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腔体半固态智能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777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腔体半固态智能成型系统,包括半固态成型模具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终端,半固态成型模具系统由半固态原材料制备系统和输运子系统,注入压力子系统,成型子系统以及脱模子系统组成,计算机控制终端是不同子结构的模块化软硬件设计技术与人机界面相结合,实现统一数据格式,编程环境的工程软件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镁合金、铝合金等材料无焊缝闭合或封闭部件的半固态快速成型,采用锻造或冲压等方式成型时具有充型平稳、充型阻力小和制品性能好等优点,可以很好的减少对模具的磨损,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半固态成型方法使材料更好的完成填充,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

A semisolid intelligent molding system for seamless closed cavity of magnesium allo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gnesium alloy seamless closed cavity semi-solid forming system of intelligent terminal control, including the semi-solid molding system and computer, semi-solid forming die system consists of semi solid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system and transport subsystem, injection pressure subsystem, subsystem and component and mold molding system, computer control terminal is the different sub structure of the modular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and human-machine interface are combined to achieve a unified data format, software platform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Rapid prototyping of semi solid magnesium alloy,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Aluminum Alloy materials without weld closed or closing member, by forging or stamping molding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filling, the filling performance of small resistance and good products, can reduce the wear of the mold good, greatly reduce product cost,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materials, semi solid forming method of the filling material better,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shorten the production cycle of th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腔体半固态智能成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成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腔体半固态智能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镁合金是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应用于装备制造对于降低装备自重,减少运行能耗,减轻环境污染有重大意义,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式和以往的挤压、铸造方式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其结构制品内部组织致密细小,机械性能均匀而优良等优点,成型模具系统是整个半固态成型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铝合金是工业上应用比较成熟的轻金属材料,开发其半固态高效率智能成型系统,对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成本,增加工业应用综合效能,具有极大的工程技术价值。在现有的技术当中,在专利号为CN106345957A公开了一种半固态模锻模具装置,该装置主要成型实心产品,其包括了上下模以及注射腔以及相关的附件,该装置并没有通过对半固态材料进行分流,难以保证成性和流动性,同时其并无脱模装置,生产效率偏低,在CN103231040A公开了可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模具及方法,该产品主要应用在细小的生物领域,其体积小,需要的材料少,成型较为容易,模具的设计只注重了挤压过程的实现,并未提到过程的条件控制和脱模部分,现阶段的镁合金空心制品一般通过热挤压成型,挤压生产的成品率较低、废料较多,包括挤压穿孔的料头损失、挤压中的切头尾残余料损失等,而且模具寿命低,在普通挤压中易产生偏心的现象,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通过挤压方式生产的产品后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机加工,加工周期长,成本高,导致生产成本普遍偏高,且传统的挤压成型方式容易在长度方向和横向方向上造成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均匀,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腔体半固态智能成型系统,可以实现金属合金等材料闭合或封闭部件的半固态快速成型,采用锻造或冲压等方式成型时具有充型平稳、充型阻力小、致密度高、制品性能好等优点,可以很好的减少对模具的磨损,提高模具的寿命,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腔体半固态智能成型系统,包括半固态成型模具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终端,所述半固态成型模具系统由半固态原材料制备系统和输运子系统,注入压力子系统,成型子系统以及脱模子系统组成,其中,注入压力子系统、成型子系统是通过构架连接定位,构架上部是分流系统,构架内部是内模系统和外模系统,以及相应的脱模机构组成,其中注入压力子系统是由冲头、压力筒、上分流板和下分流板组成,当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输入“开始”命令后,首先将信号传递给抽真空系统对半固态成型模具系统进行抽真空,保证后续成型工作环境,然后“完毕”信号反馈给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形成负反馈系统,其次,终端会下达“转运半固态浆料”的信号,电信号控制相应的转运装置实现机械运动,在此过程通过位移传感器来监测半固态浆料,最终将半固态浆料到达指定位置,位移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等待下一步的信号,接着,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向冲压机下达“启动”命令,冲压机的接收到来自终端的命令后,分流板与压力筒相配合,通过冲头向下冲压实现半固态浆料分散到分流板中四个方向的分流槽中,进入模腔,其中内模由四块内模插板、四块内模角板和内定位板、内控制板、中心柱及相应的位移、温度传感器构成,所述内控制板上的滑槽分成两组,控制所述内模插板的四个滑槽,弯曲程度较小;控制所述内模角板的四个滑槽,弯曲程度大,以便在脱模时实现四个所述内模插板先一步脱开、随后所述内模角板再脱开,各个相应的位移,温度传感器会实时监测板的位移,温度并将其反馈到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方便操作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各板的位移是通过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的数字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有电信号控制对应的机械装置实现机械运动,所述内定位板安装在中心柱上,所述四块内模角板和四块内模插板的滑动轴穿进内定位板的相应滑槽中;所述内控制板安装在定位板的顶部可以相互接触但必须要进行润滑,所述四块内模角板和四块内模插板的滑动轴分别穿进对应内控制板的弯曲滑槽中,所述四块内模角板和四块内模插板的初始位置为直立状态,转动所述内控制板则四个内模插板首先脱离直立位置,向内倾斜,进而四个所述内模角板向内倾斜,最终实现内模脱模,其中外模由四块外模板、外定位板、外控制板和位移、温度传感器构成,其中外模的底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外控制板上有四个弯曲的滑槽;所述外定位板也有与控制板相对应的四个滑槽,所述外定位板与外控制板相接触并且进行润滑,所述外模板上的上滑动轴穿进外定位板和外控制板的相应滑槽中,其中半固态成型系统将所述外模板上的信号、内模脱模结束的信号及其其他信号进行综合分析,若正常则向外模子系统传达“1”信号,反之则向外模子系统传达“0”信号,所述外模板初始位置为直立状态,接收到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的“1”信号后使相应的机械装置转动外控制板,所述外模板脱离直立位置,向外倾斜实现外模脱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开发具有特种参数在线检测、自适应控制、实现高精度运动的控制成型模具子系统;以及半固态浆料自动配料,设备状态远程跟踪的半固态制备和运输子系统;不同结构的模块化软硬件设计技术与人机界面相结合,实现统一数据格式,编程环境的工程软件平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内模系统在成型模中的内模部分采用分块式的安装方式,中间有一个所述中心柱来做主轴,其他的板块和其通过连接轴来固定,所述中心柱和底盘相连接,所述中心柱上安装内模脱模机构的内定位板和内控制板,其中定位板的滑槽决定内模板上的滑动轴的运动方向,控制板上的滑槽控制内模板的运动速度,通过旋转控制板可以使内模的各个分块快速的进行安装和分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外模系统的成型模外层和内层相仿,采用另一种分块式的组装方式,之间的连接是由底盘来控制,所述外模板的部件和底盘通过铰链连接,达到所述外模板可以转动的目的,外模脱模机构有外定位板、外控制板和模筒盖构成,所述外定位板安装在模筒盖上,其中外控制板设计了实现圆周运动的定位滑槽和实现外模板向外转动的脱模滑槽,所述外控制板转动的方式方便控制外模板向四个方向转动完成脱模,使脱模简单省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整个注料和压铸的过程中会将型腔内部抽为真空,在生产前将设备组装完成后可进行抽真空并保持真空状态,使原料在注入、分流、合流和凝固时快速进行,并确保不会发生氧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半固态原材料制备系统和输运子系统系由电阻炉和电磁感应半固态制备、惰性气氛管道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气动阀门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分流板在分流槽处与上分流板用嵌套连接方式且底部与中心柱相结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系统可以实现金属合金等材料闭合或封闭部件的半固态快速成型,采用锻造或冲压等方式成型时具有充型平稳、充型阻力小、致密度高、制品性能好等优点,可以很好的减少对模具的磨损,提高模具的寿命,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通过本模具成型系统,生产相应的产品可以显著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材料的浪费,在中心位置进行模具定位,各个部分的紧密配合使得整个装置在各个尺度的精度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腔体半固态智能成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腔体半固态智能成型系统,包括半固态成型模具系统(101)和计算机控制终端(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固态成型模具系统(101)由半固态原材料制备系统和输运子系统,注入压力子系统,成型子系统以及脱模子系统组成,其中,注入压力子系统、成型子系统是通过构架连接定位,构架上部是分流系统,构架内部是内模系统和外模系统,以及相应的脱模机构组成,其中注入压力子系统是由冲头、压力筒、上分流板(1)和下分流板(2)组成,当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输入“开始”命令后,首先将信号传递给抽真空系统对半固态成型模具系统进行抽真空,保证后续成型工作环境,然后“完毕”信号反馈给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形成负反馈系统,其次,终端会下达“转运半固态浆料”的信号,电信号控制相应的转运装置实现机械运动,在此过程通过位移传感器来监测半固态浆料,最终将半固态浆料到达指定位置,位移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等待下一步的信号,接着,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向冲压机下达“启动”命令,冲压机的接收到来自终端的命令后,分流板与压力筒相配合,通过冲头向下冲压实现半固态浆料分散到分流板中四个方向的分流槽中,进入模腔,其中内模由四块内模插板(10)、四块内模角板(9)和内定位板(7)、内控制板(6)、中心柱(5)及相应的位移、温度传感器构成,所述内控制板(6)上的滑槽分成两组,控制所述内模插板(10)的四个滑槽,弯曲程度较小;控制所述内模角板(9)的四个滑槽,弯曲程度大,以便在脱模时实现四个所述内模插板(10)先一步脱开、随后所述内模角板(9)再脱开,各个相应的位移,温度传感器会实时监测板的位移,温度并将其反馈到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方便操作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各板的位移是通过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的数字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有电信号控制对应的机械装置实现机械运动,所述内定位板(7)安装在中心柱(5)上,所述四块内模角板(9)和四块内模插板(10)的滑动轴穿进内定位板(7)的相应滑槽中;所述内控制板(6)安装在定位板(7)的顶部可以相互接触但必须要进行润滑,所述四块内模角板(9)和四块内模插板(10)的滑动轴分别穿进对应内控制板(6)的弯曲滑槽中,所述四块内模角板(9)和四块内模插板(10)的初始位置为直立状态,转动所述内控制板(6)则四个内模插板(10)首先脱离直立位置,向内倾斜,进而四个所述内模角板(9)向内倾斜,最终实现内模脱模,其中外模由四块外模板(8)、外定位板(4)、外控制板(3)和位移、温度传感器构成,其中外模的底端安装有底板(11),所述外控制板(3)上有四个弯曲的滑槽;所述外定位板(4)也有与控制板(3)相对应的四个滑槽,所述外定位板(4)与外控制板(3)相接触并且进行润滑,所述外模板(8)上的上滑动轴穿进外定位板(4)和外控制板(3)的相应滑槽中,其中半固态成型系统将所述外模板(8)上的信号、内模脱模结束的信号及其其他信号进行综合分析,若正常则向外模子系统传达“1”信号,反之则向外模子系统传达“0”信号,所述外模板(8)初始位置为直立状态,接收到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的“1”信号后使相应的机械装置转动外控制板(3),所述外模板(8)脱离直立位置,向外倾斜实现外模脱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无缝闭合腔体半固态智能成型系统,包括半固态成型模具系统(101)和计算机控制终端(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固态成型模具系统(101)由半固态原材料制备系统和输运子系统,注入压力子系统,成型子系统以及脱模子系统组成,其中,注入压力子系统、成型子系统是通过构架连接定位,构架上部是分流系统,构架内部是内模系统和外模系统,以及相应的脱模机构组成,其中注入压力子系统是由冲头、压力筒、上分流板(1)和下分流板(2)组成,当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输入“开始”命令后,首先将信号传递给抽真空系统对半固态成型模具系统进行抽真空,保证后续成型工作环境,然后“完毕”信号反馈给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形成负反馈系统,其次,终端会下达“转运半固态浆料”的信号,电信号控制相应的转运装置实现机械运动,在此过程通过位移传感器来监测半固态浆料,最终将半固态浆料到达指定位置,位移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等待下一步的信号,接着,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向冲压机下达“启动”命令,冲压机的接收到来自终端的命令后,分流板与压力筒相配合,通过冲头向下冲压实现半固态浆料分散到分流板中四个方向的分流槽中,进入模腔,其中内模由四块内模插板(10)、四块内模角板(9)和内定位板(7)、内控制板(6)、中心柱(5)及相应的位移、温度传感器构成,所述内控制板(6)上的滑槽分成两组,控制所述内模插板(10)的四个滑槽,弯曲程度较小;控制所述内模角板(9)的四个滑槽,弯曲程度大,以便在脱模时实现四个所述内模插板(10)先一步脱开、随后所述内模角板(9)再脱开,各个相应的位移,温度传感器会实时监测板的位移,温度并将其反馈到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方便操作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各板的位移是通过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102)的数字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有电信号控制对应的机械装置实现机械运动,所述内定位板(7)安装在中心柱(5)上,所述四块内模角板(9)和四块内模插板(10)的滑动轴穿进内定位板(7)的相应滑槽中;所述内控制板(6)安装在定位板(7)的顶部可以相互接触但必须要进行润滑,所述四块内模角板(9)和四块内模插板(10)的滑动轴分别穿进对应内控制板(6)的弯曲滑槽中,所述四块内模角板(9)和四块内模插板(10)的初始位置为直立状态,转动所述内控制板(6)则四个内模插板(10)首先脱离直立位置,向内倾斜,进而四个所述内模角板(9)向内倾斜,最终实现内模脱模,其中外模由四块外模板(8)、外定位板(4)、外控制板(3)和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高峰卢鸿波周明扬任凌宝唐奇刘宾孙浩
申请(专利权)人:崇州天智轻量化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