旋转的作用下,金属碎屑不断与刀具和进油孔内壁摩擦,对刀具和进油孔内壁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泵体夹具,能够调整进油孔的轴线方向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碎屑粘附在进油孔内对进油孔内壁和刀具造成损伤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离合器泵体夹具,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左、右两端的支柱,两个支柱上均设有相同的调整单元,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设有内腔室的箱体和设于内腔室内的活塞,箱体上设有滑孔,活塞上方为第一腔室,活塞下方为密闭的第二腔室,第二腔室连通有通气管,第一腔室内设有导轨,还包括由硬质橡胶制成的用于固定泵体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两个滑孔内的滑块,两个滑块均滑动连接在两个导轨上,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滑块底部与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调整单元上第二腔室的通气管分别连通有充气机和吸气机,所述调整单元的第二腔室还连通有软管,软管连通第二腔室和泵体的内腔,软管上设有弹簧夹,所述两个调整单元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对位板,对位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对位板上设有能和泵体上待钻孔位置相对的观察窗。上述基础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弹簧夹关闭软管,此时两个调整单元的第二腔室密闭,通过充气机和吸气机分别对第二腔室充气或放气,能够推动调整单元的活塞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推动与活塞固定连接的滑块在导轨上滑动,由于支撑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铰接,同时由硬质橡胶制成的支撑板能够被一定程度拉伸,因此能够调节支撑板的倾斜角度,实现调整位于支撑板上的泵体的倾斜角度,进而实现调整进油孔的轴线方向。上述方案中,通过比对对位板上的观察窗与待攻钻位置的标识的位置相对情况,能够判断进油孔的轴线是否已调整为竖直方向,刀具从上往下下穿过观察窗对进油孔进行加工。进油孔轴线方向调整至竖直方向后,关闭充气机和吸气机,使用刀具对进油孔进行加工。由于刀具开始对泵体施加向下的力,因此,两个活塞同时受到滑块的向下的推力。此时打开位于软管上的弹簧夹,由于软管连通第二腔室和泵体内腔,第二腔室不再密闭,开始通过软管对泵体的内腔持续地释放气体,由于泵体内腔通过进油孔与外界连通,因此,进油孔处持续产生由泵体内向泵体外的气流,气流能够将进油孔处产生的金属碎屑向外吹,避免金属碎屑粘附在进油孔处,从而避免金属碎屑对刀具和进油孔内腔造成破坏。上述方案中,刀具对泵体和支撑板施加向下的力时,由于两个滑块同时受到相同的力,滑块和活塞同时向下移动,因此,支撑板的倾斜角度能够保持不变,进油孔轴线方式始终为竖直方向。本方案利用调整单元,实现调节泵体的倾斜角度和进油孔的轴线方向,同时,还能实现进油孔处向外释放气体,实现持续地吹走进油孔处的碎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碎屑粘附在进油孔内对进油孔内壁和刀具造成损伤的问题。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软管直径为1~3mm。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或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所述支撑板用天然橡胶100质量份与40份的硫黄混合制成。用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100质量份与30~50份的硫黄混合,经加热硫化,生成坚硬而有韧性的硬质橡胶,能够一定程度拉伸同时不易弯折,因此保证支撑在受到刀具压力时不发生弯折。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泵体的两端包覆有密封袋。使泵体的内腔仅通过进油孔与外界连通,因此第二腔室释放的气体全部通过进油孔向外释放,吹走进油孔处的碎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离合器泵体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活塞2、滑孔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通气管6、导轨7、支撑板8、滑块9、支撑杆10、充气机11、吸气机12、软管13、泵体14、对位板15、观察窗16,弹簧夹17。如图1所示的离合器泵体夹具,包括底座和分别设于底座左、右两端的支柱,两个支柱上均设有相同的调整单元。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设有内腔室的箱体1和设于内腔室内的活塞2,箱体上设有滑孔3,活塞2上方为第一腔室4,活塞下方为密闭的第二腔室5,第二腔室5连通有通气管6,第一腔室内设有导轨7,还包括由硬质橡胶制成的用于固定泵体14的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用天然橡胶100质量份与40份的硫黄混合制成。支撑板8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两个滑孔内的滑块9,两个滑块9均滑动连接在两个导轨7上,所述滑块9的一端与支撑板8铰接,所述滑块9底部与活塞2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两个调整单元上第二腔室5的通气管分别连通有充气机11和吸气机12,所述调整单元的第二腔室5还连通有直径为2mm的软管13,软管13连通第二腔室5和泵体14的内腔,泵体14的两端包覆有密封袋,软管13上还设有弹簧夹17。两个调整单元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对位板15,对位板位于支撑板8的上方,所述对位板15上设有能和泵体上待钻孔位置相对的观察窗16。使用弹簧夹17关闭软管13,通过充气机11和吸气机12分别对第二腔室5充气和放气,调整单元的活塞2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推动滑块9在导轨7上滑动。由于支撑板10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9铰接,并且硬质橡胶制成的支撑板10能够被一定程度拉伸,因此能够调节支撑板10的倾斜角度,实现调整位于支撑板10上的泵体14的倾斜角度,进而实现调整进油孔的轴线方向。通过比对对位板15上的观察窗16与待攻钻位置的标识的位置相对情况,能够判断进油孔的轴线是否已调整为竖直方向。进油孔轴线方向调整至竖直方向后,关闭充气机11和吸气机12,刀具向下穿过观察窗16对进油孔进行加工。由于刀具对泵体14施加向下的压力,因此,两个活塞2同时受到滑块9向下的推力。此时打开位于软管13上的弹簧夹17,打开软管13,软管13连通第二腔室5和泵体14的内腔,因此,第二腔室5不再密闭,而是通过软管13对泵体14的内腔持续地释放气体。由于泵体14的两端包覆有密封袋,泵体14的内腔仅通过进油孔与外界连通,进油孔处产生持续的由泵体14内向外释放的气流,气流能够将进油孔处产生的金属碎屑向外吹,避免金属碎屑粘附在进油孔处。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离合器泵体夹具

【技术保护点】
离合器泵体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左、右两端的支柱,两个支柱上均设有相同的调整单元,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设有内腔室的箱体和设于内腔室内的活塞,箱体上设有滑孔,活塞上方为第一腔室,活塞下方为密闭的第二腔室,第二腔室连通有通气管,第一腔室内设有导轨,还包括由硬质橡胶制成的用于固定泵体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两个滑孔内的滑块,两个滑块均滑动连接在两个导轨上,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滑块底部与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调整单元上第二腔室的通气管分别连通有充气机和吸气机,所述调整单元的第二腔室还连通有软管,软管连通第二腔室和泵体的内腔,软管上设有弹簧夹,所述两个调整单元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对位板,对位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对位板上设有能和泵体上待钻孔位置相对的观察窗。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合器泵体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左、右两端的支柱,两个支柱上均设有相同的调整单元,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设有内腔室的箱体和设于内腔室内的活塞,箱体上设有滑孔,活塞上方为第一腔室,活塞下方为密闭的第二腔室,第二腔室连通有通气管,第一腔室内设有导轨,还包括由硬质橡胶制成的用于固定泵体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两个滑孔内的滑块,两个滑块均滑动连接在两个导轨上,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滑块底部与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调整单元上第二腔室的通气管分别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代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