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曲面外轮廓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电解加工阴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98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杂曲面外轮廓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电解加工阴极,包括导压块、阴极片、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所述的导压块上端与机床的Z轴连接,导压块下端依次设置所述的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上分别开设有多组条形孔,多组条形孔上下对齐构成多组上下贯通的阴极通道,在多组阴极通道内均插设有所述的阴极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零件的复杂特殊曲面设置阴极结构,由于电解加工为非接触式加工,加工后的零件无残余应力,满足了产品的承载要求。

Spiral narrow slot electrolytic machining cathode for the large depth width ratio of the outer contour of a complex surfa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lex surface contour of high aspect ratio narrow spiral cathode electrolysis processing groove, comprises a pressing block, a cathode sheet and liquid inlet guide sleeve, sleeve and support Z shunt; the guide shaft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machine, pressure guide block lower turn into the setting liquid a guide sleeve, sleeve and support the liquid inlet shunt; guide sleeve, sleeve and shunt suppor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multiple strip holes and multiple strip holes on the alignment of the cathode channel on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cathode in a plurality of cathode channel were inserted with the.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 and special surfaces of parts, the cathode structure is set up. Because the electrolytic machining is non-contact processing, there is no residual stress in the parts after processing, which satisfies the bearing requirements of th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杂曲面外轮廓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电解加工阴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加工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复杂曲面外轮廓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电解加工阴极。
技术介绍
对于花瓶状壳类零件外表面上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普通机械加工方法加工非常困难。有学者提出采用高速微雕机进行分层铣削加工,但加工效率低、且加工成本高昂。目前,国内采用的工艺是:先制作多个圆环,每个圆环用片铣刀加工多个斜度为7°的直槽,然后将圆环叠合焊接,再精加工内形。上述加工该工艺存在的问题是:1.焊接组合的线槽无法均匀对齐,所得曲线为折线;2.焊接后退火,壳体变形大,导致曲线精度差且焊接强度无法满足产品的承载要求;3.加工精度差,耗时长,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杂曲面外轮廓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电解加工阴极,用电解加工方法满足花瓶状壳类零件的设计要求,同时实现高效、稳定、可靠的大批量生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复杂曲面外轮廓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电解加工阴极,包括导压块、阴极片、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所述的导压块上端与机床的Z轴连接,导压块下端依次设置所述的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均为等大的圆盘结构,在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上分别开设有多组条形孔,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上的多组条形孔上下对齐构成多组上下贯通的阴极通道,在多组阴极通道内均插设有所述的阴极片,多组阴极片的上端穿过进液导套与导压块连接,多组阴极片的末端伸出护盘的下端面;所述进液导套和分流套之间构成容液腔,容液腔通过开设在进液导套上的多个进液孔补充电解液。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上的多组条形孔分别开设在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的直径线上,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上的多组条形孔分别向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的圆心方向倾斜,所述多组阴极片的末端位置保持在一段圆弧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的阴极片为长条片状结构,包括厚度为0.8mm的薄片段、中部过渡锥段以及尾部半圆柱状的连接头。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液导套、分流套和护盘通过环状设置在它们边沿的四个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液孔设置两个,两个进液孔内均设置有进液管。进一步的,所述阴极片与进液导套的条形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的阴极片由黄铜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开创性的提出了一种电解加工花瓶状壳类零件的阴极装置,根据零件的复杂特殊曲面设置阴极结构,由于电解加工为非接触式加工,加工后的零件无残余应力,满足了产品的承载要求。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多头片状阴极向心排列的结构,满足了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的加工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加工难的问题;多头阴极片同时工作,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进液导套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进液导套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护盘的剖视图;图6为通过本专利技术阴极加工的工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图中,1-导压块,2-阴极片,3-进液导套,4-分流套,5-护盘,6-条形孔,7-进液孔,8-螺栓,9-进液管,10-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5所示的复杂曲面外轮廓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电解加工阴极,包括导压块1、阴极片2、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护盘5由绝缘材料制成,其作用是从下面拖住分流套4,工作时架在工件上方,起导流和绝缘作用;所述的导压块1上端与机床的Z轴连接,导压块1下端依次设置所述的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均为等大的圆盘结构,在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上分别开设有多组条形孔6,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上的多组条形孔6上下对齐构成多组上下贯通的阴极通道,在多组阴极通道内均插设有所述的阴极片2,多组阴极片2的上端穿过进液导套3安装在导压块1下端面的凹槽内,多组阴极片2的末端伸出护盘5的下端面;所述进液导套3和分流套4之间构成容液腔,容液腔通过开设在进液导套3上的多个进液孔7补充电解液。所述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上的多组条形孔6分别开设在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的直径线上,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上的多组条形孔6分别向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的圆心方向倾斜,所述多组阴极片2的末端伸出护盘5下端面并保持在一段圆弧线上,用于加工工件。所述的阴极片2为长条片状结构,包括厚度为0.8mm的薄片段、中部过渡锥段以及尾部半圆柱状的连接头。所述的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通过环状设置在它们边沿的四个螺栓8固定连接。所述的进液孔7设置两个,两个进液孔7内均设置有进液管9。所述阴极片2与进液导套3的条形孔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防止电解液从进液导套3上部溢出。所述的阴极片2由黄铜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多头阴极片2安装在导压块1上,阴极片2向心排列,末端的位置控制在一条弧线上,护盘5架设在待加工工件上方,通过在进液导套3上的进液管9联接电解液。加工前,工件中轴沿X方向,阴极片2装夹在工件的一端,中间阴极片2的末端在零件设计的螺旋槽底部位置。加工中,工件沿X方向做直线移动、绕X轴(工件中轴)方向旋转,与此同时阴极片2沿Z轴负方向进给,直至完成工件的外表面的电解加工。通过上述加工方法加工完成的工件如图6-7所示。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复杂曲面外轮廓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电解加工阴极

【技术保护点】
复杂曲面外轮廓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电解加工阴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压块(1)、阴极片(2)、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所述的导压块(1)上端与机床的Z轴连接,导压块(1)下端依次设置所述的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均为等大的圆盘结构,在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上分别开设有多组条形孔(6),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上的多组条形孔(6)上下对齐构成多组上下贯通的阴极通道,在多组阴极通道内均插设有所述的阴极片(2),多组阴极片(2)的上端穿过进液导套(3)与导压块(1)连接,多组阴极片(2)的末端伸出护盘(5)的下端面;所述进液导套(3)和分流套(4)之间构成容液腔,容液腔通过开设在进液导套(3)上的多个进液孔(7)补充电解液。

【技术特征摘要】
1.复杂曲面外轮廓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电解加工阴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压块(1)、阴极片(2)、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所述的导压块(1)上端与机床的Z轴连接,导压块(1)下端依次设置所述的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均为等大的圆盘结构,在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上分别开设有多组条形孔(6),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上的多组条形孔(6)上下对齐构成多组上下贯通的阴极通道,在多组阴极通道内均插设有所述的阴极片(2),多组阴极片(2)的上端穿过进液导套(3)与导压块(1)连接,多组阴极片(2)的末端伸出护盘(5)的下端面;所述进液导套(3)和分流套(4)之间构成容液腔,容液腔通过开设在进液导套(3)上的多个进液孔(7)补充电解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曲面外轮廓大深宽比的螺旋窄槽电解加工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上的多组条形孔(6)分别开设在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的直径线上,进液导套(3)、分流套(4)和护盘(5)上的多组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霖范植坚王天诚冯鑫任磊李清良赵刚刚范庆明贾建利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