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86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硫酸化后的复合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能提高巨噬细胞产生NO的能力并能显著增加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能增加DNFB所引起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加强了其免疫能力。

Application of compound polysaccharide of Chlorella sulfate and spirulina in the immunomodulatory fiel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application of a compound polysaccharide of Chlorella sulfate and spirulina in the immunomodulatory field. The compound polysaccharide sulfated with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can enhance the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macrophages to produce NO and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liferation of mouse spleen lymphocytes, and can cause the increase of DNFB of the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in mice and strengthen their immune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生物应用领域,涉及小球藻、螺旋藻,尤其是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微藻的生长条件和环境特点决定了其胞内多糖具有一些有别于其它生物多糖的结构和功能,此类多糖在医药和医学领域中应用潜力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其的研究兴趣。但是,近几年大量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微藻多糖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单一多糖生物活性不能全面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是一类低等的古老生物,系属于蓝藻门(Cyanophyta),段殖藻目(Oscillatoriaceae),颤藻科(Oscillatoriales),螺旋藻属(Spirulina)或节旋藻(Arthrospira),包括钝顶螺旋藻(S.pl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S.maxima)等38个种类。作为地球上出现的最早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之一,螺旋藻已有35亿年的历史。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是一种拥有坚硬细胞壁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直径约3-12μm,系属于绿藻门(Chlor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ella),卵胞藻科小球藻属。小球藻广泛的分布在新鲜的淡水和海水中,生物量极大,能利用太阳光能进行自养,在异养条件下,也能利用有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通过检索,尚未发现有将螺旋藻及小球藻结合用于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上的应用,复合多糖浓度控制在0.4-1.6mg/mL。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能力上的应用。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上的应用。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增强因DNFB引起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上的应用。所述的复合多糖是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1~16:1~12混合制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体外免疫实验表明,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能力、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没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复合多糖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单一多糖,且在设定的范围内呈现出浓度依赖性。2、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能显著增强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与空白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组耳肿胀度明显增加,说明复合多糖SCP12具有增强因DNFB引起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说明复合多糖SCP12具有增强细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影响(n=6,x±s);图2为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n=6,x±s);图3为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n=6,x±s)。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验材料供试多糖: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本实验室制得备存、螺旋藻纯多糖(PSP),由上海文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供试细胞: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由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标准冻存品、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小鼠脾淋巴细胞,实验前由本实验室制备。供试动物:昆明种小鼠,SPF级,健康,雌雄各半,80只,由北京市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军)2012-0004)。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1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1~2.5):(15.6~16)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2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2.5~4):(15~15.5)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3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4.3~5.8):(14.5~15)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4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6~7.5):(14~14.4)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5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7.8~8.5):(13~13.9)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6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8~9.8):(12.4~13)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7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10~10.8):(11.6~12.4)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8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11~11.9):(10~11)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9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12~12.8):(9~9.8)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10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13~13.5):(7~8.8)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11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13.6~14):(5.3~6.8)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12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14.3~15):(3~5)混合制成。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SCP13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酯化小球藻多糖与硫酸酯化螺旋藻复合多糖按照质量比(15~16):(1~2.8)混合制成。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制备小球藻多糖(CSP)及螺旋藻多糖(PSP)(1)螺旋藻或小球藻细胞的破壁:将生长至平台期的螺旋藻或小球藻液离心,称取10g藻粉,加入90mL蒸馏水,将藻液先进行-20℃低温冷冻过夜结块,再水浴加热8h解冻和破壁,重复上述过程3次,45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将藻泥震荡,加入蒸馏水后超声破壁:600-800W,每次1min,共10min,完毕后45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合并所有上清进行蛋白质等杂质的去除;(2)去除蛋白质:调溶液的pH至7.0,加入含量1%的中性蛋白酶,50℃条件下水浴2.5h,待反应完全后,5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去除杂质沉淀,再将溶液的pH值调至7.0,待反应完全后,加入1/4体积三氯甲烷和1/10体积的异戊醇,震荡10-15h去除杂质蛋白,重复3-5次,直到不出现沉淀;(3)粗多糖的纯化:①醇沉:在清除杂质蛋白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2.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上的应用,复合多糖浓度控制在0.4-1.6mg/mL。3.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螺旋藻复合多糖在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能力上的应用。4.一种硫酸酯化小球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