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22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产品镀锌完成后,先从镀锌桶转移至双钝化夹桶内,再依次进行一次水洗、出光、二次水洗、三价铬钝化、一次固化、一次低温干燥和烘干老化工序,各工序在多个钝化夹桶行车内完成;所述钝化夹桶在钝化夹桶行车的带动下进行伸缩或旋转运动,并在各钝化夹桶行车之间传递,应用于整个钝化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滚桶钝化需要转桶的瓶颈问题,规避转桶过程中的磕碰伤、划伤,提升了钝化膜的耐蚀性,并解决了传统滚桶钝化无法将产品完全浸没在钝化液中的问题,使钝化过程中的磕碰伤、划伤能及时修复,保障钝化膜的完整性,所得钝化膜外观质量好,耐蚀性较佳,市场前景广阔。

Production process of a high corrosion resistant trivalent chromium passivating fil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high corrosion resistant trivalent chromium passivation fil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roduct of galvanized completed, from galvanized barrels transferred to the double passivation clamp bucket, and then followed by a light, washing, washing two times, and a trivalent chromium passivation, a low temperature drying and curing dry aging processes, each process in the multi bucket Lane complete passivation; stretching or rotating movement of the bucket bucket in the passivation passivation driving drive, and in the passive transfer between bucket driving, applied to the passiva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bottleneck problem need to drum passivation of the rotating barrel, the rotating barrel in the process to avoid damage and scratch, enhanc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passivation film, and solves the traditional barrel passivation products cannot be completely immersed in the passivation solution, the passivation process against injury, scratch timely repair, ensur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passivation film, the passivation film good appearance quality,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broad market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电镀锌在金属防腐及表面装饰方面有着重要应用。镀锌层对钢铁基体来说,是典型的阳极镀层,在隔离外界腐蚀环境的同时,对基体金属起到良好的电化学保护作用。为强化镀层的耐蚀能力,并规避镀锌层早期白锈的出现,通常需要对镀层进行钝化处理,在镀锌层的基础上再生成一层钝化膜层。据有关文献报道,镀锌层经钝化处理后,较相同厚度的镀层,其耐蚀能力可以提高5~8倍。此外,镀锌层还能通过钝化染色使表面美观。传统钝化处理,普遍采用六价铬钝化,钝化膜密实、均匀,且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钝化膜耐蚀能力好。但是,六价铬具有强毒性,有致癌、致畸和诱发基因突变的危害,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其应用已经受到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标准的限制。三价铬的毒性约为六价铬的1%,符合相关要求,已成为钢铁防腐钝化处理领域的主流趋势。目前,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基本沿用传统六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其钝化工序延用镀锌工序的滚桶进行,钝化完成后,需要将处理的产品倒出,转移到水洗桶内,再进行后续的作业。该工艺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传统的钝化膜生产工艺,在出光、钝化工序延用镀锌工序的滚桶,滚桶内壁在镀锌前处理和镀锌过程中会残留一些水洗性较差的碱、盐和有机物,这些残留物会影响出光槽液的浓度和pH值,导致出光处理无法清除产品表面的杂质和氧化层,影响出光效果,进而恶化钝化成膜质量;2.由传统滚筒自身结构的限制(见图1),在钝化过程中滚桶不能完全浸入钝化液,且转动方向单一,直接导致产品与钝化液不能充分均匀接触,一方面导致成膜不均匀,成膜质量差,另一方面新鲜的钝化膜是很娇嫩的,极易磕碰、划伤,转桶过程必然导致大量的钝化膜磕碰、划伤,而且磕碰伤、划伤得不到及时修复,严重影响最终产品的耐蚀性;3.传统滚桶钝化的钝化槽,槽体较小,所装钝化液较少,稳定性差,严重影响不同批次产品钝化膜的一致性;4.钝化液缺少循环再生处理,环境污染大,钝化处理成本高。另外,由于三价铬钝剂及成膜反应易受反应温度、pH值、钝化液浓度和杂质离子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传统生产工艺简单、粗放和过程监控缺失等缺陷,使得三价铬钝化膜成膜稳定性和质量较差,使得防护膜整体耐蚀性难以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能够解决现有钝化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产品镀锌完成后,先从镀锌桶转移至双钝化夹桶内,再依次进行一次水洗、出光、二次水洗、三价铬钝化、一次固化、一次低温干燥和烘干老化工序,各工序在多个钝化夹桶行车内完成;所述钝化夹桶在钝化夹桶行车的带动下进行伸缩或旋转运动,并在各钝化夹桶行车之间传递,应用于整个钝化过程。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钝化夹桶行车包括主体框架、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夹固机构、旋转机构和倾斜结构;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立柱、顶板和移动杆,所述立柱的顶端通过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其内侧带有滑槽,所述移动杆的两端通过滑块沿所述滑槽上下滑行;所述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和夹固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顶端、中部和底部,所述旋转机构和倾斜结构与所述夹固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夹固机构包括两组以上的夹爪、夹紧中心轴和夹紧电机,所述夹爪夹持固定钝化夹桶的顶部,所述夹紧中心轴贯穿所述移动杆,其一端连接所述夹爪,另一端连接所述夹紧电机。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提升电机、升降轴、升降轴承座、升降吊带轮和升降吊带;所述升降轴横式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上表面,其两端贯穿所述升降轴承座,与所述升降吊带轮连接,所述升降轴通过链条与所述升降提升电机的升降链轮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吊带从所述升降吊带轮内穿出,其底端套置在所述移动杆上。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电机、横移齿轮、横移辅助轮和横移轴;所述横移轴横式贯穿所述主体框架的立柱,其一端通过横移齿轮与所述横移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横移辅助轮安装在所述横移轴的端部下方。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架和旋转电机,所述倾斜机构包括倾斜支架和倾斜电机;所述旋转架与所述夹紧中心轴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所述旋转架上,所述倾斜支架与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倾斜电机固定在所述倾斜支架上。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钝化夹桶的旋转方向包括正/反向旋转和空间旋转,所述空间旋转的角度为0~54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光工序在出光槽内进行,所述出光槽内配置有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所述三价铬钝化工序在钝化槽内进行,所述钝化槽与鼓风机及钝化液再生系统连通,所述钝化槽内配置有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三价铬浓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所述一次固化工序在水洗槽内进行,所述水洗槽内配置有温度控制器,用于调节并维持一次固化的温度;所述烘干老化工序在高温离心甩干机内进行,所述高温离心甩干机内配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和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束与控制中心电连接,对相应工序中的温度、pH值和三价铬浓度进行实时监控、调控。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封闭工序和二次低温干燥工序,其中,所述封闭工序在一次低温干燥工序之后进行,所述二次低温干燥工序在烘干老化工序之前进行。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钝化夹桶行车有3个,其中,一次水洗、出光和二次水洗工序在第一钝化夹桶行车内完成;三价铬钝化在第二钝化夹桶行车内完成;一次固化、一次低温干燥、封闭、二次低温干燥和烘干老化工序在第三钝化夹桶行车内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通过钝化夹桶及钝化夹桶行车的设计,解决了传统滚桶钝化需要转桶的瓶颈问题,有效规避转桶过程中的磕碰伤、划伤,提升了钝化膜的耐蚀性,并解决了传统滚桶钝化无法将产品完全浸没在钝化液中的问题,使钝化过程中的磕碰伤、划伤能及时修复,保障钝化膜的完整性;通过对钝化过程中所有关键过程的温度、三价铬浓度、pH值的实时显示、监控和超差报警,提供了稳定的钝化处理环境,保障了成膜反应的有效进行和成膜的质量,最大限度保障钝化过程参数的稳定性,实现了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稳定量产;所得的三价铬钝化膜外观质量好,耐蚀性较佳,市场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滚筒钝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的设备配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双夹天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钝化槽,20.滚桶支撑,30.滚桶齿轮,40.传动齿轮,50.钝化滚桶,60.水洗槽,70.出光槽,80.钝化槽,90.鼓风机,100.钝化液再生系统,110.室温离心甩干机,120.封闭槽,130.高温离心甩干机,140.污水处理站,150.去离子水槽,160.控制中心,170.第一钝化夹桶行车,180.第二钝化夹桶行车,190.第三钝化夹桶行车,200.废水管道,210.去离子水管道,220.信号传输线束,230.行车轨道,240.温度控制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产品镀锌完成后,先从镀锌桶转移至双钝化夹桶内,再依次进行一次水洗、出光、二次水洗、三价铬钝化、一次固化、一次低温干燥和烘干老化工序,各工序在多个钝化夹桶行车内完成;所述钝化夹桶在钝化夹桶行车的带动下进行伸缩或旋转运动,并在各钝化夹桶行车之间传递,应用于整个钝化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产品镀锌完成后,先从镀锌桶转移至双钝化夹桶内,再依次进行一次水洗、出光、二次水洗、三价铬钝化、一次固化、一次低温干燥和烘干老化工序,各工序在多个钝化夹桶行车内完成;所述钝化夹桶在钝化夹桶行车的带动下进行伸缩或旋转运动,并在各钝化夹桶行车之间传递,应用于整个钝化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夹桶行车包括主体框架、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夹固机构、旋转机构和倾斜结构;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立柱、顶板和移动杆,所述立柱的顶端通过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其内侧带有滑槽,所述移动杆的两端通过滑块沿所述滑槽上下滑行;所述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和夹固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顶端、中部和底部,所述旋转机构和倾斜结构与所述夹固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夹固机构包括两组以上的夹爪、夹紧中心轴和夹紧电机,所述夹爪夹持固定钝化夹桶的顶部,所述夹紧中心轴贯穿所述移动杆,其一端连接所述夹爪,另一端连接所述夹紧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提升电机、升降轴、升降轴承座、升降吊带轮和升降吊带;所述升降轴横式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上表面,其两端贯穿所述升降轴承座,与所述升降吊带轮连接,所述升降轴通过链条与所述升降提升电机的升降链轮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吊带从所述升降吊带轮内穿出,其底端套置在所述移动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蚀三价铬钝化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电机、横移齿轮、横移辅助轮和横移轴;所述横移轴横式贯穿所述主体框架的立柱,其一端通过横移齿轮与所述横移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横移辅助轮安装在所述横移轴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正芳徐罗高拚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常力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