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887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境监测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控制模块、配置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报警显示模块、按键模块、GPS定位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模块、按键模块、GPS定位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摄像头的输出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分别与配置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各个模块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报警显示模块能够直接将数据报送给用户,STM32系列芯片具备传输数据速度快,有效范围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ontrol module, configuration module, image acquisition module, display module, alarm module, GPS positioning module, sensor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module, wherein the input end of the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mage acquisition module, key module, GPS positioning module is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input image acquisition module outpu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camera, the control module and alarm display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the control modul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nfiguration module, sensor acquisition module, the power module for power supply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directly send data to users through the alarm display module, and the STM32 chip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data transmission and wide effective r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the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监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监控
,特别涉及一种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绿色生活概念的广泛普及,人们开始关注身边的环境质量,生活中最常见的环境参数是温度和湿度,这些参数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主要利用环境监测仪器在各个监测点进行数据采集,然后人工抄写这些环境监测仪器所采集的数据,利用这种环境监测仪器费时费力,不够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系统,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智能化程度高。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配置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报警显示模块、按键模块、GPS定位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模块、按键模块、GPS定位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摄像头的输出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分别与配置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各个模块供电。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与复位电路之间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的型号为SP708S芯片,第二芯片的型号为SN74HC125N芯片;所述SP708S芯片的引脚1通过开关连接SP708S芯片的引脚3、引脚4以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并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SP708S芯片的引脚7、SN74HC125N芯片的引脚1、SN74HC125N芯片的引脚4,SN74HC125N芯片的引脚2、引脚5、引脚7均接地,SN74HC125N芯片的引脚3、引脚6分别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连接电源。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M32系列芯片;所述配置模块包括配置芯片,所述配置芯片的型号为ESP8266芯片。优选的,所述传感器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显示模块包括蜂鸣器和LCD显示器。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与配置模块之间通过串口方式双向通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s18b20,所述湿度传感器为电子式湿敏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的型号为NHZD10;所述烟雾传感器的型号为KGN1、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的型号为TGS26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包括控制模块、配置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报警显示模块、按键模块、GPS定位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本技术通过报警显示模块能够直接将数据报送给用户,而且STM32系列芯片具备传输数据速度快,有效范围广,数据传输容量大的特点,因此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本专利技术配备了多种监测生活环境的传感器,而实现了对生活环境的实时监测,大大地提高了家居生活的智能化。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成连接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复位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控制模块2—配置模块3—图像采集模块4—报警显示模块5—按键模块6—GPS定位模块7—传感器采集模块8—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配置模块2、图像采集模块3、报警显示模块4、按键模块5、GPS定位模块6、传感器采集模块7以及电源模块8,所述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模块3、按键模块5、GPS定位模块6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图像采集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摄像头的输出端,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与报警显示模块4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1分别与配置模块2、传感器采集模块7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8用于为各个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1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M32系列芯片;所述配置模块2包括配置芯片,所述配置芯片的型号为ESP8266芯片。所述ESP8266芯片用于配置本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参数。ESP8266芯片还通过WIFI网络与用户终端相连接。STM32系列芯片作为主控芯片,芯片上集成了3个独立的12位主次逼近型ADC,可以独立使用或采用双重模式以提高采样率。AD转换分为16个规则通道组和4个注入通道组,可监测16个外部通道的信号源,因而能够处理多个传感器的输入,方便实现在一个监测点上采集多种环境参数。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模块1还与复位电路之间电连接。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的型号为SP708S芯片,第二芯片的型号为SN74HC125N芯片;所述SP708S芯片的引脚1通过开关连接SP708S芯片的引脚3、引脚4以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并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SP708S芯片的引脚7、SN74HC125N芯片的引脚1、SN74HC125N芯片的引脚4,SN74HC125N芯片的引脚2、引脚5、引脚7均接地,SN74HC125N芯片的引脚3、引脚6分别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连接电源。所述传感器采集模块7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1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报警显示模块4包括蜂鸣器和LCD显示器,所述控制模块1与配置模块2之间通过串口方式双向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s18b20,所述湿度传感器为电子式湿敏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的型号为NHZD10;所述烟雾传感器的型号为KGN1、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的型号为TGS2612。为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以下通过一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分别采集一个或几个采集点的环境信息,并将各个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1将信息进行解析,如果控制模块1监测到环境指标超过预先设置的指标范围,则控制蜂鸣器报警,LCD显示器显示具体哪一个或几个传感器监测到异常状态。同时控制模块1通过GPS定位模块6定位本环境监测系统的位置信息,并通过ESP8266芯片将位置信息以及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摄像头采集本环境监测系统所在区域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采集模块3将图像信息实时发送至控制模块1。按键模块5将控制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1,所述控制模块1对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控制信息发送至传感器采集模块7,从而来控制相传感器的开启或关闭。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配置模块(2)、图像采集模块(3)、报警显示模块(4)、按键模块(5)、GPS定位模块(6)、传感器采集模块(7)以及电源模块(8),所述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模块(3)、按键模块(5)、GPS定位模块(6)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图像采集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摄像头的输出端,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与报警显示模块(4)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1)分别与配置模块(2)、传感器采集模块(7)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8)用于为各个模块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配置模块(2)、图像采集模块(3)、报警显示模块(4)、按键模块(5)、GPS定位模块(6)、传感器采集模块(7)以及电源模块(8),所述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模块(3)、按键模块(5)、GPS定位模块(6)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图像采集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摄像头的输出端,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与报警显示模块(4)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1)分别与配置模块(2)、传感器采集模块(7)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8)用于为各个模块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还与复位电路之间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的型号为SP708S芯片,第二芯片的型号为SN74HC125N芯片;所述SP708S芯片的引脚1通过开关连接SP708S芯片的引脚3、引脚4以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并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SP708S芯片的引脚7、SN74HC125N芯片的引脚1、SN74HC125N芯片的引脚4,SN74HC125N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