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农学院专利>正文

一株阿氏芽孢杆菌GH‑9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95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1:52
一株阿氏芽孢杆菌GH‑9及其应用,所述阿氏芽孢杆菌GH‑9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9,保藏日期为2017年08月10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阿氏芽孢杆菌GH‑9能够降解高氨氮同时又降解总氮,没有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积累,同步进行硝化与反硝化。试验证明,由阿氏芽孢杆菌GH‑9制备的生物菌降解剂可以降解500mg/L浓度的氨氮,同时使氨氮降解效率达到77%,总氮降解效率可达到6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阿氏芽孢杆菌GH-9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细菌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株阿氏芽孢杆菌GH-9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水体中氮素主要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有机氮包括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无机氮包括氨态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这些统称为总氮。氮的形态不同,其在水体中的危害性也是不一样的,如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氮,而氨氮又会对水体造成危害,污染水体,产生臭气。因此,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总氮的测定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状况以及水体自净程度。总氮还是反应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当水体氮磷含量超标时,微生物大量繁殖,藻类及浮游生物生长旺盛,水体溶解氧下降,就会出现富营养化状态。据了解,《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在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要执行总氮特别排放限值30mg/L。传统理论认为,除氨工艺包括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两个阶段,首先NH4+_N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NO2-_N(亚硝化作用),再进一步氧化为NO3-_N(硝化作用),然后NO3-_N经微生物作用还原为N2(反硝化作用),即将氨氮经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最终生成氮气排出。而一般情况下,细菌经过硝化反硝化作用产生的气体是N2,而真菌经过硝化反硝化作用产生的气体是N2O,因此,从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采用细菌对氨氮进行降解更为有利。但是目前,筛选出的高效氨氮降解细菌只能降解低浓度氨氮,而降解高浓度氨氮并不理想。例如CN105255754A公开了一株具有降解氨氮及总氮的细菌,细菌名称为Pseudomonassp.ZXY-1,该菌株只对农田废水中的低浓度氨氮及总氮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却难以缓解因高浓度氨态氮和总氮引起的污水恶臭及臭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人经过筛选,选育出一株细菌,该细菌为一株能够降解高氨氮同时又降解总氮的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GH-9,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14519,保藏日期为2017年08月10日。进一步,所述阿氏芽孢杆菌GH-9的16SrRNA基因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株阿氏芽孢杆菌GH-9在治理高氨氮的污水、渗滤液或臭气污染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物菌降解剂,包含阿氏芽孢杆菌GH-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物菌降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阿氏芽孢杆菌GH-9接种到筛选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制得生物菌降解剂母液;(2)然后将生物菌降解剂母液按照0.5~1%的比例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制得生物菌降解剂。进一步,所述发酵条件为控制温度25~35℃,pH6.5~8.5,转速150~200r/min,发酵时间36~72小时。进一步,所述筛选培养基由以下含量组分配制而成:红糖9.51~19.02g/L,柠檬酸钠4.09~8.17g/L,K2HPO414g/L,KH2PO46g/L,(NH4)2SO42.36~4.72g/L,MgSO4·7H2O0.2g/L,微量元素2mL/L,其余为水;所述发酵培养基由以下含量组分配制而成:红糖9.51~19.02g/L,柠檬酸钠4.09~8.17g/L,K2HPO414g/L,KH2PO46g/L,(NH4)2SO42.36~4.72g/L,MgSO4·7H2O0.2g/L,微量元素2mL/L,其余为水。进一步,所述筛选培养基中的C/N比(培养基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9~11:1;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C/N比为9~11:1,可达到高效率降解。硫酸铵为培养基的唯一氮源,红糖和柠檬酸钠均为培养基的碳源,进一步,所述筛选培养基中的红糖和柠檬酸钠的C元素添加比例为3~5:1时,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红糖和柠檬酸钠的C元素添加比例为3~5:1时,氨氮降解效果最佳,红糖和柠檬酸钠的结合在提供碳源的基础上,对培养基的酸碱度还起一个调节作用,使得pH维持在7.0~8.0。进一步,所述微量元素由以下含量组分配制而成:EDTA·2Na5~57.1g/L,ZnSO4·7H2O3.9g/L,CaCl2·2H2O7g/L,MnCl2·4H2O5.1g/L,FeSO4·7H2O5g/L,(NH4)6Mo7O24·4H2O1.1g/L,CuSO4·5H2O1.6g/L,CoCl2·6H2O1.6g/L,其余为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物菌降解剂在治理高氨氮的污水、渗滤液或臭气污染中的应用,所述生物菌降解剂的接种量为0.5~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阿氏芽孢杆菌GH-9能够降解高氨氮同时又降解总氮,没有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积累,同步进行硝化与反硝化。试验证明,由阿氏芽孢杆菌GH-9制备的生物菌降解剂可以降解500mg/L浓度的氨氮,同时使氨氮降解效率达到77%,总氮降解效率可达到61%。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阿氏芽孢杆菌GH-9革兰氏染色照片。图2为阿氏芽孢杆菌GH-9在分离培养基上培养特征照片。图3为阿氏芽孢杆菌GH-9显微镜形态照片。图4为阿氏芽孢杆菌GH-9发育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1、培养基(1)富集培养基成分如下:红糖11.9~19.02g/L,K2HPO414g/L,KH2PO46g/L,(NH4)2SO42.36~4.72g/L,MgSO4·7H2O0.2g/L,微量元素2mL/L,其余为水。(2)分离培养基成分如下:红糖11.9~19.02g/L,K2HPO414g/L,KH2PO46g/L,(NH4)2SO42.36~4.72g/L,MgSO4·7H2O0.2g/L,微量元素2mL/L,琼脂20g/L,其余为水。(3)筛选培养基成分如下:红糖9.51~19.02g/L,柠檬酸钠4.09~8.17g/L,K2HPO414g/L,KH2PO46g/L,(NH4)2SO42.36~4.72g/L,MgSO4·7H2O0.2g/L,微量元素2mL/L,其余为水。(4)发酵培养基成分如下:红糖9.51~19.02g/L,柠檬酸钠4.09~8.17g/L,K2HPO414g/L,KH2PO46g/L,(NH4)2SO42.36~4.72g/L,MgSO4·7H2O0.2g/L,微量元素2mL/L,其余为水。其中,微量元素包括EDTA·2Na5~5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710890829.html" title="一株阿氏芽孢杆菌GH‑9及其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一株阿氏芽孢杆菌GH‑9及其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株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 GH‑9,其特征在于,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9,保藏日期为2017年08月10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GH-9,其特征在于,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No.14519,保藏日期为2017年08月10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氏芽孢杆菌GH-9在治理高氨氮的污水、渗滤液或臭气污染中的应用。3.一种生物菌降解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氏芽孢杆菌GH-9。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菌降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氏芽孢杆菌GH-9接种到筛选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制得生物菌降解剂母液;(2)然后将生物菌降解剂母液按照0.5~1%的比例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制得生物菌降解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菌降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条件为控制温度25~35℃,pH6.5~8.5,转速150~200r/min,发酵时间36~72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物菌降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培养基由以下含量组分配制而成:红糖9.51~19.02g/L,柠檬酸钠4.09~8.17g/L,K2HPO414g/L,KH2PO46g/L,(NH4)2SO42.36~4.72g/L,MgSO4·7H2O0.2g/L,微量元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永胜秦文郝芳华靳静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学院北京环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