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遮阳板的挡风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34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遮阳板(4)的挡风玻璃,其至少包括经由中间层(3)相互结合的外板(1)和内板(2),其中在中心视域(B)的上方,具有可电动调节光学性能的功能元件(5)嵌入在中间层(3)中,该功能元件(5)经由第一热塑性层(6)的区域(6a)与外板(1)结合,并经由第二热塑性层(7)的一个区域与内板(2)结合,其中第一热塑性层(6)的区域(6a)和/或第二热塑性层(7)的所述区域是着色的或染色的。

Windshield with an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sunshad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nshade plate (4)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windshield,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via an intermediate layer (3) plate combination (1) and (2), wherein the inner plate in the center of view (B) above, a function element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optical properties (5) block in the middle layer (3), the functional element (5) through the first layer of thermoplastic (6) area (6a) and plate (1), and a second thermoplastic layer (7) via a region and the inner plate (2) with the first thermoplastic layer (6) area (6a) and / or second thermoplastic layer (7) of the area is painted or st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遮阳板的挡风玻璃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遮阳板的挡风玻璃,其制备方法和着色的热塑性层在这样的挡风玻璃中的用途。传统的机动车具有机械遮阳板用于驾驶员或其他乘客的眩光保护。它们可翻转地安装在车顶上,并且可以在需要时翻下,以防止或至少减轻驾驶员或乘客例如被位置低的阳光晃眼。遮阳板以功能元件的形式整合在其中的挡风玻璃也是已知的,所述功能元件具有可电动调节的光学性能,特别是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透射或散射特性。由此,驾驶员可以根据太阳辐射调节挡风玻璃本身的透射特性,传统的机械遮阳板变得可以放弃。由此可以降低车辆的重量,并且赢得车顶区域的位置。此外,对于驾驶员而言,遮阳板的电动调节比手动翻下机械遮阳板更舒适。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遮阳板的挡风玻璃例如由DE102013001334A1、DE102005049081B3、DE102005007427A1和DE102007027296A1已知。用于实现可调节的遮阳板的一种可能的可调节功能元件是所谓的PDLC功能元件(聚合物分散液晶)。在这种情况中,有源层包含液晶,其嵌入在聚合物基质中。如果没有施加电压,则液晶无序取向,这造成穿过有源层的光的强散射。如果在平面电极上施加电压,则液晶以一个共同的方向取向并增加了穿过有源层的光的透射率。PDLC功能元件较少通过减少总透射率,而是通过增加散射来起作用,以确保眩光保护。PDLC功能元件在没有电压的状态下具有经常被视为不美观的白色乳状外观。因此,这种可调节的遮阳板难以为汽车工业和最终用户所接受。US4749261A公开了一种车辆复合板,其具有一个层压在其中的可电动调节的功能元件,该功能元件可以具有一个着色或染色的平面电极。该功能元件可由此被遮档,但是设计自由度受到严格限制,因为实际的功能元件上的色调被限制了。US2014/192286A1公开了一种复合板,其具有一个层压在其中的可电动调节的功能元件。该功能元件与玻璃板经由热塑性中间层相结合,该热塑性中间层可完全着色或染色。US2015/331296A1公开了一种复合板,其具有一个层压在其中的可电动调节的功能元件,其中该玻璃板可被完全着色或染色。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遮阳板的挡风玻璃,其特别是在它们的美学效果方面得到了改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遮阳板的挡风玻璃得以实现。优选实施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获知。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遮阳板的挡风玻璃包括至少一个外板和一个内板,它们经由中间层彼此结合。挡风玻璃被提供在车辆的窗户开口中相对于外部环境分隔出内部空间。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内板指的是挡风玻璃的朝向内部空间(车辆内部空间)的板。外板指的是朝向外部环境的板。挡风玻璃具有上边缘和下边缘以及在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延伸的两个侧边缘。上边缘指的是,被提供在安装位置指向上的那个边缘。下边缘指的是,被提供在安装位置指向下的那个边缘。上边缘经常也被称为车顶边缘,下边缘被称为发动机边缘。挡风玻璃具有中心视域,对其光学品质提出了高的要求。该中心视域必须具有高的光透射率(通常大于70%)。所述中心视域尤其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视域B、视野B或区域B的那个视域。视域B及其技术要求确定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第43号法规(ECE-R43,“EinheitlicheBedingungenfürdieGenehmigungderSicherheitsverglasungswerkstoffeundihresEinbausinFahrzeuge”)中。在那里,视域B定义在附件18中。本专利技术的挡风玻璃包含具有可电动调节光学性能的功能元件,其被嵌入在中间层中。在此,该功能元件被布置在中心视域(视域B)上方。这意味着,该功能元件布置在中心视域和挡风玻璃的上边缘之间的区域内。该功能元件不必覆盖整个区域,但完全定位在该区域内,而不突出到中心视域中。换言之,该功能元件到挡风玻璃的上边缘的距离比到中心视域的距离小。因此,中心视域的透射率不受定位在与向下翻转状态下的经典机械遮阳板类似位置的功能元件的不利影响。所述功能元件通过第一热塑性层的一个区域与外板结合,并通过第二热塑性层的一个区域与内板结合。典型地,该中间层通过至少第一和第二热塑性层构成,它们彼此平面重叠布置并彼此层压在一起,其中将功能元件嵌入在这两个层之间。该层与功能元件重叠的区域则形成功能元件与板结合的区域。在该板的热塑性层直接相互接触的其它区域中,可以将它们在层压时熔融,以使得最初的两个层在某些情况下不再可识别,取而代之的是作为一个均匀的中间层存在。热塑性层可以例如由一个单独的热塑性膜形成。热塑性层也可以由不同的热塑性膜的片段形成,其侧边缘被彼此安置在一起(aneinandergesetztsind)。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或第二热塑性层的所述区域(通过该区域,功能元件与外板或内板结合)是着色或染色的。因此,相对于未着色或染色的层,该区域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透射率降低。因此,该热塑性层的着色/染色区域降低了遮阳板范围内的挡风玻璃的透射率。尤其改善了功能元件的美学印象,因为该色调产生较中性的外观,这给观察者留下了更愉悦的印象。这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该挡风玻璃优选用于机动车,特别优选用于轿车。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将可电动调节的光学性能理解为是指那些无级可调的那些性能,但同样也指那些可在两个或更多个不连续状态之间切换的性能。遮阳板的电动调节例如借助整合在车辆的仪表盘中的按钮、调节旋钮或滑动调节器来进行。但是,也可以将用于调节遮阳板的按键,例如,电容式按键,整合在挡风玻璃中。替代地,遮阳板也可通过非接触方法,例如通过识别姿势/手势来控制,或者依赖于由照相机和适当的评估电路确定的瞳孔或眼睑的状态来控制。热塑性层的着色或染色的区域优选具有10%至50%,特别优选20%至40%的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透射率。由此,在眩光保护和视觉外观方面实现特别好的结果。中间层,即第一和第二热塑性层和可能的另外的聚合物层,在中心视域中没有着色或染色,而是清澈透明的。由此确保,通过中心视域的透视未受到限制,因此该板可以用作挡风玻璃。透明的热塑性层指的是,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透射率为至少70%,优选至少80%的层。所述透明中间层至少存在于根据ECER43的视域A中,优选也存在于视域B中。该热塑性层可通过一个单独的热塑性膜形成,其中通过局部着色或染色产生着色或染色的区域。这样的膜例如可通过共挤出得到。或者,可将未着色的膜片段和着色或染色的膜片段组装成热塑性层。所述着色或染色的区域可以是均匀染色或着色的,也就是说,具有与位置无关的透射率。然而,该着色或染色也可以是不均匀的,特别是可实现透射率变化(Verlauf)。在一个实施例中,着色或染色区域中的透射比随着与上边缘的距离的增加而至少逐段减小。因此,可避免着色或染色区域的清晰边缘,使得遮阳板的过渡逐渐消失在挡风玻璃的透明区域中,这在美学上看起来更令人满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或第二热塑性层的着色或染色区域突出超过功能元件的下边缘,朝向中心视域方向进一步延伸作为功能元件。由此产生特别令人满意的外观。突出区域优选具有透射率变化,其中透射率在朝向中心视域的方向上增加,色调仿佛向中心视域渐渐渗开。在一个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遮阳板的挡风玻璃

【技术保护点】
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遮阳板(4)的挡风玻璃,其至少包括经由中间层(3)相互结合的外板(1)和内板(2),其中在中心视域(B)的上方,具有可电动调节光学性能的功能元件(5)嵌入在中间层(3)中,该功能元件(5)经由第一热塑性层(6)的区域(6a)与外板(1)结合,并经由第二热塑性层(7)的一个区域与内板(2)结合,其中第一热塑性层(6)的区域(6a)和/或第二热塑性层(7)的所述区域是着色的或染色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17 EP 16160838.51.具有可电动调节的遮阳板(4)的挡风玻璃,其至少包括经由中间层(3)相互结合的外板(1)和内板(2),其中在中心视域(B)的上方,具有可电动调节光学性能的功能元件(5)嵌入在中间层(3)中,该功能元件(5)经由第一热塑性层(6)的区域(6a)与外板(1)结合,并经由第二热塑性层(7)的一个区域与内板(2)结合,其中第一热塑性层(6)的区域(6a)和/或第二热塑性层(7)的所述区域是着色的或染色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玻璃,其中所述中间层(3)在中心视域(B)中是透明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挡风玻璃,其中所述功能元件(5)是PDLC功能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玻璃,其中所述热塑性层(6,7)的着色或染色的区域(6a)具有10%至50%,优选20%至40%的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透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玻璃,其中所述功能元件(5)具有边缘密封(10),其由透明的无色粘结剂或透明的无色胶带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玻璃,其中所述功能元件(5)被绝缘线(16)划分成可单独电触发的区段。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玻璃,其中所述功能元件(5)被第三热塑性层(8)环绕包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风玻璃,其中将所述功能元件(5)的下边缘布置得与第三热塑性层(8)齐平。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玻璃,其中所述功能元件(5)的上边缘和侧边缘在透视时被不透明的遮盖印制物(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拉布罗特D林赫费尔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