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115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属于流体软管管路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套筒(3)、转轴(1)、堵头(2)、O型圈(4);套筒为中空的台阶内孔结构,由左至右,内孔孔径依次减小,右端设有外螺纹,左端内孔设有内螺纹,内部还设有两道O型圈密封槽;转轴为中空的台阶轴结构,左端设有外螺纹;中间台阶圆突出,右端圆柱面长度、外径与套筒右端内孔的长度、内径相匹配;堵头为中空的螺栓结构;O型圈(4)置于套筒(3)内壁的沟槽内,转轴(1)右端置于套筒(3)内,堵头(2)套于转轴(1)左端,通过其上外螺纹与套筒(3)固定连接。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重量轻,结构简单,转动灵活,可以大大的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管路寿命。

A kind of rotatable straight line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otary straight line join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pipeline application of a fluid hose. Including the sleeve (3) and the shaft (1) and a plug (2), O ring (4); the sleeve is hollow step inner hole structure, from left to right, inner hole diameter decreases in turn, the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thread, the left inner hole is provided with internal threads, is also arranged inside the two O ring sealing groove; rotating shaft is a stepped shaft hollow structure, the left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thread; the middle step round prominent, right length, diameter and end cylindrical sleeve right end hole length, diameter matching; plug bolt for hollow structure; O ring (4)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3)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rench the shaft (1), the right end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3), plug (2) is sleev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1) left, through its outer screw thread and the sleeve (3) fixed conn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simple structure and flexible rotation,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of use and improve the life of the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属于流体软管管路应用

技术介绍
流体软管管路在三维空间内运动时,会存在扭转现象,这种现象容易产生软管管路憋紧,连接处松动等现象,造成软管管路破损或泄漏等故障。因此需要在软管管路的一端增加可以自由转动的管路接头,抵消软管管路运动过程中的扭转。目前市场上的可转动的管路接头采用滚珠轴承连接,适用于高速转动的情况,在一些仅仅需要抵消部分扭动现象的场合性价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流体软管管路在空间内运动产生扭转运动导致故障的问题,为了克服已有结构性价比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包括:套筒、转轴、堵头、O型圈;其中,套筒为中空的台阶内孔结构,由左至右,内孔孔径依次减小,右端设有外螺纹,用于将整个可转动管路接头固定在结构件上,左端内孔设有内螺纹,用于固定连接堵头,以固位转轴,套筒内还设有两道O型圈密封槽,用于放置O型圈;转轴为中空的台阶轴结构,轴中心为通道,用于传送流体,其中心与套筒中心同心,内径与套筒中心内径一致;左端设有外螺纹,用于与管路连接;中间台阶圆突出,用于与堵头配合,限制转轴的轴向运动,其外径与套筒左端内孔内径相匹配,长度小于套筒左端内孔长度;右端圆柱面,与套筒内壁以及O型圈组成两道活塞杆密封结构,长度与外径与套筒右端内孔的长度与内径相匹配;堵头为中空的螺栓结构,内径与转轴左端的外螺纹结构的外径相匹配,转轴左端的外螺纹结构可以穿过堵头的内孔,但是中间的突出部分无法穿过,从而限制转轴的轴向运动;堵头外径小的一端开有与套筒上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用于通过套筒上的内螺纹与套筒固定连接,该端长度与转轴上台阶圆的宽度之和与套筒左端内孔的长度相匹配;O型圈用于密封流体,位于套筒内壁的沟槽内;连接关系:O型圈置于套筒内壁的沟槽内,转轴右端置于套筒内,堵头套于转轴左端,通过其上外螺纹与套筒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结构,对比已有技术,其重量轻,结构简单,转动灵活,可以大大的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软管管路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的使用说明示意图;附图标记:1-转轴;2-堵头;3-套筒;4-O型圈;5-接头安装面;6-软管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说明,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包括转轴1、堵头2、套筒3、O型圈4;转轴1为中空的台阶轴结构,左端为外螺纹结构,用于与软管管路6连接,中间台阶圆突出,右端为圆柱面;堵头2为中空的螺栓结构,转轴1的左端外螺纹结构可以穿过堵头2,但是中间的突出的台阶部分无法穿过,从而限制转轴1的轴向运动;套筒3,为整个管路接头的支撑结构,位于最外侧,为中空的台阶内孔结构,左端内孔大于右端内孔,在左端内孔上设有内螺纹,与堵头2的外螺纹配合,限制转轴1的轴向运动。右端的内孔上开有2个沟槽用于安装O型圈4,用于与转轴1的右端外圆面组成活塞杆密封结构,对流体进行密封。套筒3右端设有外螺纹结构,用于与接头安装面5连接固定本技术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O型圈4用于密封流体;上述组成部件间的连接关系为:转轴1位于整个管路接头的中间;套筒3位于整个管路接头的外侧;O型圈4位于套筒3的内部;堵头3位于管路接头的左端。安装过程:O型圈置于套筒内壁的沟槽内,转轴右端置于套筒内,堵头套于转轴左端,通过其上外螺纹与套筒固定连接。运动过程:软管管路6的胶管接头内螺纹与转轴1左端的外螺纹连接,当软管管路存在扭动的时候就会带动转轴1相应扭动,由于转轴和套筒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可以相互转动,来抵消这种软管管路的扭动憋紧现象。套筒3装配在安装面上,相对固定。转轴1转动时与套筒内的两条O型圈形成密封结构,避免由于转轴1和套筒3的间隙而产生漏油。本技术通过增加可转动的接头,在转动和固定结构之间增加密封圈,实现了软管管路在运动过程中憋紧现象的自动调节,提高了软管的使用寿命。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及实施方式,本说明书给出了具体实施例。在实施例中引入细节的目的不是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而是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及其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最佳实施例步骤的各种修改、变化或替换都是可能的。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应局限于最佳实施例及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3)、转轴(1)、堵头(2)、O型圈(4);套筒(3)为中空的台阶内孔结构,由左至右,内孔孔径依次减小,右端设有外螺纹,用于将整个可转动管路接头固定在结构件上,左端内孔设有内螺纹,用于固定连接堵头(2),以固位转轴(1),套筒内还设有两道O型圈密封槽,用于放置O型圈(4);转轴(1)为中空的台阶轴结构,轴中心为通道,用于传送流体,其中心与套筒(3)中心同心,内径与套筒(3)中心内径一致;左端设有外螺纹,用于与管路连接;中间台阶圆突出,用于与堵头(2)配合,限制转轴(1)的轴向运动,其外径与套筒(3)左端内孔内径相匹配,长度小于套筒(3)左端内孔长度;右端圆柱面,与套筒(3)内壁以及O型圈组成两道活塞杆密封结构,长度、外径与套筒(3)右端内孔的长度、内径相匹配;堵头(2)为中空的螺栓结构,内径与转轴(1)左端的外螺纹结构的外径相匹配,转轴(1)左端的外螺纹结构可以穿过堵头(2)的内孔,但是中间的突出部分无法穿过,从而限制转轴的轴向运动;堵头(2)外径小的一端开有与套筒(3)上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用于通过套筒(3)上的内螺纹与套筒(3)固定连接,该端长度与转轴(1)上台阶圆的宽度之和与套筒(3)左端内孔的长度相匹配;O型圈(4)用于密封流体,位于套筒(3)内壁的沟槽内;连接关系:O型圈(4)置于套筒(3)内壁的沟槽内,转轴(1)右端置于套筒(3)内,堵头(2)套于转轴(1)左端,通过其上外螺纹与套筒(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动直通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3)、转轴(1)、堵头(2)、O型圈(4);套筒(3)为中空的台阶内孔结构,由左至右,内孔孔径依次减小,右端设有外螺纹,用于将整个可转动管路接头固定在结构件上,左端内孔设有内螺纹,用于固定连接堵头(2),以固位转轴(1),套筒内还设有两道O型圈密封槽,用于放置O型圈(4);转轴(1)为中空的台阶轴结构,轴中心为通道,用于传送流体,其中心与套筒(3)中心同心,内径与套筒(3)中心内径一致;左端设有外螺纹,用于与管路连接;中间台阶圆突出,用于与堵头(2)配合,限制转轴(1)的轴向运动,其外径与套筒(3)左端内孔内径相匹配,长度小于套筒(3)左端内孔长度;右端圆柱面,与套筒(3)内壁以及O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伟刘洁崔志刚杨博金鑫郭剑李赟李保在许伟陈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