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轨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98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轨输送机构,包括机架、依次设于机架上的内轨上料组、搬运组、翻转组和内轨输出组,所述搬运组设于机架下方,所述翻转组设于机架上方,所述机架两侧沿内轨输送方向设有两条支撑板,每条支撑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镶块,两条支撑板上每组相对设置的定位镶块构成一个装配工位,所述机架上两支撑板之间设有避让槽,所述搬运组件可伸出所述避让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在内轨装配附件时将内轨从一个装配工位搬运到另一个装配工位,还可以在附件装配完成后在输送过程中将内轨翻转,方便后续内轨与中轨的组装。

An internal rail transport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il transport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inner rail frame, are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frame of the feeding group, handling group, flip rail output group and in the group, the group handling below are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frame and the turnover, above the frame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frame, both sides along the inner rail transport direction is two a support plate, each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positioning pieces two positioning with the support plate of each block consists of a set of relative assembly station, the frame between the two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lief groove, the handling component can extend out of the relief groov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track, the inner rail assembly accessories from an assembly station carry another assembly station, but also in the appendix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assembly during conveying the inner rail flip, convenient rail and rail in the follow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轨输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滑轨组件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内轨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滑轨组件由内轨、中轨、外轨组成,各部分都需要安装相应的附件后才能进行组装,内轨在与中轨组装前,需要先在内轨安装拨胶,然后才能将中轨与安装了拨胶的内轨进行组装,现有设备的输送机构只能将内轨从一个装配工位搬运到另一个装配工位,搬运前后,内轨一直保持装配拨胶时的放置状态,这种时候,如果需要将中轨套接在内轨上,就必须在设备上增加辅助装置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轨输送机构,不仅可以在内轨装配附件时将内轨从一个装配工位搬运到另一个装配工位,还可以在附件装配完成后在输送过程中将内轨翻转,方便后续内轨与中轨的组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轨输送机构,包括机架、依次设于机架上的内轨上料组、搬运组、翻转组和内轨输出组,所述搬运组设于机架下方,所述翻转组设于机架上方,所述机架两侧沿内轨输送方向设有两条支撑板,每条支撑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镶块,两条支撑板上每组相对设置的定位镶块构成一个装配工位,所述机架上两支撑板之间设有避让槽,所述搬运组件可伸出所述避让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翻转组与内轨输出组衔接,包括上方设有开槽的固定块、分别设于固定块两侧的限位气缸和翻转气缸、可沿固定块上下移动的的活动块、嵌入固定块开槽内且可沿固定块开槽往返移动的翻料块;所述固定块设于机架上方,所述限位气缸设于机架下方,限位气缸的缸柱伸出机架上方并与活动块连接;所述翻转气缸设于固定块上,翻转气缸缸柱通过连接块与翻料块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块上方中间部位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凸壁,所述限位凸壁与固定块水平方向的距离与内轨高度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块上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嵌入所述滑槽的滑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滑块距离固定块顶端的距离与内轨宽度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搬运组包括设于机架下的水平输送气缸、与水平输送气缸缸柱连接的活动板、设于活动板上的升降导柱、分别设于升降导柱两端的连接板和升降气缸安装板、通过连杆设于连接板上的搬运尺、设于升降气缸安装板上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缸柱向升降气缸安装板上方伸出并与活动板连接,所述搬运尺伸出所述避让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机架下方沿内轨输送方向设有两个固定板,两固定板之间设有导杆,活动板上设有套接在所述导杆上的导向套,所述水平输送气缸设于其中一个固定板上,所述限位气缸设于另一固定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丝杆,丝杆上设有与丝杆螺接的驱动板,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驱动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动块,所述机架上设有嵌入所述滑动块的直线导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内轨输送机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内轨输送机构,包括机架、依次设于机架上的内轨上料组、搬运组、翻转组和内轨输出组,所述搬运组设于机架下方,所述翻转组设于机架上方,工作时,内轨从内轨上料组输入,然后搬运组将内轨搬运到不同的装配工位进行相应位置的附件装配,当内轨装配完相应附件后,搬运组将内轨输送到翻转组,在翻转组内轨被翻转180度后由内轨输出组输出,以备后续与中轨进行组装。2、本技术的内轨输送机构,翻转组与内轨输出组衔接,包括上方设有开槽的固定块、分别设于固定块两侧的限位气缸和翻转气缸、可沿固定块上下移动的的活动块、嵌入固定块开槽内且可沿固定块开槽往返移动的翻料块;所述固定块设于机架上方,所述限位气缸设于机架下方,限位气缸的缸柱伸出机架上方并与活动块连接;所述翻转气缸设于固定块上,翻转气缸缸柱通过连接块与翻料块连接;当装配完附件的内轨被搬运组输送到翻转组上后,内轨组件落入固定块和活动块顶部之间,限位气缸启动带动活动块沿固定块下降,翻转气缸启动,翻转气缸缸柱回收带动翻料块沿固定块上方的开槽伸出,由于失去活动块的支撑,加之翻料块对内轨组件施加推力,内轨组件逆时针翻转90度落在活动块上,并由翻料块支撑,当活动块顶部与内轨输出组平齐时,限位气缸停止动作,翻转气缸缸柱继续回收,带动翻料块沿固定块上方的开槽继续伸出,并继续对内轨组件施加推力,内轨组件在翻料块的作用下沿逆时针方向翻转90度,落入内轨输出组并由内轨输出组输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内轨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搬运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翻转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翻转组翻转内轨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内轨上料组、2.搬运组、21.水平输送气缸、22.活动板、23.升降导柱、24.连接板、25.升降气缸安装板、26.搬运尺、27.升降气缸、28.固定板、29.导杆、3.翻转组、31.固定块、32.限位气缸、33.翻转气缸、34.活动块、35.翻料块、4.内轨输出组、5.机架、51.支撑板、52.定位镶块、53.丝杆、54.直线导轨本技术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内轨输送机构,包括机架5、依次设于机架5上的内轨上料组1、搬运组2、翻转组3和内轨输出组4,所述搬运组2设于机架5下方,所述翻转组3设于机架5上方,所述机架5两侧沿内轨输送方向设有两条支撑板51,每条支撑板51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镶块52,两条支撑板51上每组相对设置的定位镶块52构成一个装配工位,所述机架5上两支撑板51之间设有避让槽,所述搬运组2件可伸出所述避让槽;工作时,内轨从内轨上料组1输入,然后搬运组2将内轨搬运到不同的装配工位进行相应位置的附件装配。如图2所示,所述搬运组2包括设于机架5下的水平输送气缸21、与水平输送气缸21缸柱连接的活动板22、设于活动板22上的升降导柱23、分别设于升降导柱23两端的连接板24和升降气缸安装板25、通过连杆设于连接板24上的搬运尺26、设于升降气缸安装板25上的升降气缸27,所述升降气缸27的缸柱向升降气缸安装板25上方伸出并与活动板22连接,所述搬运尺26伸出所述避让槽。在进行装配作业时,搬运尺26上的凹槽与装配工位平齐或低于装配工位,内轨置于装配工位,当内轨在装配工位完成相应的操作需要被送往下一装配工位时,升降气缸27启动,升降气缸27缸柱回收,升降气缸27相对于机架5底板上升,带动升降气缸安装板25向上移动,设于升降气缸安装板25上的升降导柱23相对于机架5底板向上移动,并带动设于升降导柱23上的连接板24相对机架5底板向上移动,连接板24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设于连接板24上的搬运尺26相对于机架5底板向上移动,搬运尺26将装配工位上的滑内轨顶起,当内轨完全离开装配工位时,水平输送气缸21启动,活动板22沿水平方向移动,将内轨搬运到下一个装配工位,当内轨被输送到下一个装配工位时,升降气缸27的缸柱伸出,升降气缸27相对于机架5底板下降并带动升降气缸安装板25向下移动,设于升降气缸安装板25上的升降导柱23相对于机架5底板向下移动,并带动设于升降导柱23上的连接板24相对于机架5底板向下移动,连接板24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设于连接板24上的搬运尺26相对于机架5底板向下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轨输送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依次设于机架上的内轨上料组、搬运组、翻转组和内轨输出组,所述搬运组设于机架下方,所述翻转组设于机架上方,所述机架两侧沿内轨输送方向设有两条支撑板,每条支撑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镶块,两条支撑板上每组相对设置的定位镶块构成一个装配工位,所述机架上两支撑板之间设有避让槽,所述搬运组件可伸出所述避让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依次设于机架上的内轨上料组、搬运组、翻转组和内轨输出组,所述搬运组设于机架下方,所述翻转组设于机架上方,所述机架两侧沿内轨输送方向设有两条支撑板,每条支撑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镶块,两条支撑板上每组相对设置的定位镶块构成一个装配工位,所述机架上两支撑板之间设有避让槽,所述搬运组件可伸出所述避让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内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与内轨输出组衔接,包括上方设有开槽的固定块、分别设于固定块两侧的限位气缸和翻转气缸、可沿固定块上下移动的的活动块、嵌入固定块开槽内且可沿固定块开槽往返移动的翻料块;所述固定块设于机架上方,所述限位气缸设于机架下方,限位气缸的缸柱伸出机架上方并与活动块连接;所述翻转气缸设于固定块上,翻转气缸缸柱通过连接块与翻料块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内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上方中间部位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凸壁,所述限位凸壁与固定块水平方向的距离与内轨高度相适配。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内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上设有滑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耿锡李建平黄志锋陈楷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星徽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