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树新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轮胎充气气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58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轮胎充气气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轮胎充气气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气门套筒、气流芯子和多功能气嘴罩;所述气流芯子设于气门套筒的内部并可沿气门套筒上下移动,气门套筒的前端设有芯子挡圈,气流芯子与芯子挡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气流芯子包括芯子本体,芯子本体的前端设有顶块,芯子本体的外壁上沿纵向设有多条支撑筋,支撑筋与气门套筒的内壁相接触;多功能气嘴罩设于气门套筒的前端,多功能气嘴罩的两端各开设有一空腔,其中一端的空腔内设置有与顶块配合使用的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靠气体流动产生的力推动气嘴内气流芯子的上下运动达到开启和关闭的功能,充气面积大、充气轻松。

A bicycle tire inflatable air nozzl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ire inflatable air mouth, in particular to a bicycle tire inflatable air nozzl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valve sleeve, air core and multifunctional gas nozzle cover; the inside of the air core in the valve sleeve and can move along the valve sleeve,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valve core sleeve ring, a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re and the air core ring; the air core includes core body, front end of the core body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r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op block,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ribs, the inner wall of the support bar and the valve sleeve contact; front end of the multifunctional gas nozzle cover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valve sleeve, multifunctional gas nozzle cov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hollow cavity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with the use of the top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relies on the force generated by the flow of the gas to drive the movement of the air core in the gas nozzle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opening and closing,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inflation area and easy inf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轮胎充气气嘴
本技术属于轮胎充气气嘴
,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轮胎充气气嘴。
技术介绍
轮胎充气嘴主要用于给自行车等车辆进行充气,目前较常用的美式气嘴会露出一根具有外螺纹的铜管,内为叫作芯腔的空气通道,称作气门嘴本体。本体中间的芯腔锁著一个气芯,里面有一根由螺旋弹簧支撑的芯杆,按下芯杆即可充或泄气;而气芯可用特殊工具旋转取出。现行美式气嘴,是以弹簧为动力开关气门嘴,而通气面积只有2.35mm2,通气面积很小,所以美式气嘴在充气时气阻非常大,通气量也非常小,很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行车轮胎充气气嘴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通气面积大、充气轻松节能用时短的自行车轮胎充气气嘴。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轮胎充气气嘴包括气门套筒、气流芯子和多功能气嘴罩;所述气流芯子设于气门套筒的内部并可沿气门套筒上下移动,气门套筒的前端设有芯子挡圈,所述气流芯子与芯子挡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气流芯子包括芯子本体,芯子本体的前端设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外径大于芯子挡圈的内径,芯子本体的外壁上沿纵向设有多条支撑筋,支撑筋与气门套筒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多功能气嘴罩设于气门套筒的前端,多功能气嘴罩的两端各开设有一空腔,其中一端的空腔内设置有与顶块配合使用的推杆。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此气嘴通过气体动力学,没有任何弹簧回位、弹簧助力,依靠气体流动产生的力推动气嘴内芯子的上下运动达到开启和关闭的功能,而美式气嘴在充气时不仅要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还要因通气面积小而产生的压力差才能完成一次充气过程,所以很费工力。(2)在维修轮胎的时候,无需旋出芯子,直接放出气体,维修后直接充气即可,多功能气嘴罩分双面,一面防尘,在放气时只需将防尘罩反装即可;(3)本技术通气面积很大,气阻较小,所以在充气的时候很轻松,用时很短,大通气量,适宜推广。优选地:所述气门套筒的前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芯子挡圈外壁设有外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之间相互螺合。优选地:所述气门套筒的下端与橡胶轮胎注压为一体并密封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气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气流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多功能气嘴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门套筒;2、气流芯子;21、芯子本体;22、顶块;23、支撑筋;3、气嘴罩;31、推杆;4、芯子挡圈;5、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气门套筒1、气流芯子2和多功能气嘴罩3;所述气流芯子2设于气门套筒1的内部并可沿气门套筒1上下移动,气门套筒1的前端设有芯子挡圈4,所述气流芯子2与芯子挡圈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气流芯子2包括芯子本体21,芯子本体21的前端设有顶块22,所述顶块22的外径大于芯子挡圈4的内径,芯子本体21的外壁上沿纵向设有多条支撑筋23,支撑筋23与气门套筒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多功能气嘴罩3设于气门套筒1的前端,多功能气嘴罩3的两端各开设有一空腔,其中一端的空腔内设置有与顶块22配合使用的推杆31。本实施例中,所述气门套筒1的前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芯子挡圈4外壁设有外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之间相互螺合。本实施例中,述气门套筒1的下端与橡胶轮胎注压为一体并密封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气门套筒1的下体直接与自行车轮胎注压为一体密封连接,气门套筒1与轮胎内部连通;在平常状态下,由于轮胎内部气压较大,促使气流芯子2向上移动挤压到密封圈5上,气嘴处于关闭状态;当采用充气泵或者打气筒进行充气时,由于外部施加的气压大于轮胎内部的气压,促使气流芯子2向下运动,气流芯子2与密封圈5分离,此时气嘴处于打开状态,在此状态下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充气泵或打气筒停止工作,此时在轮胎内部气压的作用下,气流芯子2与密封圈5再次压紧,气嘴自动关闭,不会漏气。维修轮胎的时候,本气嘴无需旋出气流芯子2进行放气,由于多功能气嘴罩3为双面结构,一面为防尘作用,在放气时只需将多功能气嘴罩3反装,推杆31将顶块22下压,气嘴打开直接放气,维修完成后直接充气即可。此气嘴通过气体动力学,没有任何弹簧回位、弹簧助力,依靠气体流动产生的力推动气嘴内气流芯子2的上下运动达到开启和关闭的功能,美式气嘴在充气时不仅要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还要克服因通气面积小而产生的压力差才能完成一次充气过程,所以很费工力。在个人充气时因新型气嘴气阻接近0,所以充气轻松,充气时间很短,节能。本实施例中,由于气流芯子2采用支撑筋结构,气流套筒1的通气面积为23.76mm2,除去气流芯子的截面积16.79mm2,因此本气嘴的实际通气面积可达6.96mm2,通气面积很大,使充气泵与轮胎的动压差降低使气泵的能量充分的作用在充气压力上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所以在充气的时候很轻松,大通气量,充气用时很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行车轮胎充气气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轮胎充气气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门套筒(1)、气流芯子(2)和多功能气嘴罩(3);所述气流芯子(2)设于气门套筒(1)的内部并可沿气门套筒(1)上下移动,气门套筒(1)的前端设有芯子挡圈(4),所述气流芯子(2)与芯子挡圈(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气流芯子(2)包括芯子本体(21),芯子本体(21)的前端设有顶块(22),所述顶块(22)的外径大于芯子挡圈(4)的内径,芯子本体(21)的外壁上沿纵向设有多条支撑筋(23),支撑筋(23)与气门套筒(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多功能气嘴罩(3)设于气门套筒(1)的前端,多功能气嘴罩(3)的两端各开设有一空腔,其中一端的空腔内设置有与顶块(22)配合使用的推杆(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轮胎充气气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门套筒(1)、气流芯子(2)和多功能气嘴罩(3);所述气流芯子(2)设于气门套筒(1)的内部并可沿气门套筒(1)上下移动,气门套筒(1)的前端设有芯子挡圈(4),所述气流芯子(2)与芯子挡圈(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气流芯子(2)包括芯子本体(21),芯子本体(21)的前端设有顶块(22),所述顶块(22)的外径大于芯子挡圈(4)的内径,芯子本体(21)的外壁上沿纵向设有多条支撑筋(23),支撑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树新
申请(专利权)人:林树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