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框架及其半固态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7777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框架及其半固态成型方法,将铸态镁合金材料进行预热、挤压、切割、电磁感应加热、真空高压成型、冷却脱模和热处理,采用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将柱状铸态材料均匀化处理后升温挤压得到挤压板材,再将挤压板材置入感应加热线圈中,经过60‑100s,得到半固态坯料,将模具系统快速抽真空,接着将坯料放置在已经预热的模具上,然后进行高压快速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用镁合金替换铝合金制作无焊缝闭合框架或盒,在半固态成型前,提供足够大的塑性变形,保证了材料在半固态处理过程中晶粒不会发生急剧长大,保证成品质量可控,且能快速获得优异成型性能的组织,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的综合性能,能快速一次成型料盒的复杂结构。

A seamless magnesium alloy closed frame and its semi-solid form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gnesium alloy seamless closed frame and semi-solid forming method, the cast magnesium alloy material is preheated, extrusion, cutting,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vacuum high pressure molding, cooling and demoulding and heat treatment, the strain induced melt activation by columnar cast material after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by extrusion the extruded sheet, extruded sheet into the induction heating coil, after 60 100s, obtain semi-solid billet, mold vacuum pumping system quickly, then the blank is placed in the mold has been preheated, then high pressure fast molding. Using magnesium alloy of the invention replace Aluminum Alloy made no weld frame or closed box, in semi-solid forming, provide enough large plastic deformation, the grain in semi solid processing will not dramatically grow up, ensure product quality is controllable, and can quickly obtain excellent moldability, ca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finished products, quickly forming a material box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框架及其半固态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框架及其半固态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电磁屏蔽性能好、阻尼系数大,易于吸收振动,在碱性环境中稳定性高、在水溶液中腐蚀产物不漂浮、制造成本低、资源广泛等优点,在近代工业制造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镁合金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IC)支架料盒,可以达到重量轻(比现有铝合金材质的支架料盒轻35-45%),为操作带来便利,节省力气,不损伤操作者手臂,而且在碱性环境下化学性质稳定、耐碱性环境能力强,远超铝合金;在一般水溶液环境下的腐蚀产物易于沉淀,可方便控制,而铝合金形成可溶-水解产物,化合物沉淀难以控制,容易污染产品,镁合金制作产品通常采用比较成熟的铸造法(比如压力铸造)、挤压法等,但是许多产品零部件形状复杂,压铸由于含有细密的分散气孔,试验过程中组织架构不稳定易导致泄漏和性能降低,而且复杂形状的零部件不能顺利脱模,因而无法利用压铸法生产;挤压后组织致密,但需要较大量的后续机械加工,导致制造成本飙升,降低了竞争优势,半固态锻造一般流程是,首先直接使用铸态材料或者先将铸态材料进行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累积的形变储能在后续半固态处理中,可抑制材料晶粒急剧长大,然后材料升温至半固态区间,一般半固态成型需要保证组织液相率为35%-65%,最后将半固态坯料置于模具内进行高压快速成型,在成型过程中同时发生凝固,由于半固态具触变特性,故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充型能力很强,能够一次成型复杂结构零件。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的半固态流变铸造,要经历熔化、控制降温至半固态温度、严密控制的搅拌输运等环节,过程复杂,可靠性低,同时由于经历了熔化的全液态过程,因而能耗高、流程长、系统复杂、技术环节较难控制,因而成熟程度低,而一般的触变方法由于没有对坯料预先进行塑性变形激活处理,在半固态制备过程激活点少、分布不均匀、采用常规电阻加热方法,因而液相形成不均匀、固相颗粒尺寸大,并且会快速长大,降低产品的性能指标,传统触变成型在半固态坯料加热、转移、成型过程中,易氧化烧损,造成成品内部氧化夹杂或者表面成型不足等诸多缺陷,且半固态触变成型技术采用电阻炉加热,具有高温区域(半固态形成区域)需要时间长、坯料中液相点分布不均匀、坯料心部-表面部固相率分布不均匀等缺点,铝合金半导体料盒相比较镁合金制品重量大,操作不便捷,铝合金两性金属特征导致其在酸碱环境适应性差,存在较高生产质量隐患,现有挤压生产技术,成品率较低,加工余量大,周期长,成本高,传统半固态生产方法未能有效避免材料在成型加工过程中的氧化缺陷,材料晶粒尺寸粗化严重,密实度较低,缺陷密度较高,难以保证稳定高质量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框架及其半固态成型方法,用以替换铝合金制作料盒,能很大程度减轻人工劳动压力,在半固态成型前,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塑性变形,保证了材料在半固态处理过程中晶粒不会发生急剧长大,且成品质量可控,能快速获得优异成型性能的组织,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的综合性能,能快速一次成型料盒的复杂结构,减少机加工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框架,包括无缝闭合框架本体,所述无缝闭合框架本体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外侧凹槽,所述无缝闭合框架本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若干条纹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铸态材料、预热、挤压、切割、电磁感应加热、真空高压成型、冷却脱模和热处理,采用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将柱状铸态材料均匀化处理后升温挤压,挤压为固定尺寸的板材a乘以b,将板材切割为长度尺寸为c,再将板材置入感应加热线圈中,经过60-100s,得到半固态坯料,将模具系统快速抽真空,接着将坯料放置在已经预热的模具上,然后进行高压快速成型,成型完成后,向外模具内部持续通入冷空气冷却模具,在温度降到一定数值后,立刻脱模,除去毛刺后进行热处理;铸态材料的预热温度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预热温度300℃-350℃,预热时间3-5小时,可以根据材料种类和材料的尺寸和已知加热效率做出适当调整;在材料的挤出形状固定前,将挤压比严格控制,材料的挤压比在12-25时,材料挤出顺畅,晶粒细化效果明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材料挤压筒温度进行严格控制,挤压筒温度需要低于材料预热温度20℃左右;感应加热过程,感应加热频率、功率、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感应加热频率在2kHz左右,加热功率控制材料的升温速度,加热功率在5kW左右,加热时间影响材料的温度,进而控制固液相的比例,时间在60s左右,液相率即可达到最佳成型需求,可以根据原材料的尺寸和材料种类对电磁感应功率与时间做出适当调整;模具系统迅速抽真空后,将感应加热至半固态的坯料移动到已经预热的模具上,模具需要预热到较高温度,防止坯料在还未成型完全时凝固,影响充型能力,模具预热温度在550℃左右具有良好的充型能力,且成品质量良好,坯料移动完成后,迅速进行高压成型,成型压力为100-300kN,成型完成后,需要快速冷却,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在施压完成后保压5s,然后在模具的间隙中,持续通入冷空气,在10s后模具温度下降至450℃时,迅速脱模,脱模过程需要内外模具系统分离,将成型件去毛刺后进行适当热处理,以提高成品力学性能,稳定尺寸,将模具转移到加热炉中重新升温,准备下一件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采用半固态锻造方法生产该支撑框架,闭合框架和框架壁中的复杂结构可以一次成型,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的是预应变触发半固态触变成型,制备过程包括坯料预先挤压加工、精确下料、预先引入适量塑性变形、双级快速加热半固态制备、等温快速真空注模、快速锻造,完成精确成型,使半固态中的固相球尺寸细小、分布均匀、易于控制,施压锻造成型后的工件中的显微组织细小均匀,保证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化学均匀性,采用电阻炉低温段预热、高温段电磁感应加热,可实现快速、均匀半固态制备,能控制固相晶粒不发生显著粗化,且感应加热线圈空间体积小,可以就近方便地安装在成型系统中,在半固态制备完成后可立即进入下一步操作,极大简化了工序,保证了制件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用以替换铝合金制作料盒,能很大程度减轻人工劳动压力,在半固态成型前,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塑性变形,保证了材料在半固态处理过程中晶粒不会发生急剧长大,且成品质量可控,能快速获得优异成型性能的组织,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的综合性能,能快速一次成型料盒的复杂结构,减少机加工量,提高效率,节约成本。3:本专利技术采用真空注型、锻造高压快速成型,使得成品组织更为密实,缺陷密度大幅下降,得到力学性能优良,表面状态良好的半固态成型制品,同时有效地防止了镁合金半固态坯料氧化和燃烧,采用锻造方法对所制备的半固态坯料进行真空铸型、锻造压力施加时间短,适合快速精确成型,具有充型速度快、充型完整、结晶速度快、结晶时间短、结晶晶粒细小、均匀等优点,适合实现批量生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框架及其半固态成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框架,包括无缝闭合框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闭合框架本体(1)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外侧凹槽(2),所述无缝闭合框架本体(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若干条纹槽(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框架,包括无缝闭合框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闭合框架本体(1)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外侧凹槽(2),所述无缝闭合框架本体(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若干条纹槽(3)。2.一种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如下:A.铸态材料、预热、挤压、切割、电磁感应加热、真空高压成型、冷却脱模和热处理,采用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将柱状铸态材料均匀化处理后升温挤压,挤压为固定尺寸的板材a乘以b,将板材切割为长度尺寸为c,再将板材置入感应加热线圈中,经过60-100s,得到半固态坯料,将模具系统快速抽真空,接着将坯料放置在已经预热的模具上,然后进行高压快速成型,成型完成后,向外模具内部持续通入冷空气冷却模具,在温度降到一定数值后,立刻脱模,除去毛刺后进行热处理,铸态材料的预热温度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预热温度300℃-350℃,预热时间3-5小时,可以根据材料种类和材料的尺寸和已知加热效率做出适当调整;B.在材料的挤出形状固定前,将挤压比严格控制,材料的挤压比在12-25时,材料挤出顺畅,晶粒细化效果明显,可以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高峰孙浩周明扬任凌宝唐奇刘宾卢鸿波
申请(专利权)人:崇州天智轻量化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